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一向是社會生活的潤滑劑,人情世故的溫度表。送禮之學問,不外乎三點:送什么,如何送,送給誰。通達者信手拈來,行云流水。愚鈍者費盡心機,不得要領。
自古有諺云:“官不打送禮的?!钡駮r今日,律法昭昭。
依照國務院與中辦在1993年發布的指導文件,黨政機關人員在對外交往中“接收價值按照我國市價折合人民幣二百元以上的禮物,應當自接受禮物之日起一個月內填寫禮品上報單,并將應當上繳的禮物上繳禮品管理部門或受禮人所在單位”。超標且逾期不繳即視同貪污。倘若要追究刑責,累計價值只需達到5000元以上。
在物價飛漲的今天,隨便送個像樣物件兒,依此律都得充公。因此絕大多數人給領導送禮,都會避開公務場合。只要不直接涉及錢權交易,尺度便寬松得多。
除了禮品自身實用性,便于估價與二次流通也是送禮者必須考慮的因素。
幾乎每個黨政機關住宅小區的周邊,都會有若干家禮品回收店。這也提醒了廣大送禮者,除了禮品自身的實用性,便于估價與二次流通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高檔煙酒、茶葉與保健品便成了熱門之選。
盡管重慶、南昌、鄂爾多斯等地紛紛開始限制售賣“天價煙”,要求卷煙零售價格均不允許超過999元一條或99.9元一包,但在強勁的市場需求刺激下,各大煙廠依然我行我素。中華軟3依舊是最佳選擇,因為除了好流通外還不惹眼。在更貴價的品種里,時代版熊貓的過濾嘴太長,黃鶴樓1916的煙枝太短,鉑金蘇煙的金屬盒太招搖,都可能給眼尖的無聊人盯上而留下話柄。當年那位房產局長周久耕,就是被一包至尊九五給出賣了。至于更尊貴低調的“6號”,從不在市面上流通,識者寥寥,倒也符合衣錦夜行的官場作風。
酒水與蟲草,因極少會在公務場合使用,反倒沒有這般顧慮。酒水在禮市上同屬快速消費品,送多了之后,有心人就開始打新、奇、特品種的主意。私房菜館興起后,送禮者更可將踏破鐵鞋搜羅來的瓊漿玉液直接存放于領導常光臨的會所,再無被偷窺之虞。大約五六年前,某部隊后勤部門有一批特制的藍瓶裝飛天茅臺流入坊間,因奇貨可居,迅速成為送禮界大熱門。后來此酒不再供應,市面上假貨泛濫,至今仍有人前赴后繼地中招。如今又開始流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庫存老白酒(主要是茅、五、瀘、劍四大品牌),臺灣和東南亞便有人勾結大陸奸商,專靠做舊、高仿來牟取暴利。種種歪門邪道,說白了都是靠內地禮市供需養活。
茶葉也是禮品中的大宗,不但催生出天福茗茶這樣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就連專走“商政禮節茶”路線的八馬,近來也在沖刺IPO了。這些茶葉用來供養要求不高的領導已經足夠,若要精益求精,就必須找更小眾而講究的出品。農殘超標風波之后,鐵觀音的陰影一時難去;舍不得烏龍茶的獨到香氣,可以選臺灣產的頭等白毫東方美人。近年巖茶在華東官場蔚然成風,武夷山幔亭研究所的限量出品大受追捧。
如果送的是普洱,就起碼得是特級“一棵樹”或者陳國義的“88青餅”。一般對茶葉有研究的主兒對壺也有愛好,帶動了精品紫砂的行情。從拍賣行弄幾件顧景舟等大師的名作與名家字畫有相等效果。
說到以名家字畫與文物做禮品,就不得不提溫州鹿城公安分局原局長王天義。他出事時,執法部門從其家中一舉搜出名家書畫195件,古瓷及西方藝術品27件,另有銀元、金幣、郵票、雞血石等清玩1351件,不乏齊白石的《春山圖》與清乾隆斗彩團花罐這樣的珍品。其中就有不少是送禮人從拍賣會上競投而來。國畫家范曾談到自己作品行情不斷看漲的原因時,就曾笑言“內靠貪官,外靠土匪”。
還有一種禮品是送“名”,透過高校送個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的頭銜,既無風險,且不失風雅。
觀察時下送禮的新動向,亦可從高檔樓盤附近新開業的商鋪著眼。近年高檔紅木器作店紛紛進駐豪宅周邊,大多同時開設回收業務。支撐他們的并非都是巨商大賈,許多領導在外邊置了業,也喜歡添置幾件保值性強的海南黃花梨或小葉紫檀的家具,再不濟也是大紅酸枝。
領導私宅大多講究風水,各種上等玉石擺件與關公、佛像比毛主席像更受歡迎。某位在地產公司供職的友人,就曾親自護送一尊超過200萬元的壽山石擺件進京。能往人家里送這檔次物件的,基本都是領導身邊交情甚篤的老伙計,一般人敢送,那邊廂還不敢收呢。
時下網絡監督成為全民熱議話題,名表、名筆或名牌腰帶等隨身用品成為網友關注的對象。今年南方某省有位廳局級干部,就因為戴了春節時弟弟相贈的“工字頭”腰帶,被卷入一場浩大的口水風波,險些葬送錦繡前程。
以名表做禮物,最好回避標志特別明顯的款式。一般來講,像歐米茄(星座與海馬系列)、浪琴(嘉嵐與瑰麗系列)、雷達(精密陶瓷系列)與帝舵(王子駿玨系列)這些二三線品牌的基本款要穩妥一些,以領導的正常收入,也能夠負擔。更省事的做法是直接送購物卡。
坊間有打油詩:“過節送禮太正常,小小紅包獻吉祥。你家有事我捧場,溝通感情多來往。領導拍板單位支,公款送禮我無私。你怕出事不要緊,送你家人照樣行。先送小來再送大,一步一步交兄弟。”文火慢燉是送禮基本路線,一種情況是例外,那就是送“名”,比如透過高校送個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的頭銜。雖然彎兒繞得大了一些,卻無風險之虞,且不失風雅?!皩W者型官員”正是當下最受歡迎的品種,而高校也樂于將有為官員吸收為校友,實在是安全體面、一舉多贏的盛事。
相較于官場,商場上送禮的禁忌就少得多。SOHO大佬潘石屹,前年因在微博上先后發布兩代“潘幣”成為街頭巷議的話題。后來干脆印了限量版的實物作為公司禮品饋贈各界人士,傳為一時美談。不久前,另一位命運跌宕的傳奇人物、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健復出后推出的“褚橙”,也成為京滬商圈最流行的新年禮物
相比真金白銀的奢侈品,這些禮品廣受歡迎,除了自身特色之外往往得益于話題效應。換言之,商場送禮的主流講究陽光體面、經濟實用(潘幣好歹可用作書簽),禮尚往來之余不至造成財務負擔。若能像廣東人開業時送棵發財樹、福建人喬遷時送對石獅子那般有個好意頭,就更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