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壽江
﹙海軍蚌埠士官學校兵器系,安徽 蚌埠 233012﹚
彈藥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唐壽江
﹙海軍蚌埠士官學校兵器系,安徽 蚌埠 233012﹚
彈藥是特有的國防裝備,其生產技術直接反映了國防制造能力。探討了我國彈藥生產技術現狀,指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制約彈藥生產發展的瓶頸,針對性地提出推動我國彈藥生產技術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彈藥;技術現狀;彈藥生產;發展對策
彈藥是武器系統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殺傷敵方有生力量的主要手段。由于戰備的需要,平時,彈藥的儲備量很大,工廠生產量也較大。彈藥在生產過程中,都要經過各元件加工、炸藥和發射裝的生產與裝配、各元件及整裝彈的檢測與品質監控、彈藥包裝、裝卸、運輸等環節,彈藥生產技術融合了工藝技術、檢測技術和控制技術等,是國防先進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彈藥的生產能力和水平是體現了我國國防基礎,直接反應了國防制造能力和軍事對抗能力。
我國的彈藥生產技術是在上世紀中期從國外引進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歷了手工操作、半自動、自動化到數字化的發展過程,特別是通過本世紀初的單項技術攻關和單臺生產設備的研制,以及“十五”期間的安改、技改的實施,突破了一系列制約彈藥安全自動化裝藥的關鍵技術,擁有以旋入式電底火防爆擰緊機為代表的一批彈藥生產技術專利,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彈藥生產裝備,部分技術和裝備也接近了國外先進水平。
當前我國彈藥的生產技術已經具備初步的創新能力,彈藥生產自動化裝備研制,自動化生產線的建設能力,彈藥自動化安全生產技術已成為先進制造技術領域中的專業方向之一,裝藥技術和工藝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有些方面已接近國外先進水平。但是目前掌握的技術還處于分散狀態,還沒形成“技術群”,有很多關鍵技術有待突破,需要做全面系統的研究。
我國彈藥在生產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我國制造業能耗占全國一次性能耗的55%以上,單位產品能耗超過國際水平15%以上,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足50%,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低20%左右。另外,由于彈藥制造工藝落后、設備陳舊,造成能源浪費大、材料利用率低、生產成本偏高。發達國家的先進生產線全都采用了計算機控制和自動化檢測技術,可在線自動檢測、剔除不合格產品,避免了后續工序中材料和能源的浪費,模具磨損也由計算機監控并自動采集數據,生產品質好,精度高,生產線中的操作與檢測人員減少很多,節省了大量勞動成本,且廢品率較低,材料利用率得到提高,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益生產。
在國內彈藥生產中,產品品質、模具磨損檢測、控制和操作基本靠人工完成,人為因素影響大,生產率低下。而發達國家大多采用組合式的數控與工裝、高精度加工裝備,實現了快速工裝制造,模具生產的自動化、標準化、精密化程度高,生產設備無須校準,使得生產準備時間大幅度縮短,生產變品種變批量的能力很強,例如,一條生產線上可生產8個品種的炮彈。目前我國雖然少數生產線也能生產4個品種,但更換工裝模具很長,模具還依賴技工的經驗進行加工,科學化程度較低。
現階段我國彈藥自動化生產技術和裝備的工程化應用工作開展緩慢,彈藥自動化裝藥裝配生產線的工程化應用才剛剛起步,很多先進科研成果還停留在實驗室里,沒有實現工程化,推廣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裝藥裝配的品質直接影響彈藥的初速、射程等彈道性能,最終會影響到彈藥威力。我國彈藥裝藥生產在線中由于品質檢測能力較差,不能對裝藥裝配品質實行精確控制,影響了彈藥性能的提高。
此外,彈藥生產自動化程度不高,生產中不能做到人機隔離,非危險工序連續化、自動化程度較低,危險環節現場人員多,危險崗位操作人員密集,生產環境惡劣,存在著許多不安全隱患。近幾年在裝藥廠和推進劑研究所發生過多起重大安全事故,造成較大的人員和國家財產損失,極不適應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
從我國目前彈藥生產技術發展狀況看,制約我國彈藥生產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我國彈藥安全自動化生產技術與裝備的研究機構有四、五家,但大多上各自為政。雖有技術優勢,但對操作使用習慣、工程化需求、生產現場管理等不熟悉;工廠只注重產品的生產,對其它企業的同類產品的生產流程與工藝未進行深入研究;研究機構和企業都以經濟效益為最終目標,實行技術保守,互不交流,可借鑒的裝備研制經驗非常少,造成每條生產線的建設都成為一個新課題。
在彈藥自動化生產技術成果轉化方面,缺乏專門的研究機構,從事轉化工程應用的技術隊伍較少,技術與能力分散;同時對彈藥生產技術投入,主要在技術改造、安全改造方面,對基礎技術研究、科研開發和工程化應用條件建設的投入較少,使得基礎研究落后,技術積累不足,創新力不強。很多生產線的效率、品質得不到提高,主要原因就是在彈藥生產工藝技術中,自動裝藥裝配生產線的總體仿真優化、物流自動化、高速精度稱量、高精度壓力控制、裝藥品質與外觀疵病自動在線檢測、自動裝藥裝配專機、工藝數據庫建立等關鍵技術尚未完全突破。
目前所有的技術改造與安全改造都是在原工藝基礎上,以機械代替人工,沒有對生產環節進行優化,部分工序實現了自動化,但生產效率和生產品質并沒有得到本質的提高。從事裝備研究的大多是科研機構,都以理論和技術研究為主,在工程化進程上缺乏深入研究,許多生產線和裝備完成了研制與建設,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能。
