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周恩來在朝鮮戰爭中的外交斡旋

2013-01-28 08:14:58竇應泰
黨史博覽 2013年5期

■ 竇應泰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毛澤東在金日成和斯大林的共同請求下,開始考慮是否派志愿軍前往朝鮮參戰的問題。在中央討論是否參戰的會議上,鑒于中國面臨的許多實際困難,政治局內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周恩來是中央領導核心中支持毛澤東參戰的主要人物。朝鮮戰爭爆發后,他展開了一系列外交攻勢。

周恩來強硬的外交立場,迫使斯大林不得不改變遠避戰火的消極態度

1950年9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南朝鮮仁川登陸。針對朝鮮戰爭,中國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于9月30日在北京發表嚴正聲明,向美國等侵略者表達了中國政府的堅定立場:“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同日,周恩來又以外交部長的身份公開發表談話,指出:“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

但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美國自恃武力和多國部隊,對周恩來的聲明置若罔聞。美國侵朝軍將領麥克阿瑟甚至準備命令“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直逼平壤。在這岌岌可危的情勢下,金日成再次電請毛澤東發兵相助。1950年10月2日,鑒于戰火隨時可能波及中國東北,毛澤東遂電告莫斯科:“中國將要組織志愿軍前往朝鮮參戰。”

10月3日,為讓美軍停止越過三八線,威脅朝鮮,周恩來決定通過印度駐華大使,向華盛頓表明中國不懼美國可能對華宣戰而全力支持金日成抗擊侵略者的立場,但美國仍然不相信剛剛結束國內戰爭的中國肯為朝鮮出兵參戰。

10月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再次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討論朝鮮戰局和出兵援助朝鮮問題。盡管有人對參戰仍持懷疑態度,但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的支持下,最后在會議上作出了兩項重要決策:一、命令彭德懷盡快到東北統率中國人民志愿軍,抓緊作好赴朝參戰的準備工作;二、派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親赴蘇聯,盡快與斯大林就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緊急磋商。

此前,斯大林已經同意在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時,除了進行軍事援助之外,還要支援一定數量的蘇聯空軍直接參戰。然而,就在周恩來急切準備飛往莫斯科的時候,蘇聯駐華大使突然請求拜會周恩來。蘇聯大使向周恩來傳達了斯大林的最新意圖:“由于蘇聯的特殊情況,原來與中方商定戰時出動蘇聯空軍配合中國作戰的計劃需要有所改變。”斯大林臨時動議的具體內容是,中國軍隊入朝初期,蘇聯空軍暫不擔任空中護衛,最多可赴中國東北為中國軍隊提供技術指導。不可能像從前所允諾的那樣派空軍直接參戰。

周恩來對斯大林在中國出兵朝鮮箭在弦上之際出爾反爾表示震驚。但毛澤東堅持出兵朝鮮的計劃不可改變。因此,周恩來前往蘇聯的任務變得更加緊迫起來。他必須赴蘇說服斯大林在關鍵時刻兌現承諾。

10月8日,周恩來乘專機前往蘇聯,林彪因赴蘇治病也與周恩來同行。10日,周恩來抵達莫斯科。11日午后,和林彪等人驅車抵達黑海邊的克里米亞。當時斯大林和一批蘇共領導人正在此地休養和舉行會議。蘇聯在中、朝抗美的重大問題上顯然已經進行過多次研討。當周恩來到達克里米亞當天拜會斯大林時,蘇共領導人的態度讓他大為失望。在當時不利的情勢下,周恩來巧妙提出了一個讓斯大林頗為尷尬的意見,即:如若蘇聯不能實現此前曾有的空軍參戰許諾,鑒于中國因戰后遇到的實際困難,很可能亦效法蘇聯而放棄赴朝參戰的計劃。

斯大林沒想到周恩來在面對蘇聯中途退出的困局時,竟然顯示出強硬的應變態度。顯然,周恩來的強硬之中也包含著對蘇聯出爾反爾的譴責。林彪也在場支持周恩來的主張,他說:“中國完全沒有必要打這一仗。”周恩來和林彪的態度讓斯大林感到措手不及。迫于周恩來靈活機敏的外交攻勢,斯大林權衡利害,最后不得不作出妥協,表示:“蘇聯仍然認為中國參戰是大勢所趨。如果中國派志愿軍去朝鮮,蘇聯可以提供一定數量的軍械彈藥和藥品。同時蘇聯也可以在戰爭打響后,派一定數量的空軍進入朝鮮,只是出于國際影響的考慮,蘇聯軍人只限于在后方和前沿活動,不可能深入到敵后作戰。我們擔心空軍如果成為美國人的俘虜,就等于直接向國際上公開了蘇聯參戰的事實。那樣不僅對蘇聯不利,也會影響到這場戰爭的最后成敗。”

