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美麗的,但春天同時也是一個容易誘發疾病的季節,上消化道出血就是春天高發的一種疾病。據文獻報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以冬春季節較高,夏秋季節較低。其原因可能與氣候冷熱變化及神經系統功能狀態有關。因為機體通過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皮膚血管口徑,增減皮膚血流量以改變溫度是體溫調節方式之一。在炎熱的環境,交感神經緊張度下降,皮膚小動脈舒張,動靜脈吻合支開放,皮膚血流增加。而寒冷環境,交感神經緊張度增強,皮膚血管收縮,血流減少。機體體表血流量減少,深層血流量增加,使內臟血管壓力不同程度增加。當潰瘍侵蝕血管時,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以及胰管和膽管的出血。較大量的出血,對任何病人都屬急重癥,對老年人就更加危險,防治也更困難。老年人常有一種舊觀念,即“寫字不描,拉屎不瞧”。不愿意或不關心自己大便的性狀,這是一種謬誤。且不說習字要從描仿開始,單說對自己排便的形色氣味漠不關心的態度也是非常有害的。對于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察看糞便顏色的變化是唯一能自己發現出血的方法。并可根據糞便顏色判斷出血部位和多少,如大便呈深褐色,表明出血量不大,可查糞便潛血;若大便呈黑色則出血量較大,為上消化道出血;如果糞便呈紫紅柏油狀則可能出血量大而急,應速去醫院就醫;大便帶鮮血,多為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潰瘍病為主,占40%~50%;第二位是胃癌出血,占10%以上;食道靜脈曲張出血占8%,胃黏膜病變占7%;急慢性胃炎占4%,其他占15%左右。而胃鏡檢查安全可靠,是當前首選的診斷方法,其診斷價值比X線鋇劑檢查為高,陽性率一般達80%~90%以上。對一些X線鋇劑檢查不易發現的賁門黏膜撕裂癥、糜爛性胃炎、淺潰瘍,內鏡可迅速做出診斷。X線檢查所發現的病灶(尤其存在兩個病灶時),難以辨別該病灶是否為出血原因。而胃鏡直接觀察即能確定,并可根據病灶情況作相應的止血治療。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未雨綢繆,讓我們在這個春天不再郁悶呢?本病患者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氣溫突變時。飲食上可按時就餐,饑飽有時,寒溫適度。食物以易消化、富營養及少渣滓為宜,食物烹調上細軟些,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戒煙、酒,禁食辛辣、香燥、油煎之物,以防噪熱動火。并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快、豁達。原有癥狀有加重者,要引起警惕,及時就醫。原有消化疾病者,如潰瘍病患者,要正規全療程服藥;原有肝硬化門脈高壓者,要采用降門脈壓力藥物治療,并加用抑制胃酸藥,如金奧康等;原有心腦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藥物者,易引起急性胃黏膜病變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此類患者要預防性應用止酸藥和胃黏膜保護劑或者調整心腦血管用藥。總之,當出現消化道癥狀時應及時到消化專科門診就診,以防止消化道出血發生。而一旦出現解黑便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則應住院治療,以防進一步耽誤疾病。
(寧波市中醫院消化科 孫聰 李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