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貽坤〔廈門勞教 (戒毒)所所長〕
勞教 (戒毒)所場所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葉貽坤〔廈門勞教 (戒毒)所所長〕
文化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是一個國家、民族、單位軟實力的重要標志。場所文化是推動勞教 (戒毒)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勞教 (戒毒)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僅取決于其硬件條件,更取決于其文化背景的支撐。
近年來,廈門勞教 (戒毒)所堅持以文塑魂、崇文興所、尚文育人,推動了場所的持續(xù)發(fā)展,確保場所連續(xù)12年實現安全穩(wěn)定,先后獲得了部級現代化文明勞教所、部級優(yōu)秀勞動教養(yǎng)學校等諸多殊榮。
(一)場所文化的基本內涵
我們認為場所文化是在長期勞教 (戒毒)工作實踐中逐步形成而存在的,體現著勞教 (戒毒)工作的精神和理念、原則和制度、運作實踐和行為方式、物質載體和物化形態(tài),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總和。其中精神文化是以價值觀念、道德風尚、理想信念、精神追求為核心,以教育人挽救人為目標和宗旨,滲透在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中,能夠對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產生持久和無形的作用,決定著勞教 (戒毒)事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制度文化是勞教 (戒毒)工作實踐中總結的,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應當遵循的組織規(guī)程、行為準則和運行機制,體現勞教 (戒毒)工作特有的價值理念,規(guī)范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行為方式,是實現價值追求的重要手段。行為文化是圍繞著勞教 (戒毒)工作目標和價值追求,所有勞教 (戒毒)工作內容的總和,還包括在執(zhí)法過程以及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人際關系互動過程中形成的禮儀、儀式和行為準則;物質文化是指能夠體現勞教 (戒毒)工作的觀念、價值與行為規(guī)范,各種具有物質特征的符號系統(tǒng),是組織和群體的外在形象和傳播給社會公眾的外顯性視覺對象。
(二)場所文化的主要特征
場所文化具有法治文化特征。勞教 (戒毒)場所是國家的執(zhí)法機關,人民警察是勞教 (戒毒)場所的執(zhí)法主體,這就要求我們要秉承良好的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理念、法治習慣,貫穿到每一個執(zhí)法環(huán)節(jié),既依法、嚴格管理確保執(zhí)法公平公正,又科學、文明管理保障勞教 (戒毒)人員合法權益。
場所文化具有以人為本特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也是勞教 (戒毒)場所的核心發(fā)展理念。忠誠、奉獻是勞教 (戒毒)工作民警的優(yōu)秀品質,他們在特殊的院子里,承擔著確保場所安全穩(wěn)定和矯治戒治的雙重職責,承載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容易產生疲勞厭戰(zhàn)的心理。勞教 (戒毒)人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失去自由的同時,依法享有以人相伴與身俱來的生命、健康、人格尊嚴等權利。在勞教(戒毒)場所,無論是對待民警還是勞教 (戒毒)人員,以人為本都顯得格外重要。
場所文化具有矯治戒治特征。教育挽救、矯治戒治勞教 (戒毒)人員是勞教 (戒毒)場所的首要任務,是場所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最終的價值追求,也是法律賦予我們的職責。我們要從法律責任、社會義務、工作職責、人道主義的高度來充分認識勞教 (戒毒)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意識和時代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覺來做好勞教 (戒毒)人員的教育挽救、矯治戒治工作。
