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繼陽
臨床藥師在內分泌科中的工作體會
陶繼陽
臨床藥師;內分泌科;體會
開展臨床藥學的實際意義[1-2],就是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有效、提高醫療水平,使醫院藥學服務與臨床密切結合,達到合理用藥的目的。臨床藥師的社會功能已日趨完善,目前關于臨床藥師參與藥學服務的文獻探討已成為焦點,在美國藥師已成為醫療團隊和社會藥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員[3]。筆者從2011年開始在本院內分泌科進行臨床藥學工作,現將在內分泌科開展藥學服務的方法及實際工作中的體會總結如下。
筆者作為傳統藥學教育培養的學生,對臨床知識知之甚少,臨床實踐更是空白。最初進入臨床時,由于缺乏相關內科、檢驗、診斷、影像等知識,無法與醫師進行溝通,選擇把初始工作重點放在與藥學知識關聯較大的方面,以此為切入點,尋找與醫師及護士的共同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積極向醫師與護士請教。通過學習與實踐的反復錘煉,逐漸進入臨床藥師的角色。
對于臨床用藥情況醫生應做到非常專業,但由于其工作繁忙,對于藥物的知識更新有所欠缺。藥師的優勢是在較短時間內接觸到第一手信息,利用這一優勢,把臨床藥師的作用長遠發揮,幫助醫生豐富藥學知識。如糖尿病患者用藥較為復雜,而護士在藥物方面較為欠缺,在工作中,護士可隨時向專科臨床藥師咨詢,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帶來的不便。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是臨床藥師深入臨床的重要工作內容,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確保患者用藥的有效、安全、方便與經濟。例如注射用硫辛酸[4]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用藥劑量,保護糖尿病患者的神經細胞,降低神經病變的發生率,但同時硫辛酸的不良反應近年來不斷增加。針對注射用硫辛酸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紅腫、麻痹、皮膚瘙癢、斑疹等現象,而藥品說明書上并未顯示或注明該藥物不良反應的情況下,藥師需收集文獻,協助醫師判斷藥品不良反應,及時對癥處理,并向不良反應中心上報該藥品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時向臨床反饋藥品不良反應的有關信息,以提高臨床藥物治療的安全性。
藥歷是臨床藥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既往病史、用藥史、現病史、主要用藥記錄(藥品不良反應情況)、相關檢驗記錄,其中用藥分析、用藥建議體現了臨床藥師的價值。將典型病例的藥物治療加以記錄,并做總結分析,為日后的合理用藥做積累。臨床通過藥歷追蹤記錄,系統分析,還可延伸藥物應用評價,如藥品不良反應、用藥合理性、抗生素的應用評價等。藥歷是臨床藥師日后參與確定患者用藥方案的重要依據。
臨床藥師角色的轉換,在藥房時藥師需要做到四查十對,在臨床上,要突破局限,從患者的病情出發,全面考慮,分析用藥。內分泌科疾病較為復雜,并發癥較多。藥師應從患者的飲食、服藥時間、藥物相互作用對藥效的影響,以及出院后需要復查的與藥物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告知,確保患者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來院檢查,調整用藥方案。
[1] 計成,葛衛紅,張海霞.內分泌科臨床藥師促進合理用藥的效果分析[J].中國藥房,2011,22(26):2495-2496.
[2] 劉春雨,代國友,黃躍洲,等.臨床藥師指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類藥物的技巧[J].中國藥房,2009,20(5):396-398.
[3] 邵宏.美國臨床藥師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新藥雜志,2008,17 (1):79-82.
[4] 李延鴻,朱懷軍.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系統評價[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0,13(5):323-326.
R952
B
1673-5846(2013)04-0181-01
鄭州市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