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冬 張慶雨 李立德
血液科發熱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探析
王 冬 張慶雨 李立德
目的探討血液科發熱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方法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80例,均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血液科發熱患者,回顧抗菌藥物應用的臨床資料。結果克雷伯桿菌16例,沙門氏菌3例,白色念珠菌12例,綠膿桿菌6例,大腸桿菌7例,葡萄球菌10例,合并多種菌感染6例,結果未檢出20例。常用藥物敏感率為,萬古霉素97.5%,亞胺培南90.0%,頭孢哌酮/舒巴坦72.5%,慶大霉素70.0%,頭孢吡肟62.5%,左氧氟沙星35.0%。結論血液科抗感染治療患者具有一定特殊性,需依據藥敏試驗結果及微生物培養結果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減少延緩耐藥菌株產生,提高臨床效果。
血液科;發熱;抗菌藥物;應用
抗菌藥物在醫院使用頻率為各類藥物之首,規范管理及合理使用,對預防醫源性感染、微生物耐藥、藥物濫用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血液科患者因長期應用化療藥物,加之原發性疾病的影響,顯著降低了機體免疫力,致病菌易侵襲,極易引發感染,為血液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抗菌藥物在血液科的合理使用,漸引起臨床重視[1]。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80例,均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血液科發熱的患者,回顧抗菌藥物應用的臨床資料,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80例,男55例,女25例,年齡17~66歲,平均(43.6±1.7)歲。再生障礙性貧血15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3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20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6例,多發性骨髓瘤14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12例。平均住院(45.7±3.1)d。低熱29例,中等熱40例,高熱9例,超高熱2例。白細胞計數<0.5 ×109/L 16例,計數(0.5~4.0)×109/L 19例,計數4.0~10×109/L 22例,計數>10×109/L 23例。
1.2 方法觀察藥物名稱、規格、用法、用藥途徑、致病菌培養結果等,通過調研病案資料,采用Excel分析軟件總結,結合整體用藥情況分析。
2.1 病原菌檢測克雷伯桿菌16例,沙門氏菌3例,白色念珠菌12例,綠膿桿菌6例,大腸桿菌7例,葡萄球菌10例,合并多種菌感染6例,結果未檢出20例。
2.2 抗菌藥物使用例數及聯合應用哌拉西林32例,共用3~10d,12.0~16.0g/d;左氧氟沙星28例,共用3~14d,0.4g/d;頭孢哌酮25例,共用4~14d,4.0g/d;亞胺培南23例,共用3~7d,1.5~2.0g/d;甲硝唑20例,共用5~13d,1.0g/d;氟康唑18例,共用3~6d,0.8~1.6g/d。其用多數抗菌藥物為聯合應用,二聯加三聯者占75%,單純二聯者占35%。常用藥物敏感率為萬古霉素97.5%,亞胺培南90.0%,頭孢哌酮/舒巴坦72.5%,慶大霉素70.0%,頭孢吡肟62.5%,左氧氟沙星35.0%。以口服加靜脈及靜脈用藥為主。
調查顯示,抗菌藥物中三代頭孢類藥物仍為常用藥物,其次喹諾酮類、第二代頭孢菌素等使用頻率較高,血液科抗真菌藥物和三線抗感染藥物高于其它科室[2]。其原因可能與患者免疫力低下,自身白細胞質和量異常,易引發感染,廣譜抗生素的應用,雖可使敏感細胞殺滅,但耐藥真菌及細菌等院內感染上升相關。故需加強發熱血液病患者的病原學檢查,以指導合理用藥。聯合用藥宜選擇具有相加或協同抗菌作用的藥物,如頭孢菌素、青霉素類等其它氨基糖苷類與β內酰胺類聯合,氟胞嘧啶與兩性霉素B聯合[3]。因部分細菌對多種抗生素耐藥可由質粒傳導而較為廣泛的傳布,喹諾酮類不易受此機制影響,故與其它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血液系統惡性疾病中,感染是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當患者體溫>38.5℃,需警惕感染的發生,在未獲得藥敏試驗結合和細菌培養結果前,抗生素可依據致病菌選擇率選擇[4]。當抗菌藥物敏感性明確檢測后,可針對性對敏感窄譜抗生素加以選擇。
總之,血液科抗感染治療患者具有一定特殊性,需依據藥敏試驗結果及微生物培養結果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減少延緩耐藥菌株產生,提高臨床效果。
[1] 魏永強,孟凡義,葉昌雄.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療惡性血液病合并發熱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2004,4(4):228-230.
[2] 任金海,張靜楠.急性白血病106例化療后感染的治療對策[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10):924-925.
[3] Hughes WT, Atmslong D, Bodey CP. 2002 Guide lines for Use of anlimicrobial agents in neutropenic patients with cancer[J]. Clip Infect Dis, 2002,34(6):730.
[4] 王沖,陳紹倩,劉延方.血液病合并發熱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原醫刊,2006,5(9):41-42.
R55
A
1673-5846(2013)04-0342-02
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