周恩來的到訪打亂了斯大林此前遠避戰火的計劃。周恩來從克里米亞回到莫斯科不久,又接到斯大林從克里米亞打來的電話。斯大林再次向周恩來承諾:當中國軍隊赴朝以后,蘇聯將出動16個空軍團并配備噴氣式戰機掩護中國軍隊。同時還可以提供貸款以支持中國軍隊購買武器裝備。毋庸置疑,斯大林擔心中國拒絕赴朝參戰。顯然,周恩來的一番話在關鍵時候扭轉了蘇聯領導人遠避戰火的立場。

周恩來意識到斯大林態度的微妙變化,當即復電斯大林,建議蘇軍在必要時再派轟炸機參戰,同時請求蘇聯支援必要的坦克、喀秋莎火箭炮和其他中國軍隊急需的工兵器材,以利于中國志愿軍在朝作戰。

不料,斯大林對此前的承諾再次發生了動搖。鑒于此,周恩來當即把與斯大林會談的情況密電北京,并表明中國出兵與否仍需謹慎考慮。可是,毛澤東不為斯大林的消極態度所左右,當夜就從北京發電報給周恩來,表示盡管斯大林態度有所改變,但政治局多數人仍然主張“我軍必須參戰”。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指示,遂在莫斯科繼續與蘇共中央的代表莫洛托夫接連舉行兩次會談。盡管彼此在原則問題上互不讓步,但周恩來仍以靈活的外交手法,最大限度地說服莫洛托夫站在真正支持朝鮮的立場上。就在周恩來與莫洛托夫會談不暢的時候,10月13日,毛澤東再次給周恩來發來電報,向他通報政治局會議的討論結果。毛澤東說:“我們一致認為我軍還是出兵朝鮮為有利……如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再壓至鴨綠江邊,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不利。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自此周恩來意識到,中國出兵朝鮮已箭在弦上,因此,他必須進行最大的外交努力,無論如何要讓斯大林回到朝鮮戰爭爆發前夕的積極立場上來。

經過周恩來的多次晤談,莫洛托夫最終同意赴克里米亞向斯大林進言。這樣,在周恩來回國前夕,斯大林的冷漠態度終于有所改變,他讓莫洛托夫告訴周恩來:只要中國出兵朝鮮,蘇聯就不會袖手旁觀。蘇聯除支援一定數量的軍械裝備外,還決定視戰爭的發展考慮派出空軍和出動戰機配合,在保衛中國東北的前提下盡量派飛機助戰。此外,由于周恩來的外交努力,斯大林也同意把此前雙方商定的貸款條件與購買武器的價格再作適當調整。周恩來發現蘇聯的參戰姿態雖仍不夠積極,但在當時形勢下,他認為斯大林作出這些許諾,已是中、蘇共同面對朝鮮戰爭的最高限度了。所以,他馬上結束了這次訪蘇活動。他的努力得到了毛澤東的稱許。

不久,當中國人民志愿軍進入朝鮮,戰爭進入膠著狀態后,斯大林鑒于和周恩來在志愿軍入朝作戰前達成的援助承諾,不斷提供軍事裝備和武器彈藥。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先后向中國提供了20多個空軍師和60多個陸軍師的軍事裝備,僅米格戰斗機就無償提供了300多架。斯大林由消極應付到后來的積極支持,顯然與周恩來在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前對蘇聯的頻繁外交攻勢是密不可分的。

在戰俘等問題上,最終取得斯大林的諒解

1952年8月,周恩來再一次訪問莫斯科。此前,朝鮮戰場已經發生戰略逆轉,出現了對美國極為不利的局面,美國最終同意在板門店坐下來與中、朝兩國代表進行停戰談判。然而在談判中不斷遇上諸如朝鮮南北統一和交換戰俘等實際問題,致使板門店談判一度陷入僵局。周恩來這次飛往莫斯科,就是與斯大林共同商討包括釋放戰俘在內的一系列棘手問題的。根據事前與蘇方商定的程序,周恩來還要在莫斯科會見即將到訪的金日成。中、蘇、朝三國將在莫斯科商談有關朝鮮問題的最后解決方案。

