摘 要:紫砂藝術可謂藝術界的抽象藝術形式,這種借鑒自然,手工精良的藝術品,是紫砂藝人所具備的德、智、馨的具體表現,也是作品表達意向美的韻律所在。
關鍵詞:報春;紫砂壺;造型;藝術
1 前言
紫砂壺的造型,是由紫砂藝人對紫砂的認識和創作相結合的產物。賦予想象和變幻,都要靠藝人們的巧思和藝術家的構造,才能巧妙的塑造在壺身上。
2 “報春壺”的由來及創作
報春壺就是憑借想象和獨特的造型設計以及民俗文化來制作的紫砂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報春的習俗,報春意指立春前日或當日,由人扮演成春官于街巷沿途報春,高聲唱“春到哩”。報春民俗的另一層用意在于,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報春壺的造型有很多,有竹報春壺、梅報春壺、竹報春壺、桃報春壺等,以松、梅、竹、桃等造型裝飾的壺體,一般壺身為圓形;壺蓋、壺把、壺嘴以樹木枝干為形;壺身上又作花、葉等造型的雕塑,來顯示報春壺的表現形態,代表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美景。因此,報春壺也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
“梅報春壺”是以梅花報春為主題,在挺秀飽滿的圓形壺身上,運用雕刻和捏塑等多種手法,生動地刻畫了梅花不畏風霜嚴寒,依然俏麗生姿的精神面貌。報春壺首創于紫砂大師朱可心,造型簡樸渾厚、裝飾以簡托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報春壺》的報春之意往往體現在壺身、壺把、壺嘴的梅樁、梅枝上,這把《報春壺》與朱可心的“報春壺”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裝飾手法上也有所不同。報春壺壺嘴、壺把、壺鈕皆以梅干為造型設計,粗壯的梅干遒勁有力,曲折富于變化,造型別樣多情,壺把尾端上分叉出兩梅枝,梅枝上又曲折蜿蜒,朵朵梅花點綴,浮于壺上,梅枝、梅花凸起,盛開的臘梅,花瓣的塊面飽滿,紋路清晰可見,雕刻技藝高超,壺鈕梅枝遒勁,在壺蓋上凸起,壺蓋上又從壺鈕處伸出短梅枝,梅枝上的枝干上一枝梅暗自開放,俏也不爭春,把梅報春之意的喜慶氣氛表現的淋漓盡致。
作品表現出的輪廓線條,既有出塵的味道,又能體會出不屈的精神與傲骨,紫砂壺藝中所需蘊含的形、神、態都能具體表現出來。這樣的創作與改良也是經過精心設計和思考的,有所思所想,既創新又不乏壺中深蘊;有借鑒,又有不嘩眾取寵的藝術精神。紫砂壺的造型是我國傳統的民族中挖掘出的藝術造型,它做工考究,具有不同的個性,紫砂藝術可謂藝術界的抽象藝術形(下轉第55頁)式,這種借鑒自然,手工精良的藝術品,是紫砂藝人所具備的德、智、馨的具體表現,也是作品表達意向美的韻律所在。
3 總結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加,偶有閑暇時,品一壺以別有韻味的梅報春紫砂壺泡的茶,把節奏慢下來,也是一種樂觀的、健康向上、積極的生活態度。這時泥不僅能感受春回大地復蘇的美好,也能給人意境清悠,寧靜淡泊。安穩、閑適間既是享受,又是閑情與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