場所文化具有雙重主體特征。勞教 (戒毒)場所無外乎兩種人,一是人民警察,二是勞教 (戒毒)人員,他們長期相處融合在一起,構成了勞教 (戒毒)場所活動的全部,勞教 (戒毒)場所的文化同樣也是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兩者都是場所文化的主體。那種認為勞教 (戒毒)人員是教育挽救、矯治戒治客體的認識早已經被現代教育矯正觀念所拋棄。
(一)凝聚和同化功能
文化是一種凝聚力量,可以幫助人們形成共同的發(fā)展目標和價值追求,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確立集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有效增強內部的凝聚力①謝倫:《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勞教 (戒毒)場所矯治文化高地》,《中國司法》,2012年第12期。。先進的場所文化可以通過整體的價值認同來引導民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等,使他們在文化的深層次上自覺地結成一體形成整體合力,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獲得整體效應。場所文化讓勞教 (戒毒)人員強化對場所工作的認同感,在場所找到精神家園的歸屬感,實現從管理對象到文化主體的轉變,促使他們主動遵規(guī)守紀、矯治戒治。
(二)教育和導向功能
文化是一種價值取向,具有滲透融通、暗示認同、教化整合、牽引導向的獨特魅力和優(yōu)勢,在無形之中產生強大的力量,潛移默化地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群體中的個體總是根據行業(yè)倡導的價值觀來校正自己的位置,并做出自己的行為決策。通過場所文化所包含的價值觀和教育挽救、執(zhí)法等理念,對民警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引導民警為勞教 (戒毒)事業(yè)自覺付諸行動,增強工作效能。勞教 (戒毒)人員根據場所文化所倡導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自己矯正思想心理和行為取向。
(三)約束和規(guī)范功能
文化蘊藏一套規(guī)則制度,既有道德要求又有規(guī)章制度,既是無形的內心約束力量又是有形的外在行為規(guī)范,對組織和群體具有根本的、普遍的、持久的約束和規(guī)范作用。場所文化包含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形成的主流道德標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參與者的思維、認識、情感,對參與者的行為具有強大的約束力②劉振宇:《學習貫徹落實十六屆七中全會精神,不斷推進勞教戒毒場所文化建設工作》,《中國司法》,2012年第1期。。通過價值觀的內化、強烈的文化輿論氛圍和具有拘束力的制度規(guī)定,使民警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方式與勞教工作的整體價值目標保持相同的取向,增強勞教 (戒毒)人員自我規(guī)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意識和能力。
(四)激勵和調節(jié)功能
文化蘊含著強大的精神動力,通過對文化的認同和理解,群體成員對其社會責任感和對事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有更透徹的領悟和理解,激勵群體成員朝著目標勇于獻身、不斷進取。場所文化使民警把個人的發(fā)展和場所的發(fā)展以及個人價值的體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產生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煥發(fā)工作熱情,激發(fā)工作潛能,滲透到工作當中產生增值效應。勞教 (戒毒)人員在場所文化中,能夠尋找到被掩埋的人性光輝,發(fā)現個人的才藝和價值,拓展個性發(fā)展的空間,從而獲得矯治戒治的升華。
(一)統(tǒng)一認識,謀劃場所文化建設規(guī)劃
一些民警對場所文化建設存在“無用、簡單、階段、應付”四個誤區(qū)。統(tǒng)一思想認識,是搞好場所文化建設的前提,因此,我所首先開展了場所文化建設知識的大討論大辯論,加大撰文調研力度,在討論辯論調研中澄清了模糊認識,統(tǒng)一了思想認識:糾正“無用論”觀點,認清場所文化的“整體效能”;糾正“簡單化”觀點,認清場所文化的“豐富內涵”;糾正“階段性”觀點,認清場所文化的“與時俱進”;糾正“應付性”觀點,認清場所文化的“永恒價值”。切忌把場所文化建設當作一種時尚,克服重形式輕本質現象,注重塑造場所的精神世界。
