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昱 閆作惠
老年糖尿病并發癥的健康教育
姜黎昱 閆作惠
老年糖尿病;并發癥;健康教育
老年糖尿病是指60歲以前發病而延續至60歲以后的老年患者[1]。糖尿病還易導致一些急慢性并發癥,是糖尿病患者致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故給予患者一些正確的健康指導必不可少。
1.1 一般資料2012年10月~2013年2月期間,隨機選擇老年糖尿病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59~75歲,平均(69.00±9.68)歲,合并心血管病30例,合并腎病5例,合并眼病5例,其它合并癥5例。45例均符合Ⅱ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1.2 方法
1.2.1 圖文教育以黑板報、宣傳手冊、展示欄等形式將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制作成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內容進行宣教。
1.2.2 講課定期進行糖尿病知識講座,醫患之間可以進行交流,還可以采用多媒體、幻燈、錄像等方式進行授課,患者及家屬可共同參與。
1.2.3 操作示范醫護人員為患者示范基本的操作技能,如胰島素注射、血糖監測、并發癥護理措施等,要循序漸進的為患者講解,若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1.2.4 個別教育因每例患者所出現的并發癥不盡相同,且不同學歷的患者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區別,故可針對個人病情,采取相應的指導。
2.1 基礎知識首先使患者及家屬充分認識糖尿病,了解并發癥的相關因素及危害,講述糖尿病及糖尿病并發癥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癥狀、病程進展、流行情況、治療目標和方法。
2.2 合理飲食,適量運動飲食療法是治療糖尿病最重要、最基本的措施,無論糖尿病的類型、病情輕重、有無并發癥和藥物治療,都應嚴格執行飲食管理,要讓患者明白飲食習慣直接關系著疾病的發展。要避免高脂肪飲食,對部分體重超出標準的患者進行減肥治療,增加體力活動,參加體育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
2.3 常見并發癥及其護理
2.3.1 低血糖反應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常見急性并發癥之一,其發生時表現為出汗、乏力、心慌、手抖、饑餓等,也可表現為嗜睡、昏迷,這就要求醫護人員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定時進餐,告知患者外出時最好隨身攜帶糖果和自身病情簡介的卡片,一旦發生低血糖反應可以及時得到救治。
2.3.2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眼病發生的關鍵是由于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日積月累對血管和神經系統造成傷害[2]。如患者出現眼閉不合時,應注意保護眼睛,除用抗生素眼膏涂眼外,還需戴眼罩。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眼科檢查。
2.3.3 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之一,若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壓,其增高的血壓會明顯加快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這就要求患者加強日常對尿液的觀察和檢驗,平時患者可用肉眼觀察尿液有無異常,若身體中糖份過高,尿蛋白多,尿液會有許多氣泡,且黏度很大,此時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2.3.4 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是以糖代謝障礙為主,同時伴有蛋白質、脂肪的代謝障礙,還可以有水、鹽代謝障礙和酸堿失調,這些代謝障礙是發生動脈硬化的基礎。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血壓的監測、四肢循環情況的觀察尤為重要,同時要合理服用降壓藥物、降脂藥物、抗凝藥物和擴血管藥物。
2.3.5 糖尿病足最常見的表現為下肢皮膚潰瘍,嚴重者可發生下肢壞疽而截肢,甚至死亡。指導患者檢查末梢動脈搏動是否減弱或消失,足部感覺有無減退,皮膚顏色有無異常等。平時應選擇輕巧柔軟,寬大的鞋襪,避免長期走路,每晚用40℃左右的溫水泡腳,這樣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3.6 感染糖尿病患者代謝紊亂,抵抗力削弱,白細胞的防御和吞噬功能降低。高血糖又有利于致病菌繁殖,故處于體表的皮膚黏膜及與外界相通的組織器官,易發生感染,如毛囊炎、牙周炎、肺炎、尿路感染等。這就要求患者平時注意清潔衛生,避免擦傷、燙傷等,有表皮破潰時需及時處理。
通過基礎知識的講解、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常見并發癥及其護理和防治,本組老年糖尿病并發癥患者45例,僅1例有糖尿病并發眼底出血,經積極治療和正確護理后,病情穩定未發生眼睛嚴重并發癥。其他44例老年糖尿病并發癥患者均未發生糖尿病嚴重并發癥。
糖尿病并發癥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影響其生活質量,所以臨床應加強護理,積極預防和減少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綜上所述,控制糖尿病并發癥對老年患者的預后十分重要。
[1] 蔣國彥.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J].中級醫刊,1997,32(4):20.
[2] 周秀安,黃美蓮.糖尿病并發癥的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6, 13(5):825.
[3] 陳麗蘭.老年糖尿病的護理[J].衡陽醫學院學報,2001,29(5):573.
R473.5
A
1673-5846(2013)04-0385-02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山東青島 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