周恩來對斯大林首先談到中國政府對朝鮮戰況的估計,他說:“1951年5月以前,我們在朝鮮沒有陣地戰,只有運動戰。5月以后我們的戰地鞏固了,已形成勢均力敵的態勢。200多公里的前沿得到鞏固,敵人已無力發動進攻戰役。”通過和周恩來就朝鮮問題的幾次交談,斯大林等蘇共領導人對周恩來的外交智慧極為稱許。斯大林還特別向周恩來請教了如何解決遣返戰俘的問題。周恩來對此已了然于胸,面對斯大林的詢問,他表示:“美國人同意遣返8.3萬名戰俘中,只有中國人6400名。朝鮮人打算同意,他們沒有考慮到這是美國耍的花招,是挑撥中國和朝鮮關系的離間手段。”周恩來還對蘇共分析了朝鮮問題各方的情況,認為:“朝鮮方面以為,繼續打下去不利,因為每天的損失要超過在遣返上有爭議的戰俘人數,而停戰對美國不利。毛澤東同志認為,戰爭打下去對我們有利,因為這打亂了美國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準備。”

斯大林對周恩來如此精辟的形勢分析感到振奮,對中國方面在戰俘問題上所持的立場越發敬佩。斯大林當即表示:“毛澤東是對的,這場戰爭傷了美國的元氣。北朝鮮人除了在戰爭中遭到犧牲以外,并沒有輸掉任何東西。美國意識到,這場戰爭對他們是不利的,必須結束它,特別是當他們知道仍有我軍駐在中國以后。這需要毅力,需要耐心。”接著他又詳細詢問了朝鮮戰俘的數額。周恩來說出了朝鮮戰俘人數后,又告訴斯大林:“中國政府堅決主張遣返全部戰俘,如果略低于此數(指11.6萬人),我們可以不反對,留下的繼續談判。在原則問題上對美國決不讓步。”斯大林表示贊成,又向周恩來詢問了美國戰俘人數,周恩來說:“在朝鮮人民軍和中國志愿軍手中,有戰俘1.2萬人,其中南朝鮮人7400人。”斯大林表示:“可以扣留相應比例的美國和南朝鮮戰俘,可以向他們聲明,這樣做直到戰俘最后交換完畢。”周恩來欣然接受了蘇方的意見,同時又談到釋放戰俘的打算:“可以分三步走,即按比例交換;呼吁中立國調停;停戰以后,戰俘問題單獨處理。”經過和周恩來詳細交換意見,斯大林終于對如何解決朝鮮問題心中有數了,并在與金日成會晤前已與中方達成了默契。

1952年9月1日,就在周恩來與斯大林的會晤基本結束時,按事前的約定,金日成率領的朝鮮軍政代表團乘火車抵達莫斯科。同行的還有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9月4日,中、蘇、朝三國在莫斯科郊區的斯大林別墅舉行了朝鮮問題的第一次會談。中、蘇、朝三方首先就當前朝鮮戰場形勢廣泛交換了意見,尤其對如何支援前線和物資準備等事宜,進行了友好的會談。斯大林特別關注的還是一個老問題,即中、朝要求蘇聯空軍直接參戰的問題。他表示:從國際局勢考慮,“蘇聯可以援助朝鮮三個空軍師,給中國和朝鮮各一個師的噴氣式轟炸機,給朝鮮增加五個高射炮團,2000輛汽車,陣地前沿也可以布雷。關于談判方案,沒有必要按美國人的主意行事”。

周恩來對斯大林的談話感到振奮,這是兩年來斯大林在軍援問題上的一個進步。在談到朝鮮戰爭的時間問題時,周恩來表示:“現在我們有足夠的把握,可以進行更長時間的作戰,并且建立了堅固的坑道工事,也經得住轟炸。”不過在戰俘問題上,斯大林和周恩來之間仍然存在明顯的分歧。斯大林主張如美國仍堅持釋放全部戰俘,最后可以考慮適當妥協,只是可堅持扣留相同比例的美國和南朝鮮戰俘,爭取早日結束板門店談判;而周恩來則主張在原則問題上不向美國讓步,堅持停戰協議要在全部遣返戰俘的基礎上進行,必要時可考慮把戰俘問題交給中立國解決。盡管中國的主張讓斯大林為難,但周恩來仍以他慣有的談判智慧,取得了斯大林的諒解,斯大林同意在即將開始的聯合國會議上全力支持中、朝關于戰俘問題的立場。

