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鵬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日前,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向廣大會員企業發出了“讓綠色節能成為電子電器企業的DNA”倡議,希望電子電器企業積極行動起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地植入綠色節能的DNA,從產品設計、采購、檢驗、生產過程控制、廢棄等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讓每個部門、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深深地將綠色節能的理念融入到行動中,并將這種理念象基因一樣不斷傳承下去,成為企業、產品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隨著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尖銳,節能減排成為全社會的基本共識。三年蟬聯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海爾集團也是社會責任的堅定踐行者。近日,國家科技部發布“2012年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目錄(第二批)”公告,海爾工業園金太陽示范項目20兆瓦項目獲批。據了解,該示范項目實施后,預計年節約標煤6560噸,二氧化碳16400噸,二氧化硫91.8噸,其社會效益值得期待和關注。海信集團常年致力于開發變頻空調產品,掌握180度矢量變頻控制、直流無刷電機控制、可變載波三相矢量控制等多項變頻核心技術。按照平均每臺空調功率3500W,平均每年運行200天,每天運行8小時計測算,一臺能效比3.3的五級變頻空調比同級定速空調1年可節省電1508度。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生產廠商的聯想,通過制定氣候變化戰略,開啟走向“零排放”推進之路,并于2011年成功實現自身運營零排放;同時聯想還將自身的低碳影響擴展至整個產業鏈,進而推動社會的低碳發展。
綠色節能、低碳環保也是在華外企的重要課題。日立集團通過創建環保型工廠,開啟企業“綠色DNA”。據了解,日立集團將“防止溫室化效應”、“資源的循環利用”和“保護生態系統”作為三大重要支柱,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推行以降低環境負荷為目的的全球化生產活動。根據日立《環境構想2025》計劃,除了每年制定溫室效應氣體、廢棄物、化學物質排放量和用水量等的削減目標以外,日立還通過“環保產品”和“環保工廠&辦公室”的認定制度,促進和激發各工廠的環保型生產活動。上海富士施樂有限公司是閔行開發區第一家通過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為了實現廢棄物的最佳循環再利用,公司從源頭控制,首先盡可能地減少廢棄物的產生(Reduction);其次是盡可能地回用(Reuse);不能回用的則進行回收再利用(Recycle)。通過廢棄物的“3R”處理原則做到資源的有效利用。公司推行“廢棄物零排放”確定的目標是能夠被回收再利用的廢棄物占公司廢棄物總量的比率必須保持在99.5%以上。例如,公司內部辦公用紙一律進行反面再利用;食堂的餐余垃圾送到專門處理公司無害化處理后制成肥料或飼料;對于無法實現物料回用的廢棄物,專門送往生活垃圾發電廠。
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秦立東副秘書長對《家電科技》記者表示,節能、環保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造品牌的必經之路,更是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應盡的義務。2013年,協會將繼續通過征文、研討、組織會員企業到綠色制造、綠色回收、節能減排等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參觀交流等形式推廣綠色制造經驗,促進行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