為了使我所場所文化規(guī)劃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場所特點,我們廣泛討論征求意見,主要圍繞場所文化建設內容框架、表現形式、發(fā)展方向、工作思路、工作步驟等五個方面,制定了《廈門勞教 (戒毒)所場所文化建設規(guī)劃》。按照“人本、法治、文明、和諧”的總體要求,以民警、勞教 (戒毒)人員為主體,以場所為主要空間,以培育正確的價值取向為主要內容,以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為主要形式,抓住建設警隊文化、矯治文化、企業(yè)文化、安全文化四個方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tǒng)領,注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區(qū)文化、閩南文化、法制文化的融合,用三年時間,將我所建設成為環(huán)境優(yōu)美宜人、文化氛圍濃厚、管理制度完善、健康文明有序、人際關懷和諧的教育矯治和戒毒場所。
(二)塑造警魂,提煉場所文化核心價值
警隊文化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它更是一種傳承,一種風貌,一種精神。它是以警察組織為對象,以警察精神為靈魂,以提高素質為核心,是內在精神與外在形象的統(tǒng)一,是歷史精神與時代思想的融合,只有用文化培育警隊,才能提升警察組織的整體素質,增強組織的凝結力和創(chuàng)造力,塑造勞教 (戒毒)警察隊伍的良好形象。
警隊文化建設是一項筑魂工程,民警的精神世界是民警的靈魂所在,精神文化具有核心價值作用。我所在大力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場所發(fā)展經驗,集思廣益,歸納出最能體現場所風貌和積極作用的精神內核,并以這些精神內核統(tǒng)一思想、凝聚警心、激勵隊伍,促進場所的長遠發(fā)展。
所的精神:奮進,包含著“忠誠為民、開拓進取、公正廉潔、不辱使命”的含義。
所訓:安全為重、教育為先、依法為本。
所風:團結向上、務實高效、求精求新。
警訓:敬業(yè)、勤業(yè)、精業(yè)。
領導帶警“八字”要求:模范、團結、民主、公正。
民警管教勞教 (戒毒)人員“八字”要求:嚴格、規(guī)范、文明、廉潔。
精神內核是總結近年來場所的發(fā)展而提煉歸納的,融入到民警的精神境界,內化于心外化于形,融入制度,形成民警行為和文化的一致性,對于促進全所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團結奮斗、忠于使命、完成任務、爭創(chuàng)榮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尚文育人,突出場所文化建設目標
我所緊緊圍繞“首要標準”的要求,場所教育挽救的最終目標,努力構建集系統(tǒng)教育、心理疏導、文化熏陶、行為矯治、健康醫(yī)療、人文關懷、生活保障和維權服務等“八位一體”的綜合矯治體系。系統(tǒng)教育:充分利用課堂、電化、互聯(lián)網、廣播教育4個網絡,拓展政治教育、分類教育、文化教育、技術教育和輔助教育空間,增強教育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心理疏導:舉辦心理講座,開展心理咨詢、心里危機干預和心理矯治活動,促進勞教 (戒毒)人員身心健康。文化熏陶:發(fā)揮先進文化導向功能,活躍文化形式,提升文化品味,以文育人,凈化心靈,提高素養(yǎng)。行為矯治:加強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教育,嚴格行為規(guī)范訓練和養(yǎng)成,促進勞教 (戒毒)人員學會學習、做人、做事、生活。健康醫(yī)療:建立健康體檢、疾病篩查、疾病防控和就醫(yī)就診的醫(yī)療體系,加強與地方醫(yī)院協(xié)作建立急診“綠色通道”,確保勞教(戒毒)人員得到及時有效診治。人文關懷:彰顯以人為本理念,提倡民警在管理、教育、生活中用信心、愛心、貼心、細心、耐心“五心”幫助勞教 (戒毒)人員。生活保障:完善生活保障的制度,落實標準加大生活保障的力度,實行勞教 (戒毒)人員參與的“生活民主化”管理。維權服務: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律援助,增強勞教 (戒毒)人員的依法維權意識,拓寬維權渠道,學會用法律解決糾紛,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
在“八位一體”的綜合矯治體系中,突出三個“注重”:一是注重強化感恩報恩情懷,有了“報恩”情懷,才能懂得做人的責任,敢于擔當,建立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品德;二是注重宣傳戒毒信念,不經歷失敗的苦楚和磨難,就不可能領略到成功后甘甜的欣慰,在泥濘里行過,才會留下深刻的印痕;三是注重樹立教育改造信心,激發(fā)他們樹立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調動他們生命中蘊含的能量,去追求美好的人生。
