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到了1周歲每天還吃六七次奶,你很難想象他不吃奶或很少吃奶的日子會是怎樣。其實,你會發現,漸漸地,其他活動或其他親密行為會替代哺乳及其帶來的親密感,但同樣也會讓你和寶寶親密無間。
離乳并非停止母乳
離乳,指的是嬰兒不再依賴媽媽的乳房,而是逐漸熟悉依靠其他方式來獲取營養。離乳是每個母乳寶寶必經的階段,也是寶寶逐漸成熟獨立的一個過程。所以說,離乳不是簡單的“預備,開始離乳!”,說離就離的,它不是一個時間點,也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衡量標準,更重要的是離乳并非徹底停止母乳喂養,而是在添加輔食的同時,繼續哺乳。
同時,大多數醫學專家認為,人類應該比其他哺乳類動物需要哺乳更長時間,這是因為人類的孕期較長、嬰兒對母親的依賴性較強,且大腦占體重的比例也較大的緣故。但究竟該何時離乳,卻無法給出一個標準答案。
學步期寶寶為何還要吃奶?
均衡的飲食
即使寶寶過了1歲,母乳仍能為他提供重要的養分,盡管這個時候寶寶開始接觸各類食物,但母乳會讓他的膳食更全面,為他提供蛋白質、脂肪、能量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只要寶寶還在吃母乳,你就不需要擔心他是否偏食。
提高身體免疫力
實際上,母乳中的免疫物質在哺乳的第二年反而會增強。即使寶寶不再像最初的六個月那樣完全依賴母乳,可他仍舊能從母乳中獲取有用的免疫物質,保護他不受腹瀉、耳部感染,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病癥的侵襲。
安撫作用
當寶寶生病時,再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像哺乳那樣安撫住情緒不佳的寶寶,同時身體不適的寶寶很容易對各種食物表現出排斥甚至抗拒,這時候他就需要更多的母乳,以滿足身體所需,更重要的是母乳中的大量水分不易使他出現脫水。
安全感
這個年齡的寶寶,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探索世界,而他們的探索方式是:不顧一切往前闖、嘗試新事物,然后回到媽媽身邊,在這個安全基地里確認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并獲得繼續冒險的勇氣。當他們回到媽媽身邊的時候,有什么會比喂奶更能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存在呢?
內心世界
也許,在你眼中,你的寶寶已日漸成為一個大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也有他自己的作息時間。但如果你仍在哺乳的話,你會發現小家伙在相對獨立的同時,還有許多地方需要依賴你,而從他的內心世界來說,他還是一個小嬰兒。只有你滿足了他所有需求之后,他才能長大成人。
媽媽為何要繼續哺乳?
相信你也無數次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難道哺乳到寶寶1周歲還不夠嗎?但你是否有想過繼續哺乳對媽媽自身又會帶來哪些好處呢?
撫慰工具
這個時期的寶寶“脾氣”很大,稍有一點不順心就會表現得歇斯底里,這時喂上幾分鐘的母乳就可以平息寶寶受到的傷害和挫折,而你也不需要花過多的精力用在探究寶寶為何發脾氣以及該如何應對上。
適當的放松
你是否發現,幾乎大部分的時間你都是跟在寶寶的身后,不是扶住“踉踉蹌蹌”的小家伙就是搶在他將狗餅干放進嘴巴之前制止住他,如果能逮住到處亂跑的寶寶,讓他吃一會兒母乳,你也能借機坐下來休息一下,那該有多好啊。
和平相處
如果你總是在對寶寶說“不”,或者小家伙總喜歡對你說“不”,你會發現喂奶就成了“卸甲”時段,你們可以將沖突暫時放到一邊,重新建立起和平的關系。你可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喲,因為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面,你可能一天里要面對成千上萬個“不”。
健康的體魄
你要知道哺乳對乳腺癌的預防作用取決于哺乳持續的時間。有研究表明,比起從未哺乳過的媽媽,哺乳25個月以上的媽媽患乳腺癌的幾率只有三分之一。另外,大多數媽媽在哺乳一年后,能通過延長哺乳,享受到更長時間的自然避孕。
循序漸進“離乳”法
醫生的建議是:當寶寶開始嘗試吃輔食時,就是準備離乳的開始。這時候寶寶開始學習如何咀嚼食物,這是個完全不同于吸奶的全新動作。當然,具體的做法你可以參考以下我們的建議:
減少喂奶的次數:剛開始,一天中選定一餐不喂奶,改喂輔食,等寶寶適應后,再逐漸增加輔食的量,之后每隔幾天或一兩周,再多喂食一餐。不鼓勵寶寶吃奶,但寶寶想吃奶時也不拒絕,但喂哺的次數要逐漸減少,時間也逐漸變短。
延遲吃奶的時間:等到輔食可以取代母乳而成為寶寶的主食時,你可以在寶寶想吃奶的時候,稍稍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比如講故事、玩玩具、進行一些親子游戲等來延遲寶寶吃奶的時間。如果寶寶夠懂事了,你也可以跟他約定好,什么時間或地點可以吃奶或不能吃奶。
告別夜奶:通常睡覺前的一餐是最后被停止的。你可以嘗試用其他的方法來讓寶寶入睡,如睡前補充一些點心、陪寶寶聽音樂或說故事,也可以改由爸爸或其他的家人來陪伴寶寶入睡。
觀察寶寶:如果離乳太過急進,你會發現寶寶變得煩躁不安、黏人、生氣、傷心或者使性子。這個時候,你要放慢離乳的步伐,在不再吃奶的時間里給寶寶更多的關注。如果寶寶感冒或鬧肚子,他想多吃幾次奶,你也不要強加阻攔而是要滿足寶寶的身體所需。
要對離乳過程中的反復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向前邁出兩步后很可能后退一步。但要記住,你是在幫助寶寶進入人生的新階段,而不是逼著他遵從你的意愿。另外,在寶寶順利過渡以后,不妨安排一次家庭慶祝活動來紀念一下,例如聚會、出游或是送禮物。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讓寶寶明白長大的意義,并讓他了解到自己可以獨立做更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