外交先行,斯大林同意中國政府提出的軍援方案

正如周恩來預見的那樣,戰俘問題的爭論自1952年11月已從板門店轉到聯合國。1952年聯大的主要議題確定后,戰俘問題的辯論仍是參戰各方針鋒相對的焦點。周恩來坐鎮北京,洞若觀火。他發現有些國家因受美國于1952年10月8日宣布板門店談判無限期休會的影響,從而紛紛支持美國的主張。蘇聯則旗幟鮮明地支持中國和朝鮮的主張。當美、蘇各占據一個互不妥協的營壘時,一些中立國,如印度等國代表便開始提出折中的方案,力爭在戰俘問題上尋求一種化險為夷的方案。在11月3日墨西哥代表提出傾向美方的立場遭到蘇聯否決以后,11月17日印度提出的戰俘協議很快就把會議的僵局打破了。原因是蘇聯代表維辛斯基發現印度關于“波蘭、捷克、瑞士、瑞典等中立國組成一個特別遣返委員會”,在停戰協議簽署后處理戰俘和召開政治會議等主張,十分接近中、朝的主張。因此蘇聯代表開始與北京進行聯系,表示可以接受先停火再解決戰俘問題。

周恩來馬上把聯合國的最新動態報告給毛澤東。毛澤東和周恩來都認為解決朝鮮問題的時機已基本成熟了。根據中央政治局的意見,周恩來于11月28日在北京發表了《中國政府聲明》,在支持蘇聯先在朝鮮停戰后由中立國解決全部戰俘遣返的動議前提下,又進一步指出:“戰俘全部遣返問題仍必須依照《日內瓦公約》的原則和國際處理戰俘的慣例來解決。這是不可動搖的原則。”周恩來的《中國政府聲明》,再次顯現新中國外交獨立自主、不受國際反動勢力左右的嚴正風范。周恩來不僅不輕易茍同和接受西方勢力的外交方針,而且即便對中立國印度的提案也不肯全盤接受,他的外交風格自此讓西方刮目相看。特別是12月14日周恩來致聯大主席皮爾遜的書面函件,更讓慣受美國操縱的聯大頗感被動。周恩來在信中要求聯大必須撤銷已經通過的繼續扣押戰俘的決議,又表示聯大在無法主張正義的時候,仍然有必要重開板門店談判,而中國政府主張重開談判的基礎則是蘇聯在聯大上提出的解決戰俘問題的一攬子建議。周恩來雖然未參加聯合國大會,但他機智果斷的外交風格已讓各國代表既震驚又敬佩,就連美國代表也不得不承認:“周恩來的外交才能不可輕視。”

在聯合國就朝鮮戰俘問題發生激烈爭論的同時,周恩來已從外交途徑獲悉美國正在悄悄籌劃使朝鮮戰爭擴大化:1953年春美軍可能從志愿軍后方兩側進行登陸作戰,甚至企圖把戰火燃遍北朝鮮并直逼中國東北。周恩來在給毛澤東的報告中談到朝鮮戰爭有可能繼續打下去的危險。他認為“我們要繼續斗爭下去,要在這條戰線上打得美帝國主義罷手,不管一年也好,兩年也好,繼續下去也好,總有一天要打得它罷手”。毛澤東根據周恩來的報告,當即作出打持久戰的指示,12月9日即電令志愿軍代司令員鄧華:“我方必須火急準備對敵,粉碎其登陸計劃。”在中、朝備戰的同時,周恩來也注意到在美國大選中獲勝的艾森豪威爾,在1953年繼任后很可能改變朝鮮戰爭的被動走向。因此,周恩來一面利用已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不斷在國際社會上瓦解美國的“韓戰蠱惑”;一面又堅定執行毛澤東關于“朝鮮戰場要準備打大仗,要作最壞準備”的指示,游刃有余地開展全方位的外交攻勢。

