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4月2日是第6個世界自閉癥日。自閉癥又叫孤獨癥,是一種起始于嬰幼兒時期的以人際交往障礙、溝通交流異常、言語發育障礙、興趣和活動內容局限以及刻板與重復行為為基本特征的廣泛性的、嚴重的兒童發育障礙性疾病。一般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并會對患者造成終生影響。父母發現孩子有自閉癥傾向,應該立即向專業機構和心理醫生求助。
曾經關注過一個3歲的孩子,他很安靜,終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和一個“玩具”玩一整天,卻不會和你說一句話。他的記憶力很好,能夠記住回家的路,卻說不出你的名字。
我之所以關注這個孩子,是因為他的家長震動了我的心。他的家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不帶孩子去做進一步檢查,而一味地認為孩子是發育遲緩。
調查顯示,在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出現上述癥狀可能是一種病,尤其在農村,對“自閉癥”這個概念都很模糊。大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只是做事專注、不愛說話或是發育遲緩。“貴人語遲”的說法更是蒙蔽了家長的“雙眼”,其實那說法是不科學的。
自閉癥的孩子從嬰兒期就有不會與人建立正常聯系的特征,比如不和父母親近,也不喜歡要人抱,當別人要抱起他時他也不伸手表現出期待被抱的姿勢,不主動找小朋友玩,別人找他時表現回避,對他人的呼喚沒有反應,總喜歡自己單獨活動。大多數孩子言語很少,嚴重的孩子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語有限,即使有的孩子會說,也常常不愿意說話,寧愿用手勢代替,有的孩子會說話但聲音很小,還有不少孩子時常出現尖叫和攻擊行為。
自閉癥孩子常常在較長時間里專注于某種或幾種游戲或活動,一些孩子天天要吃同樣的飯、走同樣的路,如有變動就會大哭大鬧,有明顯的焦慮反應。多數孩子同時還表現無目的的活動,活動單調重復。多數智力發育會比同齡孩子遲緩,少數孩子正常或接近正常。
就目前來說,教育訓練是治療自閉癥的最有效手段,但是自閉癥孩子的父母也不應該依賴教育訓練機構,而應該在進行專業訓練的同時自己學會基本的教育訓練方法,自己努力去改變孩子的情況。
以下幾個教育訓練方法可以大大改善自閉癥兒童的行為障礙。一是讓孩子與小伙伴合作玩游戲。比如一起拍皮球、跳繩、推玩具小車。開始時這樣的兒童可能完全被動,經反復練習后,其會愿意參加一些活動。二是目光接觸訓練。家長要主動和孩子對視。開始孩子不看大人,大人可以追著讓孩子看。如果孩子開始看父母了,父母就要馬上給予表揚和鼓勵;如果還沒有反應,可以用有吸引力的東西吸引孩子來看父母的眼睛。三是呼名應答訓練。父母大聲、清楚地呼叫孩子的姓名,要求孩子大聲回答,逐步讓其呼叫小朋友的名字,學會與別人打交道。如果有一點點進步,都說明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正在提高。四是親子身體接觸。父母應該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進行這種訓練。讓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或站在大人面前,父母通過與其說話、撫摸、擁抱、親吻等親切的親子關系表達,讓孩子的身體感受到“愛”。五是社會交往訓練。父母可以常帶孩子到別人家做客,當孩子有意愿與主人或與主人家的孩子接觸的表示時,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要提醒的是,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害怕與外人接觸而把他們關在家里。六要多帶孩子進行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戲。這樣對減輕行為障礙、增加語言和交流等有較好效果。
應該特別強調,一旦發現自己孩子有自閉癥傾向,父母應該盡早尋求幫助,因為2~7歲是對兒童自閉癥訓練治療的最佳時期,一定不要錯過。
(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 趙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