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看,
感到這個克服恐懼的階段相當重要,
雖沒對運動建立愛意,
然而不再畏懼,
大概是相當重要的基礎吧,
就像縱使沒愛上誰,
至少不再害怕建立關系。
1
近來喜歡上瑜伽運動,仍在初學階段,做得不好,難度動作幾乎全做不到,然而終于感到自己稱得上“愛上”一項運動。
運動也講緣分吧。記得到倫敦讀書以前,跟朋友上瑜伽課,不喜歡,感到“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做”。立即放棄,亦沒嘗試接觸其他運動。直至2011年12月21日,我的個人小企劃《一年命365》開展了,首天強迫自己做運動,因緣際會上泰拳課,沒喜歡上。不過由于《一年命365》的核心精神是坐言起行,改變所有一直以來自我討厭的惡習,也就咬緊牙關堅持養成做運動的習慣。
輾轉嘗試多項運動,跑步、跳舞、爬山、游泳,其后更找了一位私人健身教練,一周五天地做操,做完操再跑,跑完吃蛋白。心理上還不算太痛苦,而且身體適應得很快,好像對于一切磨煉早有準備似的。
竟然連放假也沒歇息,在巴黎回家做俯臥撐、在泰國回酒店做仰臥起坐、與婆婆到澳門玩也不忘下樓跑步。體重沒直線下跌,肌肉線條卻是有了,看見成果是快樂的,卻沒有從心底愛上。好處是成功克服對運動的恐懼。
運動的不情愿往往在于起初,一旦開始了,便可以順著做下去?,F在回看,感到這個克服恐懼的階段相當重要,雖沒對運動建立愛意,然而不再畏懼,大概是相當重要的基礎吧,就像縱使沒愛上誰,至少不再害怕建立關系。
2
后來一段感情結束,慢慢失去了健身的動力,中途甚至三星期完全不做任何運動,心里卻長出一顆小種子—“明白自己需要運動”的種子,也就是縱然沒運動,卻老是把運動的事置于心頭,如果不做運動,便會感到內疚。
又回到跑步機,在跑步機上看畢六季《豪斯醫生》、聽了接近1000次Nancy Sinatra或Lady GaGa、記熟了哪部跑步機的耳機插頭壞掉……《一年命365》對我而言真的很重要:由于定下隱形的死線(2012年12月21日),有了死線,堅持便有了規范,我能夠對自己說,是好是歹,盡管堅持一年吧,以后永不再做運動也可以。
如果不是因為它,我根本不會找到瑜伽—話說某天,我為了逃避跑步機,竟然跑去上瑜伽課。誰料一試,竟然感到非常的合意!那一個小時,洗脫瑜伽在我心里留下的所有污名,我集中精神去保持一個動作,精神卻不停地跟身體溝通。
將腿向外扭一點難度便會倍增、腳掌的角度不對就會掉下來、忘記呼吸就會立即發抖!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細微,卻充滿無數的細節!全神貫注的時候,腦中根本容不下房間以外的事,簡直是一種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