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莉
品質圈活動在神經外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與效果
潘 莉
目的探討品質圈活動在神經外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成立科室品質圈小組,確定“加強病房管理,提供滿意服務”為課題的探討。對活動前病房管理不到位的情況進行原因分析,制訂相應的整改措施并組織實施,再對病房管理質量進行檢查,并采取有效的鞏固措施。結果護士參加病房管理的積極性明顯提升,病房管理質量明顯提高,住院患者的滿意度由活動前的94%上升至99%,患者對疾病健康教育知曉率由活動前的88%上升至100%,杜絕了安全隱患。結論品質圈活動在提高病房管理質量中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品質圈活動;病房管理;神經外科
品質圈活動是指同一工作現場或工作相互關聯區域的人員自動自發地進行品質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組。該小組作為全面質量管理環節中的一環,在自我啟發、相互啟發的原則下,從尊重人性出發,通過輕松愉快全員參加的管理方式不斷進行維護和改善工作現場的活動,使員工在工作中感受到參與感、滿足感與成就感[1]。從2011年起,我科在病房質量管理活動中,運用品質圈活動的工作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1.1 成立品質圈小組我科于2011年2月成立品質圈小組,全科護理人員參與,由護士長擔任圈長。品質圈成員共13名,年齡24~40歲,平均年齡30.5歲。其中,本科學歷3名(23%),專科10名(77%);高中級職稱4名(31%),初級職稱9名(69%),以加強病房管理,提供滿意服務為探討課題。
1.2 活動實施步驟
1.2.1 組織調查討論,找出病房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品質圈成員共同參與,利用晨會、護理座談會、月護士會進行討論。對病房管理不到位的原因進行分析,設定目標,搜集數據后進行因果分析,從人員、方法、環境、物品四方面找出原因,經過小組成員論證得出以下主要原因:①護理人員重視度不夠,工作主動性不強,巡視后未做到及時規范處理。②神經外科患者多為危重患者,家屬多,生活用品多,儀器設備多,存在護士剛整理過又亂擺等現象。③患者及家屬不配合,治療高峰時段護理人手不足,病房條件有限,無法滿足患者需要,督促不夠。④健康宣教落實不到位,患者及家屬對病房的規范要求不了解。
1.2.2 制訂預期目標通過品質圈活動使全科護理人員提高對病房管理的重視度,增強主動服務性,健康宣教覆蓋率達到100%,患者及家屬配合管理,使病房環境得到改觀,患者滿意度提高。
1.2.3 活動措施①在圈長的組織下召開討論會,強調病房管理的重要性,通報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高認識,動員全體圈內成員轉變服務觀念,學習溝通交流技巧,加強健康宣教工作,進一步落實病房管理質量標準。②規范病房各種物品管理,物品設備定位定量合理擺放,標識清楚。由于病區條件有限,無法滿足患者需要,為每個住院患者發放儲物箱,方便生活物品存放,定位放置于床尾下方。
兩年來,我科在病房管理中的應用品質圈活動,提高了護士對病房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改善了住院環境,在病房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環境整潔、安靜、有序。患者的滿意度由活動前的94%上升至99%,提升了醫護患三方的舒適度。有效的加強護患溝通,使健康宣教覆蓋率由活動前的88%上升至100%。護患配合使病房規范管理得到了持久性保持。在實施病房管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主動服務意識增強,巡視頻繁了,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杜絕了安全隱患,保障了護理安全。
病房管理的目的是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使患者安心配合治療,盡快解除患者疾苦,早日恢復健康。品質圈活動主要通過全員參與的方式,持續不斷地找出差距改進工作方法,及時修正目標并加以實施、評價。品質圈活動方法的應用,護理人員參加病房管理的積極性與個人,素質均得到明顯提高。住院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患者的滿意度及健康教育覆蓋率明顯上升,保障了護理安全,同時也增強了護士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的溝通能力,病房管理工作質量提高了。
[1] 黃守春,黎艷.品質圈活動在提高燒傷病人護理服務滿意度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8A):64-65.
[2] 何靜.淺談做好病區護理管理的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2008, 20(18):2211.
[3] 孫承霞.加強護患溝通預防護理糾紛[J].中國當代護理雜志, 2010,12.
R473.74
A
1673-5846(2013)04-0363-02
湖北省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湖北荊州 43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