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拐彎的地方容易出才人,她和她共享一個叫沂龍灣的故鄉。一樣的癡迷文字,一樣的筆耕不輟,一樣的小有名氣,一樣的“作家”前面被冠以“美女”,她們居然有著一樣的人生軌跡。
流年易逝,紅顏易老。作為被卡住了的單身70后,她們還有一個更時尚的稱謂——“3S女人”,通俗點說就是“剩女”。都是一樣的年輕,都是一樣的氣盛,她們明面上像姐妹一樣友好,暗地里卻較著一股子勁。所以,三十五歲的時候,她找到了如意郎君,她也就找個好人把自己嫁了。婚后,她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丁克生活。都是多金A女,即使嫁個D男,也不愁奶粉錢,她們缺的是時間。
第一屆“流芳杯”華人原創小說大賽,大賽主題為“愛”,從征文到終評為期兩年,她和她一起參賽,一起被看好。只要奪冠,就是“飛上枝頭做鳳凰”的那種上位。生死只在一念間,對于她們兩個,這是一場終極PK。
為了這場大賽,她們都做了隱者,期刊上再也不見她們的華章,沙龍上再也不見她們的麗影。
第二年。大賽有一個流程,省作協會員的作品可以直接進入復賽,她和她都是;凡進入復賽的作者,都要述說自己參賽作品的創作動機及創作歷程。
她來了,抱著自己嘔心瀝血的大作。那是一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愛情小說,在六道輪回里,把愛演繹得光怪陸離、柔腸寸斷。輪到她發言,她流著淚說,為創作這部她心目中的理想愛情的小說,她把自己的愛情弄丟了。
她來了,臂彎里抱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嬰兒。現場一片驚詫,曾經的那個纖纖玉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奶大臀寬的肥婆。眾目睽睽之下,她的腮上一片飛紅。她說,那些奶粉,沒有一個牌子讓她信服,所以用母乳喂養。寶寶不愛吃飯,自己只好多吃,好有奶喂寶寶,因此也就……
她上交的是一部比愛情小說還要厚的日記手稿——《宅媽日記》。那里面,有孕期寫真,有寶寶萌照,母愛在圖片間傳遞,幸福在字里行間洋溢。輪到她發言,她親一口兒子,笑著說,這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掌聲響起來,評委們都感動在這份母愛里。坐在她右面的她,眼睛潤濕了,她看到了孩子那清澈的眼神,那里面有拿整個世界都換不來的東西。
大賽的終評很出人意料,她和她同登榜首。大賽評委會主席在總結時說,文學首先是人學。《宅媽日記》這本書的作者,身體力行,很好地詮釋了愛。而媒體報道幾乎是統一口徑,說女作家×××這一年,下了一個雙黃蛋。
一起從領獎臺上下來。她問,我能抱抱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