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勇
(本文作者 湘潭大學歷史系中共黨史博士研究生 湘潭 411105)
2013年11月27日至28日,由毛澤東思想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和湘潭大學聯合主辦的“毛澤東遺產:思想·道路·制度”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第20次年會在湘潭大學召開,來自國內外的近200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現將會議研討中涉及的主要問題和主要觀點綜述如下。
如何認識和評價毛澤東,不僅是毛澤東研究的根本性問題,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蛾P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的歷史地位作出了科學結論,為我們研究毛澤東提供了根本的指導思想。
與會學者認為,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毛澤東的豐功偉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歷史基礎。
本次研討會分會場召開的第六屆“全國毛澤東論壇”還集中討論了“非毛化”思潮,認為當前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成為學界和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既要有理論自信,也要有憂患意識,要警惕和堅決反對對毛澤東的詆毀與否定。
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關系,深化毛澤東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的研究,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這成為本次會議研討交流的熱點和焦點。
1.毛澤東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學者指出,毛澤東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為鄧小平理論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準備和經驗積累,其貢獻在于:在社會主義所有制基本建立后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仍需繼續變革生產關系、調整上層建筑,依靠和發動群眾,提高人的思想覺悟;不斷改進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保證黨的干部平等對待勞動者、堅持為人民服務和密切聯系人民群眾;認真解決分配領域中的問題,注重共同富裕。有學者將毛澤東時代與改革開放后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進行了比較,認為從目標模式、探索的內容、探索的路徑、探索的時代條件和實踐基礎來看都有所不同。毛澤東時代的探索雖然還沒有找到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但為改革開放后的探索奠定了基礎,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奠定了基礎。
2.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自十七大以來,學術界對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展開了積極探索和熱烈討論。有學者將取得的新成果概括為“重要區別說”“邏輯一致說”“繼承發展說”,認為毛澤東思想從整體上來說不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但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思想可以歸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學者提出,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創性產果,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在馬克思主義社會理想與中國現實實際之間建構起一種合理的張力關系;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建構了這種張力關系,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3.毛澤東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多位學者探討了毛澤東對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貢獻,如毛澤東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創立等,認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構建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框架,并且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政治體制和社會體制等方面也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制度性成果,為新時期建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打下了基礎。
與會學者一致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與制度的形成和發展,都與毛澤東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先期探索和歷史積累分不開,都與他給黨和人民留下的多方面遺產分不開。毛澤東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對保持黨和人民政權純潔性的有效途徑的探索,圍繞著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這一歷史主題展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毛澤東在探索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中積累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是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寶貴財富。
關于毛澤東國防科技思想。有學者指出,毛澤東作出了研制“兩彈一星”,重點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重大戰略決策,“兩彈一星”國防尖端科技發展戰略的實施以中國特色的“大科學”體制為基礎,為中國科技的跨越式發展積累了成功經驗,也創造出“兩彈一星精神”這一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關于毛澤東“第二次結合”思想。有學者考察了毛澤東為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而進行的多方面探索,認為毛澤東“第二次結合”的思想與實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辟和發展破了題、定了調、立了論,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少走彎路提供了借鑒。
關于毛澤東勤儉建國、自我批評、群眾路線思想。多位學者分別對毛澤東上述思想進行了歷史考察,著重探討了其現實意義,認為對繼承、恢復、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有學者指出,許多西方學者正努力做著毛澤東研究的基礎工作,在毛澤東著作版本的研究上超過了國內學者,一些中國學者也正致力于西方毛澤東研究成果的翻譯整理工作和毛澤東著作版本的搜集整理等基礎性工作。
此外,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的多位學者,分別以“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看毛澤東”“‘毛主義’是什么”“毛澤東思想與孫中山”“毛澤東關于《新民主主義》:共性與特性”“毛澤東性別政策與現代中國社會的巨變” “早期《紐約時報》有關毛澤東報道的革命性話語”“毛思想中的后現代主義成分”“毛澤東與中醫的復興”“毛澤東戰略思想指導下的香港游擊戰”為題交流了關于毛澤東研究的最新成果。
除上述方面問題外,與會專家學者還就毛澤東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民主思想、知識分子思想、軍事思想、外交思想、民生思想、文化思想、工運思想、婦女解放思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黨際關系思想、青年工作思想、政黨觀、民心觀、國學觀、宗教觀等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