經過周恩來的多次交涉和努力,1952年底,斯大林同意在當年已支援的軍械基礎上,繼續保證向中國提供20個師的軍火供給。

周恩來趁熱打鐵,還請求斯大林要保證已經承諾的1000門火炮和80萬發炮彈的供給。斯大林對周恩來的軍需請求越來越配合,甚至還向周恩來保證蘇聯將根據朝鮮戰爭可能發生的逆轉,將繼續提供新式火炮、魚雷快艇和100架戰斗機,以配合中、朝軍隊即將開始的與美軍的殘酷決戰。

周恩來向斯大林提出新的要求,是他清楚了解毛澤東擬定的新戰斗計劃中,包括了讓中國海軍在必要時參戰的打算,而當時中國海軍急需的就是蘇聯生產的魚雷快艇。

正是在周恩來外交先行的舉措面前,斯大林終于同意了中國政府提出的全部軍援方案,從而為粉碎美國1953年可能在朝鮮進行的更大冒險提供了充足的軍械準備。

成功說服蘇共新領導集體開始重視朝鮮問題

1953年3月,斯大林猝然病逝。周恩來懷著極大的悲慟率團飛往莫斯科,準備利用吊唁的機會,與蘇共中央新領導人繼續就如何解決朝鮮停戰和釋放戰俘等問題進行談判。3月8日周恩來到達莫斯科后,即與馬林科夫等蘇共新領導人進行接觸。但關于朝鮮問題,蘇共新領導人因忙于斯大林葬禮而一時無法進行會談。一直到3月11日周恩來才和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蘇共領導人舉行首次會談。因斯大林在世時,由他自己主持擬定朝鮮問題的所有決策,因此馬林科夫等蘇共新領導集體成員對如何協助中國處理紛紜復雜的朝鮮問題,在談判開始時表現消極。周恩來對此并不灰心,他善于說服對手的外交才能在這次談判中再次得到充分的發揮。周恩來向馬林科夫詳細介紹了斯大林生前關于朝鮮問題的總體思路,同時也向蘇共中央介紹了朝鮮戰場當前有利于蘇、中、朝三國的形勢。他認為目前面臨的問題則是如何擊敗美國人破壞停戰協議簽署及在釋放戰俘問題上設置障礙的企圖。在周恩來靈活機智的外交斡旋下,蘇共中央開始重視朝鮮問題,并且很快就提出一份《關于朝鮮戰爭新政策的方案》。周恩來把斯大林去世后蘇共對解決朝鮮問題的具體意見馬上電告在北京的毛澤東。3月19日,周恩來在捷克斯洛伐克訪問時收到了使館轉來的毛澤東復電。

在周恩來向蘇共傳達毛澤東的意見以后,蘇共中央正式給中共中央發來了關于解決朝鮮停戰和戰俘等問題的意見。馬林科夫的電報稱解決朝鮮問題的方案是:“A.需請金日成和彭德懷對克拉克將軍2月22日就交換傷病戰俘問題發出的呼吁給予肯定回答。B.緊接金日成和彭德懷的答復發表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好請權威代表周恩來在北京發表聲明。該聲明要著重表明對交換戰俘的積極態度,從而保證朝鮮停戰和締結和約的時刻已經來到。C.與北京發表上述聲明的同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首相金日成也應在平壤發表政治聲明,表明支持周恩來的聲明。D.在適當時機,蘇聯外交部公開表態,支持北京和平壤的立場。”

毛澤東等中央政治局成員討論了蘇共中央的建議,一致認為周恩來此次前往莫斯科吊祭斯大林并與蘇共新領導集體進行的會談極富成果。曠日持久的朝鮮戰爭由此可望結束。根據中央的意見,周恩來于3月30日發表了《關于朝鮮停戰談判問題的聲明》,金日成也在平壤發表聲明,表示支持中國立場并表明了對解決戰俘等棘手問題的態度。

鑒于國際形勢朝著有利于朝鮮問題和平解決的方向發展,蘇共中央也以聲明的方式支持中國和朝鮮的立場。隨著板門店談判的順利展開,朝鮮停戰協議終于如期得以簽署。

“日內瓦最難對付的敵手”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議簽署后,雙方各從軍事分界線后撤兩公里。自此,朝鮮戰場雖然停止了軍事沖突,但仍然有許多實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如戰俘等問題仍然尖銳地擺在雙方面前。

