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拍中“百年啟功——紀念啟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專場是華辰為紀念啟先生百年的系列拍賣活動中的第三場。雖是第三場,但成交情況表現不俗,37件啟功精品書畫100%成交,成交額達1285.8萬元。其中曾經多次參展與出版的封面拍品《秋山紅樹圖》,以60萬元起拍,經過數輪場上與委托的爭奪,最終以184萬元成交。啟功專場的成功,到底是無獨有偶的個案還是市場發展的趨勢,當中到底傳遞了如何的信號?
今年恰逢啟功誕辰100周年,華辰在這個充滿紀念意義的時刻推出了啟功的系列拍賣專場,想必不僅僅是為了緬懷,其背后的考量估計能從當今藝術市場的情況略知一二。從2011年秋拍至今,藝術品市場呈現了回調的態勢,市場觀望情緒濃重,各大拍行的成交狀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雖然大環境難以改變,但小環境還是可以自行掌控的。為應對國內藝術品市場的不景氣,保證成交率,各大拍行紛紛使出新招,調整戰略以應對困境。他們轉變片面追求天價作品、大規模上拍的策略,通過細分市場,尋找熱點以吸引藏家。各大拍行精耕細作而推出的特色專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而華辰推出的啟功專場只是眾多專場中較為矚目的一場。
此外,華辰啟功專場的推出還有另一層重要的含義。近幾年來,中國書畫是各大拍賣行爭奪和拼殺的重點,近現代書畫更是作為中堅力量而高居榜首。近現代書畫作品之所以越來越貴,市場對近現代書畫作品的認同度越來越高,與其自身特點有很大關系。啟功作品熱賣,只是近現代書畫市場發展的一個縮影。不過近幾年來,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張大千、李可染等人畫作屢屢爆出天價,在精品入手越來越難的情況下,黃胄、石魯、林風眠、吳冠中、陸儼少、啟功等名家的作品價格則上漲潛力非常大。這類畫作因價格穩定性高、增值潛力大為藏家熱烈追捧。自啟功仙逝后,這幾年中,他的書畫作品價格日益攀升,充分反映出藏家對啟功先生及其作品的認可。不過啟功的拍賣作品數量雖多,但是缺乏系統的且具備較高學術價值的專場拍賣及假貨橫行等現象的出現,對啟功作品的收藏起了很大的負面作用,因此華辰在啟功誕辰百年適時推出啟功作品專場不僅僅是出于市場戰略的考慮,更是人文性及學術關懷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