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日 姜英梅
雙鏡聯合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68例臨床觀察
金 日 姜英梅
目的探討雙鏡聯合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可行性及臨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雙鏡聯合保膽取石術治療6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所有手術均順利完成,術后恢復良好。平均手術時間1h,平均住院時間5d,隨訪12~24個月,無結石復發,術后無出血、膽漏、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結論雙鏡聯合保膽取石術手術時間短、止痛劑少、下床及進食早、住院時間短,療效滿意,保膽取石術不僅創傷小恢復快,又保存了膽囊的生理功能,方法簡單,臨床可行性大。
雙鏡聯合;保膽取石;膽囊結石
隨著醫學界對膽結石這一系列膽道疾病的重視,治療膽結石的方法也不斷的在更新進步,傳統的開腹手術已經被淘汰,先進的無痛微創技術也被引用到膽結石的治療領域。尤其雙鏡聯合微創保膽取石術已廣泛開展。
1.1 一般資料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雙鏡聯合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患者68例,男23例,女45例,年齡16~55歲,平均年齡36歲;結石1枚38例,2枚20例,2枚以上10例;其中結石伴息肉者16例。結石大小0.8~3.0cm,平均1.5cm;術前均經超聲檢查確診,超聲檢查結石數目少于三枚最佳,泥沙樣結石不宜行該手術,提前行廖氏法膽囊脂餐試驗提示膽囊收縮面積大于50%,膽囊無炎癥或萎縮,膽囊無解剖異常,上腹部無手術史后可考慮行保膽手術。
1.2 方法患者全麻插管,頭高腳低左傾臥位,行常規消毒術野、鋪無菌巾。臍窩取1cm切口,造氣腹,置入戳卡及腹腔鏡。查看膽囊大小與周圍組織有無粘連,確定能否將膽囊抓取至腹壁,決定能否行保膽手術,如能行保膽手術,取右肋緣下約1.5cm切口,切開皮膚皮下,逐層切開、止血,入腹,在腹腔鏡監視下將膽囊底部抓取至腹壁切口,在膽囊底部做1.0cm切口,吸出膽汁。于膽囊底部切口放入膽道鏡,給予反復沖洗。用網籃逐個取出結石,反復沖洗膽囊腔,檢查膽囊內無結石殘留,此時可見膽囊管口有膽汁不斷涌入膽囊腔,拔出膽道鏡,用可吸收線連續縫合膽囊底,逐層縫合右上腹壁切口,術終[1]。
1.3 術后護理術后給予抗炎、抑酸治療3~5d,排氣后恢復低脂飲食,開始進食后口服熊去氧膽酸膠囊0.25g/次,3次/d,不間斷服用半年,術后2周、6周、12周、半年、1年、2年做超聲檢查,觀察膽囊結石有無復發[2]。
68例保膽取石術患者中,除1例結石難以徹底清除,中轉行腹腔鏡膽囊切除,1例術中電凝止血時,燙漏,中轉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外,余66例患者全部手術成功,成功率97.1%,手術時間40~100min,住院時間5~7d,平均住院5.5d,68例患者術后均未發生膽道出血、膽瘺、切口感染等情況。術后2周、6周、12周、半年、1年、2年做超聲檢查,動態觀察結石復發,隨訪到60例,隨訪率達88.2%,隨訪期限12周至4年,其中2例女性患者(進食不規律)半年后復查超聲檢查提示膽汁淤積,改變飲食習慣后繼續口服熊去氧膽酸膠囊3~6個月后消失。其余患者均無復發,膽囊脂餐試驗良好。
膽囊結石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率占人口總數的8%~10%。膽囊還有重要的分泌和免疫、貯存作用。膽囊結石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有傳統的膽囊切除術和近年來開展的微創保膽取石術。膽囊切除術的手術方法較容易掌握,但其后遺癥較多。①術中可損傷膽管,0.18%~2.30%,病死率占0.17%[3]。②膽囊切除后肝臟仍分泌膽汁,長期過多的分泌膽汁,可造成腸道及膽管內膽汁淤積甚至逆流,引起反流性胃炎及腸道功能紊亂。③對脂肪的耐受性降低。④結腸癌的發病率提高。
與膽囊切除術相比較雙鏡聯合微創保膽取石術的優勢在于:①手術術野清晰,取石徹底:目前的保膽取石,纖維膽道鏡經膽囊底小切口進入膽囊,用負壓吸引器吸凈膽囊內膽汁,同時放入生理鹽水沖洗膽囊腔,如熟練使用膽道鏡,無盲區,使視野清晰下,用最新特制的專用取石網取石,與老式保膽手術的“盲取”有本質上的不同,且無結石被取石鉗夾碎而遺留細小結石之慮。②手術風險小,恢復快:保膽取石無需解剖膽囊三角,故無損傷膽道可能,且腹腔內無游離創面,患者所受創傷極小,手術時間短,術后6h即可下地活動,術后1d進食,術后3~5d就可出院,對工作和生活影響小,同時也能降低治療費用,所以纖維膽道保膽取石手術很受患者的歡迎。③復發率低:保膽取石術不易復發,取石完成后,膽道鏡下觀察可明確膽囊管是否通暢,可懸吊膽囊底部,這是避免結石復發的關鍵。
保留膽囊必定有結石復發的可能,因保膽取石并未祛除形成結石的因素,也未阻斷形成結石的機制。因此,要嚴格掌握手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避免盲目的保膽手術,要保留有功能的膽囊。對膽囊功能差、泥沙樣結石、膽囊壁增厚超過4mm、膽囊明顯呈“葫蘆”狀、存在明顯的急性炎癥者,年齡超過60歲且合并冠心病或肺部慢性疾病者不宜行保膽取石術。保膽取石術不僅創傷和手術風險小,恢復快,又保存了膽囊的生理功能,方法簡單,可行性大,臨床觀察療效好。
[1] 歐陽才國,張利剛,姚寶福,等.內鏡保膽取石與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9,11(11):36-38.
[2] 劉益民,閆耀生,王程遠,等.腹腔鏡輔助膽道鏡下微創保膽取石(息肉)術128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6):82-84.
[3] 鄧勇,馬德壽,李曉峰,等.微創保膽取石術的臨床應用(附30例報告)[J].中國內鏡雜志,2004,10(10):19-20.
R657.4+2
A
1673-5846(2013)04-0323-02
黑龍江省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肝膽外科,黑龍江省牡丹江 15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