在這種情況下,1954年2月,蘇聯在由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參加的柏林會議上鄭重提出在日內瓦舉行一次旨在解決朝鮮問題的國際會議。美、英、法三國外長在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的情勢下,只得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及與朝鮮戰爭相關國家的代表出席會議,而當時美國和法國都尚未承認新中國。

周恩來根據蘇、美、英、法四國外長的協議和蘇聯政府發來的邀請函,經請示毛澤東同意,組成以周恩來為首席代表,張聞天、王稼祥、李克農為代表,王炳南為秘書長的中國代表團。4月20日,周恩來率領這支新中國成立后首次出席國際會議的代表團離開北京前往日內瓦。行前,周恩來以總理和外交部長的雙重身份,在北京發表一項聲明,表明了中國政府解決朝鮮問題的立場。周恩來指出:“為使這次政治會議能夠和諧地進行,給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樹立一個典范,建議采取圓桌會議的形式,即朝鮮停戰雙方在其他有關國家參與之下共同協商的形式,而不采取朝鮮停戰談判時雙方單獨談判的形式,但會議的任何決議必須得到朝鮮停戰雙方的一致同意才能成立。”

周恩來行前發表的聲明讓尚未到會的美國感到壓力,他們沒想到中國總理兼外交部長尚未赴會,就展現出如此理智與強硬的外交態勢。一位了解周恩來的人告訴國務卿杜勒斯:“周恩來不可小視,他可能是我們在日內瓦最難對付的敵手!”杜勒斯在華盛頓登機前就對采訪他的合眾社記者表明了他對周恩來的戒備與仇視。記者報道稱:“美國代表團來到日內瓦之前,杜勒斯便奉有特殊的使命,他命令所有隨團美國人不得與中國‘侵略者’交往。到達日內瓦后,杜勒斯國務卿對他的密友說,他與共產黨中國的外交部長周恩來只有在我們的車子相撞時才會見面。”

正因為西方記者在日內瓦會議前報道了這些來自美國的不和諧聲音,才發生后來謠傳杜勒斯不和周恩來握手的新聞。但周恩來對來自美國和法國的不友好甚至敵對的態度不以為然。他仍在這種不利的國際會議中展現出游刃有余的外交睿智。周恩來對解決朝鮮問題更加充滿信心,至于來自美國設置的障礙,他從會議一開始就洞若觀火。他在行前撰寫的《關于日內瓦會議的估計及其準備工作的初步意見》中,就對美國在朝鮮問題上的惡意掣肘有所預見。周恩來寫道:“我們應采取積極參加日內瓦會議的方針,加強外交和國際活動,以打破美國的封鎖禁運和擴軍備戰的政策,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在日內瓦會議上,即便美國將用一切力量來破壞各種有利于和平事業協議的達成,我們仍應盡一切努力……”

4月26日,日內瓦會議在國聯大廈開幕。當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出現在這座圓柱形大廈的會場時,全場掌聲雷動。周恩來自到達日內瓦時起,即利用有限的時間在會內會外與相關國家的外長進行友好接觸。他凜然大度的外交風范讓那些對中國尚不熟悉的外交官們無比折服。

這時,西方的新聞記者們開始把鏡頭聚焦在周恩來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身上,因為這兩個政治人物已成為日內瓦會議的新聞焦點。開幕會的當天下午,路透社記者就從日內瓦發出所謂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握手的通稿,該文說:“一位美國發布新聞的發言人說,艾登先生(英國外交大臣)和莫洛托夫(蘇聯外長)握手,莫洛托夫然后把他介紹給周恩來,艾登和周恩來于是熱烈地握手。艾登外相有一個設想,在第二次會議的會前或會后,由艾登外相介紹杜勒斯國務卿同周恩來相識,彼此握手致意。如果周恩來同意,艾登再派人詢問杜勒斯。但后來的信息表明,杜勒斯不能接受艾登的建議。”

中國代表團發言人很快就否認了路透社記者發出的這條新聞。王炳南公開表示,所謂杜勒斯拒絕和周恩來握手的說法,“實際上沒有發生這樣的事”。

緊接著,其他友好國家的記者也紛紛證實:“周恩來總理要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握手而被拒絕,只是一個傳說。”

對于美國人利用日內瓦會議企圖孤立中國的做法,周恩來會前即有準備。周恩來曾給中國代表團下達過如下指示:“在外交方針方面,我們必須執行自尊自重,禮尚往來的原則。資本主義國家,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也對你不好。針鋒相對,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總是采取后發制人的做法。你來一手,我也來一手。”

