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術 劉 丹 劉齊林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治療與護理
張靜術 劉 丹 劉齊林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目的探討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措施。方法對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來我院治療的7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所有的患者采取中藥內服和中藥灌腸治療的方法,同時并依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結果本組7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經過中醫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其中顯效43例,有效2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高達90.28%。結論采用中醫治療與精心護理相結合的方法可以顯著提高整體的治療和護理效果,對減少患者并發癥的出現和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潰瘍性結腸炎;護理;中醫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炎癥性腸病(IBD),通常情況下表現為反復性發作的腸道潰瘍,往往還會出現腹痛、血便、腹瀉等臨床癥狀,且多發于25~40歲的群體。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制還沒有完全明確,因此也沒有發現特別有效的療法,臨床上主要以促進結腸潰瘍病變的愈合,緩解血便、腹瀉等癥狀為治療目標[1]。長期使用抗生素以及化學藥物將會對患者腸道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還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有時還會加重潰瘍的病變,因此目前潰瘍性結腸炎仍以中醫治療為首選方法。已經有大量的臨床研究證明,采用中藥療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不僅療效確切,還具有降低預后復發率的優點。潰瘍性結腸炎在中醫上屬于“痢疾”的范疇,依據中醫學辨證治療的原理,一般常采用標本兼治、內外兼顧的方法[2]。另外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對提高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兩年來,筆者所在的醫院為了探討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措施和意義,針對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和中醫癥候,采取中藥內服、中藥灌腸治療的方法和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將7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中醫治療和護理體會簡單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來我院治療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共有72例,所有患者都經過無痛內鏡檢查和化驗檢查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其中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38例,年齡23~52歲,平均年齡為39.5歲,病程約6個月~5年。上述所有的患者都表現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發熱、血便、乏力等,且已經排除嚴重的肝、腎、心功能障礙等方面的疾病。
1.2 方法
1.2.1 中醫治療
①內服中藥:取肉桂9g,白頭翁12g,白芷10g,白術10g,黃芪10g,熟附子12g,黃柏8g,地榆8g,加水800~1000mL,浸泡0.5~1h之后,用水煎服,每天一劑。為減少患者的胃腸道反應,可分早晚兩次于飯后服用。②灌腸中藥:取蒲公英10g,石榴皮15g,白芨12g,黃檗12g,川連9g,毛冬青9g,五倍子10g,加水200mL左右,浸泡半個小時左右后,濃煎成100mL左右。每晚在患者睡前半個小時進行灌腸,不僅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1.2.2 護理措施
①心理護理:很大一部分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由于長期慢性的腹脹、腹瀉、血便以及腹部陣發性疼痛等臨床癥狀的折磨,會出現一列的不良情緒和心理障礙,而這些不良情緒又將會加重病情的發展,如果不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甚至可能會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的變化情況,耐心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并注意在平時要噓寒問暖,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并保持樂觀向上、輕松愉快的心態接受治療;其次,要主動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介紹疾病復發的誘發因素,患者意識到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對疾病恢復的重要意義[3];還應該囑咐患者的家屬多給患者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同時還可以邀請經過中醫治療與護理恢復較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這對幫助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非常重要。②中藥內服的護理: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依照一定的劑量并且要按時服用,一般應在飯后的1h后趁熱口服。患者用藥后,還要認真觀察是否有胃腸道不良反應出現,同時還要仔細記錄排便情況,如果有異常情況要立即向醫師報告,以便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③中藥灌腸的護理:采用中藥灌腸有利于藥物迅速達到并發部位,吸收和起效也都比較快,從而明顯提高生物利用度,同時還具有操作方便避免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優點。中藥灌腸之前,應提前向患者介紹灌腸的主要操作過程,指導患者積極地配合灌腸治療,還要囑咐患者要排空大小便。應該根據患者的病變部位選擇合適的體位,一般常采用左側臥位,灌腸之后再依次轉變為膝胸臥位、右側臥位,也可以直接在患者的腹部墊一個軟墊同時抬高臀部,之后再變換為平臥位,注意每個體位要保持在15~25min左右,以便于擴散中藥液的分布[4]。注意藥液的溫度應以38~40℃為宜,超過40℃會對腸道黏膜產生刺激進而引發患者出現便意,低于38℃可能會降低生物利用度;操作時要謹慎、嫻熟,將灌洗器插入到肛管時要囑咐患者進行深呼吸,推注藥液時要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并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情況,速度不可過快,一般以每分鐘50~60滴最佳,否則可能會引起排便反射。若患者出現異常狀況應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醫師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④臨床癥狀的護理: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每次大便之后先用軟紙擦拭,再采用熏蒸劑坐浴,可以達到清熱消炎,殺菌止痛的臨床效果。注意每次熏蒸時間大約15min左右,切忌坐浴的時間過長或不足,同時也應以保持肛門部位的清潔干燥為宜。還應該記錄每次大便的性狀,如果有異常情況出現,要及時的留樣送檢。潰瘍性結腸炎往往會出現腹脹、腹痛,要向患者主動講解出現上述癥狀的原因,對于較嚴重的患者可以采用針灸予以止痛。囑咐患者做好腹部的保暖,平時可以用熱水袋熱敷,不僅有利于腹痛的減輕,還可以減少排便次數[5]。囑咐患者盡量食用易消化、營養豐富、纖維含量少的食物,禁忌油膩、辛辣和其他刺激性食物,以減少對腸道黏膜的刺激和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⑤出院指導:出院前要教會患者及家屬內服中藥和灌腸中藥的煎煮方法,囑咐患者要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同時還要教會患者家屬灌腸的操作要領。要告知患者多飲水,防止大便干燥,并且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讓患者意識到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合理的膳食對促進康復和預防復發的重要意義,囑咐患者要勞逸結合,工作之余除了適當的休息之外還應該加強身體鍛煉,平時可以進行散步、打太極,以助于提高患者機體的抵抗能力。
本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共有72例,經過中醫治療和精心的護理之后,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其中顯效43例,有效2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高達90.28%。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不良習慣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大增[6]。首先提醒人們應該做好預防工作,在發現病情后要積極地進行治療。目前,常采用中醫治療方法,在本次臨床研究中,內服中藥方劑中的黃柏、白頭翁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灌腸中藥的白芨主要起收斂止血、生肌之效,諸藥聯合使用可以起到消腫止痛、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潰瘍性結腸炎常常與勞累過度、壓力較大、精神刺激以及飲食結構不合理等有一定的關系[7],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還要從用藥、臨床癥狀、疾病的恢復等方面實施護理與指導,另外在護理過程中要積極主動與病人溝通交流,鼓勵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并保持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心態。總之,采用中醫治療與精心護理相結合的方法可以顯著提高整體的治療和護理效果,對減少患者并發癥的出現和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中醫治療過程中加強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與指導十分有必要。
[1] 何華,周曉玲.中醫治療及中醫護理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1,16(3):199-200.
[2] 湯芝萱.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J].中國中醫急癥,2007,16(5):630-631.
[3] 方健.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4):3092-3093.
[4] 董何,袁靜.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西醫結合護理[J].中國中醫急癥, 2010,19(8):1447-1448.
[5] 馬艷玲,劉娜.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0例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9):56-57.
[6] 薛容花,李興謙,李曉蘭,等.中西藥物保留灌腸聯合針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9,23(10):2660-2661.
[7] 戴美蘭.中藥熱敷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5(13):172-173.
R473
B
1671-8194(2013)17-03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