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雜志解讀說:如果看不懂《云圖》,就把講濟慈的《明亮的星》、講記者的《暗殺十三招》、講人類滅頂之災的《末日危途》及《莫扎特傳》攪和到一起,然后加一些講復制人的《銀翼殺手》,再來點講老年人的《黃土埋半截》一混合,差不多就是《云圖》了。這種解讀很聰明,《云圖》中,兩百年跨度,從歷史聊到未來,反奴隸、同性戀音樂家、正義記者、飛越老人院、克隆人反抗、末世后部落土著尋找新家園,某種基因代代相傳,不信宿命,不言妥協。
然而,解讀是對的,但是沃卓斯基兄弟,哦,不對,沃卓斯基姐弟的野心不止是拍成商業大片,他們的作品向來如此,并非只在賣相上圖個商業大片的范兒,更注重的是突破。最初看到《云圖》簡介,能想到很多電影,比如《撞車》、《通天塔》、《狗日的愛情》……這些后現代表述方式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交織的敘事結構,將看似沒一毛錢關系的幾件事拼湊在一起,再從中剝絲抽繭用微妙的關系串聯起來,最后讓整個故事變成一個蝴蝶效應,這是此類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只是,《云圖》有它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它的敘事時間更多層,敘事空間更寬廣,敘事結構更匪夷所思。
《云圖》敘事的獨特手法讓人拍案叫絕,片中六個故事發生在不同的歷史時空,從十九世紀一直到未來,好似人類發展史。六個故事順序完全打亂,如果你是喜歡研究內涵的細節控,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影片,我建議你準備好至少3小時的時間來慢慢消化它,就像故事4里的老編輯說的這段話:“作為一名資深編輯,我的經驗讓我鄙視閃回、伏筆之類的雕蟲小技。但是我相信如果你,親愛的讀者,能夠稍稍保持一會兒耐心,就有辦法從這瘋狂的故事中理出頭緒。”但是如果你只是抱著娛樂的態度,那你就放松大腦,因為你不需要看懂每一個故事情節,也能聆聽到“云圖六重奏”在你內心深處的回響,所以,不要輕易錯過《云圖》,要想看《盜夢空間》一樣去多次感受。
《云圖》中明暗線索的設置非常精妙,六個故事彼此獨立卻又相互影響,明線敘事的時間關系:1849年的律師將看到的事件寫入航海日志;1936年的年輕作曲家讀到并寫進給基友的信中;1973年女記者調查九頭蛇反應堆的丑聞時讀了信,女記者鄰居小孩把信寫成了小說;2012年小說出版,出版商的故事被改編成了電影;電影激勵2144年的克隆人,導致了一場革命,最終革命失敗人類走向滅亡;克隆人成為末世后原始人的信仰,原始人把前邊所有故事講給后代聽。暗的線索一是彗星胎記,二是每個后來的故事都以某種方式了解了前一個故事,三則是一人飾多角的演員運用。六個故事不管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相互獨立,每個故事之間都有著微妙的聯系,同一個演員所演的不同人物沒有實質上的聯系,但是導演的一些演員安排讓故事看上去兩個人在這個世界離別,在另一個世界重逢,增加了一些宿命和輪回的厚重感。
這個時空過完一生,又去到另外時空,也許久遠的過去,也許杳渺的未來,東方人看《云圖》有很熟悉的感覺,很類似佛家的觀點: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這不就是“六道輪回”么!當然,格局更像文藝片的《云圖》注定票房不會很好,作為商業電影來說,說教意味太濃、敘事技巧太前衛,此前《黑客帝國》、《盜夢空間》之所以成功,畢竟是有爆破有槍戰有美女有奇觀,看不懂的話高潮先讓你爽夠了嘛!我們的市場,爆米花電影還是更有市場,希望有更多的觀眾關注這部匪夷所思的六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