針對我國彈藥生產技術上存在的問題及與國外的差距,為緊跟發達國家彈藥生產技術的發展潮流,滿足我國彈藥生產技術的發展需求,提升我國彈藥生產技術與裝備的水平及,作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建設力度:
彈藥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生產技術與裝備,尤其是先進的生產技術與及裝備,一般很難由國外引進。因此,必須深化當前的改革,加強基礎技術的研究,突出技術創新,特別是重點加強對模塊化設計等關鍵技術的研究,也只有在自動化生產工藝、生產裝備等方面進行原始創新,才能促使我國彈藥生產技術及裝備獲得質的突破。
由于彈藥的特殊性,在我國彈藥生產行業思想比較保守,對新技術的使用比較謹慎,還處于原始的低水平生產模式。雖然經過多年的基礎技術研究,在先進制造領域、彈藥制造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積累了不少經驗,但推進先進制造技術成果轉化,讓新技術在彈藥生產行業得到充分應用還做得不夠。因此,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強成果轉化,形成“技術群效應”,彈藥行業生產技術水平和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根據當今世界上彈藥生產呈自動化、連續化、遙控化是發展趨勢,我國必須通過開發高度集成彈藥和自動化裝藥裝配生產線技術,實現彈藥生產的自動化和遙控化,提高生產安全本質安全度。只有在生產線及生產裝備上積極吸收和借鑒國內外一切先進技術,才能改變傳統的落后生產模式,減少在制現場的人員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彈藥的生產技術和行業發展至關重要,但是整體科研開發能力相當薄弱。要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單位為技術依托、產學研相結合的彈藥生產技術研發和供給體系,搭建生產技術和供給體系科技創新平臺,形成一支有較強科研水平的科研隊伍,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彈藥生產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裝備產品必須具有全壽命周期無污染、資源低耗及可回收、可重用的特征,生產過程也應實現無污染、低耗、安全和宜人化。這是裝備制造業的一個發展趨勢。
而我國彈藥生產的安全問題、污染問題比較突出,多年來的安改和技改,雖然解決了一些安全問題,但只是針對了一些重點產品生產線。由于技術限制,改造后的生產線并沒有完全消除安全隱患。環保問題還沒得到足夠重視,雖然我國也提出了“創建和諧社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但彈藥生產企業“三廢”處理設施設備比較落后,企業對環保也存在認識上的不足,需要強化安全、環保意識。只有安全、環保意識提高了,才能改變我國彈藥生產的環境。
彈藥生產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國國防建設水平。彈藥生產必須適應現代國防建設的需求和我軍戰略思想的發展,未來彈藥生產廠家應大量采用管理信息系統、過程及質量控制系統等,實現信息管理,做到生產信息化和自動化,在生產工藝、生產技術和設備創新能力上加在投入,加強行業指導性標準和規范化研究,不斷提高國防制造能力和軍事對抗能力。
[1]葉平.軍械倉庫安全[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2]張弛.海軍彈藥行業發展的思考[J].四川兵工學報,2001,3 (22):12-15.
[3]李如燁,等.彈藥技術處理[M].蚌埠:海軍蚌埠士官學校,2009.
The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Ammunition Production
TANG Shou-jiang
(The navy Bengbu Petty OfficerWeaponry Department,Bengbu Anhui233012,China)
The ammunition is the unique to defense equipment,whose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direct of the defense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china’s ammuniti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status, indicate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analyzed the bottleneck which constraints ammunition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the pertinent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ammuniti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in china.
ammunition;ammunition production;developmentstatus;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TJ410.8
B
1672-545X(2013)03-0267-03
2012-12-08
唐壽江(1970—),男,江蘇泰州人,副教授,學士,主要研究方向:彈藥技術處理與倉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