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幫我們帶孩子,替我們解決了許多難題,但是,因為觀念與生活習慣的不一樣,容易引發沖突與矛盾,也會讓我們煩惱不已……
唉喲我的媽,
請你不要什么都包辦行嗎?
口述:豆豆媽媽
我跟我媽感情一直都挺好的,可是,自從她給我帶孩子以來,就變成了我們爭吵最多的時候。我媽其實算得上是嚴母,從小對我的要求就挺嚴格,因此,她給我帶孩子我覺得挺放心,用她對我小時候那一套,一定會把孩子“管理”得很好。
可沒想到,換到對豆豆,她完全就是無下限地溺愛。豆豆兩歲多就由她接手帶,本來我已經開始要求豆豆自己吃飯,自己坐到小便器尿尿,還嘗試著讓他自己穿外套,豆豆也做得挺好了。可我媽來了后,一切打回原形,她非說我太放松了,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自己穿衣?天氣多冷啊,凍著了怎么行。至于豆豆摔了讓他自己爬起來,在他無理取鬧時任由他哭也不取悅他這些小細節,我媽氣得直說我就是一后媽。而在每次討論誰對誰錯時,她就開始賠著笑說,好啦我知道了。豆豆呀,以后咱自己吃飯自己尿尿。可一轉身她又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了。這要拿她怎么辦呀?現在豆豆也懂得外婆是他最好的庇護,我想“訓話”時,他就往外婆那跑了。
點評:老人都會溺愛孩子,會把以前表達不夠的愛投射到孩子身上,因此,會加倍寵孩子。另外,老人也比較擔心自己如果嚴厲管教孩子的話,會惹來兒女不滿,也因此容易造成放縱溺愛孩子。
支招:當父母出現過于寵溺孩子的現象時,不要急于指責他們的不是,而是選擇適當的時機跟他們交流你的看法,告訴他們過于溺愛孩子的危險后果。另外,平時多關心父母,以免他們過于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百事包辦。
婆婆的偏方,
用還是不用?
口述:文琪媽
在文琪剛出生時,我就見識到了婆婆的偏方的厲害。我們從醫院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婆婆就要我擠了一些乳汁,然后拿出她早準備好的黃蓮粉末,拌在一起喂孩子。她說這樣可以防止孩子將來長癤子疹子一類的熱毒,毫無經驗的我,也只能抱著孩子,看著孩子哭得叫一個慘烈,我也跟著哇哇直哭。這是我第一次領教到婆婆的偏方。
而隨著孩子年紀增長,有時不免也會有一些小毛病。婆婆總是先想到她的偏方。像夏天,蚊蟲多,孩子被蚊蟲咬,她直接就抹口水上去,我一再阻止她,因為家里已經備了不少防蚊蟲藥水,既衛生又有效,并不一定非得用偏方。婆婆還特意種了幾種植物,據說治扁桃體發炎或是消化不良都挺管用的,但我心里總有些疑問,孩子生病,還是得看醫生啊。婆婆又不高興了,我的孩子都這樣帶大的,不花錢就能治好孩子的病,不是更好嗎?
點評:每一個婆婆或媽媽都能夠充當半個醫生,她們積累下來的生活經驗,讓她們樂于使用自己的攢下來的偏方,并且從中尋找屬于她們的權威感。但并非每個偏方都是可行的,這則需要你的智慧識別。
支招:不要一概而論地反對老人使用偏方,這等于你抹殺了她的生活經驗,而應說服她們理性地使用偏方,以免發生意外。另外,要適時地放權給她們,讓她們的一些確實實用有效的經驗用在孩子身上。
爸,咱換個故事風格行嗎?
口述:小飛媽媽
公公特別喜歡帶小飛,幾乎每天都會帶著他玩兒,他幫我們分擔了不少活兒,這我很感激。可是,有一天,我發現孩子滿嘴的革命歌曲,說起來都是神仙鬼怪的事兒,也有鄰居當笑話似地聊小飛的怪異教育。原來,公公愛看的都是一些今古傳奇的故事,帶著孩子散步時,就不知不覺地影響了孩子。我提醒過公公,給孩子讀一些適合他年齡段的故事會更好。公公卻生氣了,都是故事,聽什么都差不多,哪有那個講究,而且他將來大點,自己會識字了,由他自己選擇不是挺好的嗎?于是,我也加緊了給小飛的影響,但是,小飛有時也會問:“孫悟空能與灰姑娘做朋友嗎?”這樣的問題讓我哭笑不得。
點評:老人的知識點比較老舊,而且要讓他們重新接受新的知識也不太容易,但是,這并非完全是壞事,反而可以讓孩子接受一些傳統的知識和觀念。
支招:當作孩子的另外一個興趣點,不用刻意阻止老人講的老舊故事。甚至跟孩子一起分享一些小時候聽過的神話故事。也推薦一些好的童書和繪本給老人看,其實,他們并非你所想的那樣,一成不變。當你強調孩子的成長需要更豐富的知識時,他們多半會努力。
爭寵的奶奶傷不起呀!
口述:小葉媽
自從我開始上班以后,小葉跟奶奶相處的時間就多了起來,每天都呆在一起玩得很開心。曾經一度,小葉都不大愿意跟我一起睡,就纏著奶奶。奶奶特別驕傲地說,看看,我孫女就是離不開我。前一段,我休假,在家里的時間多了起來,跟小葉相處的時間就多了。我們玩得特開心。吃晚飯時,小葉扭身不讓婆婆喂,非得纏著我喂,婆婆委屈得眼睛都紅了。“小葉,你是不是不要奶奶了。我帶你帶得多辛苦呀!”我當時額頭上就三條黑線了,我在家幫帶小葉,也是想讓婆婆多休息一下,可沒想到,婆婆以為我謀權,串通小葉不理奶奶。結果,婆婆好幾天不理我了,抓著機會就把小葉帶在自己身邊,這算哪門子醋呀?
點評:老人跟孩子天天相處,感情深厚,而且孩子也成為了他們生活的重心。如果孩子一下偏向于父母,對爺爺奶奶冷淡,肯定會傷到老人的心的。你應該理解老人的這種心情,畢竟,在帶孩子這件事上,老人功不可沒。
支招:老人其實內心敏感而脆弱,更應該體諒他們的感受。經常帶孩子和父母一起出去參加各種活動,與他們分享孩子的趣事,并且不時布置一些小任務給他們,讓他們體會得到,你不僅尊重他們還需要他們。
這樣做,能讓父母相處得更好!
在與父母發生沖突時,不要認為只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不需要道歉。無論對錯,都需要事后給父母一個解釋與安慰。
不在孩子面前批評或爭論他們的行為,而是找機會,單獨溝通,同時語氣要輕柔,不要用指責的態度,否則會挫敗他們的信心。
不要任何事只以孩子為主,而應該教導和影響孩子尊敬長輩,讓父母在家庭里得到尊重與愛護,享受到天倫之樂,讓孩子于無聲處學會尊重老人。
給父母假期,讓他們擁有一些個人空間,并且記得他們重要的時刻,比如生日、結婚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