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青花瓷器上的紋樣,許多是有特定寓意的。但年代久遠,這些寓意未必能為今人所知。本文試解其中一種存世量較大的花卉紋樣。
這種花卉紋很特別:主體是一高一矮兩朵盛開的鮮花,生長在從地面出來的一根花莖上;鮮花的花形并不固定,有的像菊花,有的如牡丹,有的則像向日葵等等;花的周邊裝飾有欄桿、房屋等,這種花顯然是生長在庭院里的。那么,這種花卉紋樣在表達一種怎樣的喻意呢?我認為,表達的是一種古老的詩意:“棠棣競秀”。
早在《詩經》時代,“棠棣”(也作“常棣”)就常被用來比喻兄弟。《詩經》中有許多地方用到這個比喻,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小雅·鹿鳴之什·常棣》,其詩第一段曰:“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庇腥藢⑦@一段詩翻譯成現代詩是這樣的:“常棣花開朵朵,花兒光燦鮮明。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親。”
明人編的《幼學瓊林》卷二有這樣兩句話:“兄弟既翕,謂之花萼相輝;兄弟聯芳,謂之棠棣競秀?!逼渲小棒狻北硎尽昂晚槨?;“棠棣”表示花。用現代話解釋這兩句的意思是,“花萼相輝”比喻兄弟和順;“棠棣競秀”比喻兄弟聯芳(即雙雙成才)?!队讓W瓊林》是明代的童蒙課本,說明這兩個比喻在明代應是老少皆知的常識。
“兄弟”是中國古代社會中“五倫”之一,即五種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古人對兄弟之間長幼有序、關系和順看得特別重,認為是“齊家、治國”的基礎,兄弟“聯芳”更是社會觀念中一種普遍的期盼和美談。從《詩經》到《幼學瓊林》,“兄弟”的理念一脈相承,是社會教化的重要內容。明代瓷畫工匠創作的“棠棣競秀”圖,正是迎合這種社會需求的作品。
有了上面的背景解釋,我們再來看“棠棣競秀”圖的畫面:兩朵鮮花長在一根枝莖上,表示兄弟同根所生;兩花一上一下,表示兄弟長幼有序;兩花同樣盛開,表示兄弟“聯芳”;而花株周邊的庭院環境,則表示這兩朵花不是野花,而是經過人工精心培育之花。顯然,這一切都在巧妙而又恰當地反映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在教化的詩情畫意—“棠棣競秀”、“兄弟聯芳”。
(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