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探討氮磷鉀肥料施用對水稻產量的影響以及氮、磷、鉀養分交互作用,以水稻為研究對象,進行氮磷鉀配比試驗。結果表明:氮、磷、鉀肥之間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本試驗條件下,N—1950kg/hm2、P2O5—60kg/hm2 、K2O—150kg/hm2時最有利于各養分效果的發揮,氮、磷、鉀肥合理配施對水稻產量有重大影響。
關鍵詞:水稻;產量;養分;交互作用
中圖分類號:S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374(2013)02-0001-03
水稻是桂林市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氮、磷、鉀三大元素是水稻生產的基本肥料要素,近年來,雖然桂林市土肥部門一如既往地大力提倡、引導科學施肥,但在水稻生產中盲目施肥現象仍較嚴重,為此筆者進行了氮磷鉀配比試驗,探討氮磷鉀肥料施用對水稻產量的影響,以及氮、磷、鉀養分間的交互作用,以期為水稻生產中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大田試驗在桂林市雁山區柘木鎮衛家渡村進行,供試土壤為潴育型沙泥田,前季作物為水稻。土壤肥力中等,常規方法測定主要農化性狀為pH6.5[1,2],有機質31.0g/kg,全氮1.73g/kg,有效磷23.6mg/kg,速效鉀84mg/kg。供試水稻品種為岳優9113。氮肥為尿素(含N 46%,四川美豐化肥廠生產),磷肥為過磷酸鈣(含P2O5 12%,廣西柳州柳磷有限公司生產),鉀肥為氯化鉀(含K2O 60%,加拿大生產)。所用肥料均為單質肥料,其中50%的氮肥、100%的磷肥和60%的鉀肥作基肥,40%的氮肥作分蘗肥,10%的氮肥和40%鉀肥作穗肥。各處理3次重復,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20m2。
1.2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肥料3要素4水平的“3414”試驗[3],各處理設計分別為:(1)N0P0K0;(2)N0P2K2;(3)N1P2K2; (4)N2P0K2;(5)N2P1K2;(6)N2P2K2;(7)N2P3K2;(8)N2P2K0;(9)N2P2K1;(10)N2P2K3;(11)N3P2K2;(12)N1P1K2;(13)N1P2K1;(14)N2P1K1。N0、N1、N2、N3分別表示氮肥(N)用量為0kg/hm2、975kg/hm2 、195.0 kg/hm2、292.5 kg/hm2;P0、P1、P2、P3分別表示磷肥(P2O5)用量為0kg/hm2、30 kg/hm2、60 kg/hm2、90kg/hm2;K0、K1、K2、K3分別表示磷肥(K2O)用量為0kg/hm2、75kg/hm2、150kg/hm2、225kg/hm2。其中N0、P0、K0分別為不施氮、不施鉀、不施磷;N1、P1、K1分別為低氮、低磷、低鉀;N2、P2、K2分別為中氮、中磷、中鉀;N3、P3、K3分別為高氮、高磷、高鉀。
1.3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