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極度寬裕狀態已經結束,這對市場整體估值構成壓力,再綜合各方面原因,大盤或將進入小幅調整期。
2月股指沖高回落,上漲行情止步,領漲板塊熄火,中小盤股票活躍。3月初股市大漲大跌,之后如何演繹?
2月回顧:沖高回落
2月,上證指數呈現沖高回落態勢,月線收“陰十字星”,顯示本輪上漲行情止步。當月行情的演繹以春節作為分水嶺,月初股指繼續推升,創出高點,但上行已顯乏力跡象;節后指數直接回落,連續調整,月度收盤時有所回穩。
從分類指數看:明顯分化,深強滬弱。分類指數由1月的全部上漲轉為漲跌各半,創業板指、中小板指、深綜指、中證500繼續呈現上漲,上50指、深成指、上證指數、滬深300則呈現回落。創業板指上漲幅度最大為10.97%,上50指回落最為明顯,為-1.84%。上50指繼1月份大漲之后出現明顯的獲利回吐,由于其權重作用明顯拖累了指數,與此同時中小股保持活躍,市場繼續尋求操作機會。
從行業指數看:回落的行業增多,由1月份的僅食品飲料一個行業增加至五個行業。漲幅居前的行業是:綜合、醫藥、電子、信息服務、輕工制造;下跌的行業是:采掘、金融服務、有色金屬、黑色金屬、交通運輸。下跌多為周期行業,上漲多為防御行業。
下跌行業中的金融服務行業因1月份上漲幅度很大,獲利回吐明顯;而采掘、有色金屬行業可能是受到國際大宗商品疲軟的影響;此外食品飲料、建筑兩個行業的運行出現轉強跡象。
從行業資金流向看:全部呈現凈流出。此前資金的凈流入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務行業,2月份該行業資金轉為大幅凈流出,資金撤離十分明顯,由于該板塊權重很大,且是本輪上漲的主導,資金的轉向無疑將引起市場的劇烈波動。
進入3月份,因為資本市場對政策預期的反應一直比較敏感,國務院在兩會前公布了房地產調控的“國五條”。在“國五條”公布的第一個交易日,招保萬金等49只非ST房地產股跌停,板塊跌幅達7.67%,拖累滬指單日下跌3.65%,為2010年11月12日以來最大跌幅。
房地產調控增加了不確定性
國務院辦公廳3月1日頒布的17號文件“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與此前幾次調控最大的變化在于“二手房交易差價征收20%個人所得稅”。
我們大致判斷政策實施演進的路徑可能有兩種:一種情況是,如果最終出臺的各地調控細則較為嚴格執行“差價征收20%個人所得稅”,而后續中央不出臺保有環節的稅收政策,并且政策傾向于維持土地價格穩定的預期,那么“新政”可以解讀為縮小存量供給,部分需求將被推向新房市場,將有助于二三線城市的新屋庫存消化,和后續房地產投資、地方土地財政恢復的預期。
另一種情況是,在“差價征收20%個人所得稅”基礎上出臺保有環節的稅收政策,那么相當于先鎖住房地產資產流動性,后通過房產稅擠壓房價,那么“新政”可能將意味泡沫刺穿的前夜。
如果第一種情況發生,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在周期股估值回歸至合理水平后,A股的風格偏好可能階段性地轉向中上游投資品。如果第二種情況發生,我們將暫時性看淡A股。但無論未來房地產政策向哪種方向演進,短期之內都為A股市場增加了不確定性。
國內流動性轉向中性
國內流動性環境也正發生邊際上的改變。過去的三個季度,中國貨幣環境實際上處于相當寬松的狀態。企業的活期存款在今年1月出現快速的增長,M1增速跳升。
同時貨幣政策松動的累計效應也正在浮出水面,通脹預期自去年二季度開始回升,并且CPI的環比增速已經開始回升。由于基數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CPI同比的普遍預期仍然保持在2.5-3%的溫和區間之內,但6月開始CPI可能將回升至3%以上,那么真實利率水平將接近于零或呈現小幅的負利率。由于中國潛在增速下移以及產能過剩壓制企業的擴張性需求,我們懷疑一旦貨幣供應,特別是M1增速出現過快的反彈,通脹水平向上超預期的可能性將顯著加大。那么貨幣政策和國內流動性預期修正的時點也可能相應提前。
3月應以防御為主
華融證券認為,市場仍然堅持認為經濟弱復蘇的趨勢延續,但近期PMI等數據都說明經濟復蘇力度低于預期的概率逐漸增加。未來這種預期會自我強化,比如房地產政策落實后的銷售和投資狀況惡化等,扭轉這種預期的因素可能是3月份數據,而這一時點要等到4月中旬,在此之前,市場對經濟弱復蘇低于預期的看法處在自我強化過程之中。
盈利跟隨宏觀經濟改善是估值修復之后市場繼續上漲的關鍵,而今年以來的高頻數據顯示,一季度企業盈利狀況的改善不及預期,隨著年報和一季報的披露,這一悲觀預期也有可能得到強化,給市場造成壓力。
流動性邊際減弱。從調控房地產、管理通脹預期等方面都需要央行在資金層面給予配合,即流動性極度寬裕狀態已經結束,并進入階段性收縮時期,這對市場整體估值構成壓力。
東興證券認為,3月環境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風險偏好觸頂回落,A股估值在系統性彈升后缺乏基本面數據對“弱復蘇”預期的進一步支撐,對A股短期表現謹慎偏看淡,如果未來房產稅預期兌現,將趨勢性看空A股,3月建議投資者倉位減至中性水平,組合中加大防御類品種的配備力度。
從投資主線看,3月份可以關注三條主線:一是關注前期強勢、近期回調充分、低估值或業績高增長的大盤股;二是適度關注小盤成長。3月份兩會召開,預計主題性機會比較多,如航天軍工、節能環保、計劃生育政策調整、智慧城市等,都有利于小盤股的活躍;三是關注年報與季報業績好、分配預期強的公司。臨近年報集中披露時間,一季報也會在3月份逐漸明朗,多關注業績預期和分配預期較好的個股。
國信證券分析師閆莉對記者表示,數據顯示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底,除了食品飲料行業之外,所有的行業板塊均獲得一定的上漲幅度。漲幅居前的板塊也有防御類品種,漲幅相對落后的也有周期類品種,因此在指數運行轉弱的情況下,簡單地追逐防御板塊實際上是欠妥的。進一步觀察2013年以來的數據,發現很多非周期類的、防御類的板塊在2013年上漲已經明顯追趕上來,風險并不小,參與實際需要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