正是由于對國際會議可能發生的情況早有充分的預見,因此周恩來對充滿敵意的美國代表始終采取不卑不亢、冷靜應變的措施。

周恩來的外交才能在日內瓦讓世人耳目一新

1954年4月27日,日內瓦會議進入朝鮮問題的討論階段。會議由泰國代表團團長旺·威泰耶康親王主持,蘇聯代表團團長莫洛托夫和英國代表團團長艾登輪流擔任主席。朝鮮首席代表南日首先發言。他代表金日成闡明了解決朝鮮問題的原則立場,主張6個月內撤出所有在朝的外國武裝力量,然后在和平氛圍中由南北朝鮮人民進行自由選舉,進而達成南北的和平統一,最終成為一個獨立民主的國家。美國和南朝鮮極力反對朝鮮的和平主張。

面對美國和南朝鮮對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挑戰,周恩來于4月28日在會上作了重要發言。他的演講有理有節,讓首次在國際會議上和周恩來接觸的杜勒斯等美國人為之震驚。尤其是杜勒斯在周恩來演講過程中沉默不語,當初倨傲的神態也不見了。周恩來說:“蘇、美、英、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他有關國家的外長們坐在一起,為解決最為迫切的亞洲問題而舉行這個會議,本身就意味著經過和平協商解決國際爭端的可能性在增長。中國人民對朝鮮問題極為重視,中國代表團完全支持南日27日提出的關于恢復朝鮮國家統一和舉行全朝鮮自由選舉的三項建議。我們認為這就是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協議基礎!”周恩來在朝鮮問題上的表態,振奮了參加會議的各方代表,就連當初受美國煽動參加“聯合國軍”的一些國家代表,也在私下里支持周恩來在朝鮮問題上的表態。

為了實現南北朝鮮的統一與和平,周恩來在日內瓦的大小會議上,多次闡明中國的立場,一些原來傾向美國的國家也紛紛轉變了立場。但由于美國在這次會議上所持的反對立場,以及杜勒斯會內會外不斷進行破壞活動,最終給朝鮮問題的解決蒙上了陰影。直到會議結束,朝鮮首席代表南日關于解決朝鮮半島和平的建議也沒有得到通過。鑒于此,周恩來在6月15日再次在會上作了支持南日的發言,他主張召開有五大國和南北朝鮮參加的限制性會議,以討論朝鮮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蘇聯代表莫洛托夫在周恩來的影響下提出了維護朝鮮和平的宣言草案。

然而所有這些努力,都因美國從中作梗而沒能實現。國際輿論因此強烈譴責美國為破壞朝鮮和平統一所設置的障礙,就連美聯社記者也不得不承認:“杜勒斯是一個反共老手,態度傲慢僵硬,他確實不愿意和中共代表團接觸。朝鮮問題的障礙就在于美國對朝鮮半島的和平缺乏信心。”《華盛頓明星報》也批評說:“杜勒斯演出了假裝不知道中共領袖周恩來的滑稽劇。誰都知道周恩來的外交才能在日內瓦讓世人耳目一新,而杜勒斯則顯得格外愚笨和尷尬。”

雖然美國最終拒絕在《日內瓦協議》上簽字,在南北朝鮮的和平統一等問題上制造了障礙,可美國也不得不公開聲明:美國今后“將不使用武力來干擾這一決定”。

美國媒體承認:“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討論朝鮮問題時表現出的才智,為新中國樹立了良好的外交形象。周在會中顯現出的機智風度和雄辯的口才,無疑堪稱周恩來外交生涯的巔峰杰作。相形之下讓美國外交官為之遜色。雖然美國在朝鮮仍然不肯撤軍,但再也不敢對中國和朝鮮進行戰爭威脅和挑釁,更不敢輕易和中國軍隊交戰。直至最后同意撤出美國軍隊為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中文在线|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呦女精品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麻豆精品在线| 天堂亚洲网|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亚洲第一区在线|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9啪在线视频|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综合亚洲色图|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欧美劲爆第一页|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欧美一区|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视频一区亚洲| 在线观看av永久|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综合|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91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系列|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91麻豆久久久|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 国产精品女主播|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少妇精品在线|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高清视频一区|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