(四)創(chuàng)新形式,突出場所文化建設特色
注重傳統(tǒng)文化和矯治戒治文化的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其自強不息、見利思義、推己及人、與人為善、誠信待人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在今天仍然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兑住べS卦·象傳》記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贝颂幍奈幕傅木褪且晕慕袒囊馑?,和勞教 (戒毒)工作的教育感化異曲同工。我所把水的七善文化“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弟子規(guī)》等許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作了仁愛篇、忠孝篇、勵志篇、樂觀篇、誠信篇、自省篇、人格篇、素養(yǎng)篇、道德篇、成功篇、矯治篇、感恩篇等引入勞教 (戒毒)人員矯治戒治當中,豐富和創(chuàng)新了教育感化內容。
注重雙重主體共建場所文化。我所充分發(fā)揮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在場所文化建設中雙重主體的作用,積極開展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共同參與的文化創(chuàng)作、文藝表演、文體活動。每2年舉辦一次大型場所運動會,由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共同參與,同場競技。每年舉辦場所春節(jié)聯(lián)歡會,由民警和勞教(戒毒)人員共同演出節(jié)目,同臺表演。成立由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組成的樂隊,共同進行作詞、作曲、演奏。通過共同創(chuàng)建場所文化,有效地活躍場所氛圍,打造了場所文化活動亮點,形成“所有品牌、隊有特色”的文化建設格局,構建了和諧良好的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關系。
注重文化活動請進來和走出去,拓展文化建設途徑。我所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有效整合了社會資源,拓展了文化建設途徑。請進來:我所邀請廈門文化建設的品牌鄭小瑛帶領的愛樂樂團、廈門小白鷺藝術團等到所進行文藝表演,讓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感受高水平的文化藝術熏陶;邀請廈門知名律師來所為勞教 (戒毒)人員進行法律援助;和湖里區(qū)圖書館建立“流動圖書館”來所送書和借閱。走出去:組建青年民警志愿者隊伍,深入社區(qū)進行普法宣傳、體檢義診、慰問社區(qū)老人;組織民警參與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文明執(zhí)勤、義務獻血;組織勞教 (戒毒)人員到學?,F身說法等。
(五)固化有形,營造場所文化建設氛圍
文化屬于精神層面,要讓人真切地感知、理解、掌握并踐行,必須要將精神物化,它是人類理想、價值觀、精神追求的具體體現③鐘楠:《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勞教場所文化》,《中國司法》,2009年第6期。。我所根據勞教 (戒毒)工作的特點,因地制宜,建設寬嚴相濟的場所文化環(huán)境。
營造校園式場所文化氛圍。教育中心設有會堂和文體活動中心、心理矯治中心、教學教研中心3個子中心,功能齊全。會堂可容納全體勞教 (戒毒)人員上大課,演出文藝節(jié)目,開展健身等文體活動;心理矯治中心,可進行團體咨詢、聲光治療、動態(tài)宣泄、靜謐催眠,抗復吸毒訓練等項目;教學教研中心,有演播、轉播室、電腦培訓室及政治、文化、技術教室、幫教座談室等。建立所區(qū)多媒體系統(tǒng),大隊安裝了電視和教學設施,可以實施全所電化教學,所區(qū)廣播每天分五個時段,播放新聞、歌曲、勵志故事、好人好事、制度規(guī)定、知識講座等民警和勞教 (戒毒)人員自撰的稿子。
營造軍營式場所文化氛圍。警官文體設施建立了警官俱樂部、警官大會堂、警官圖書館、警官網吧、警官健身房、警官訓練場、警官球場等,民警教育訓練富有特色。室外建立露天舞臺、音響、健身區(qū)域、多功能彩色跑道等運動健身配套設施。強化安全警戒設施,建立了視頻監(jiān)控、紅外報警、警戒巡邏道、周邊崗哨等“四道安全防線”;建成了樓宇D門、指紋驗證、臉譜識別、旋轉通道閘等“四道安全關口”。
營造花園式場所文化氛圍。我所專門聘請建筑規(guī)劃和園林設計專業(yè)人員,對場所建設進行整體規(guī)劃和園林綠化設計,堅持綠化美化和營造教育感化氛圍并重,綠化面積1萬多平方米,綠地率達到40%。場所展現出花草相互輝映,樹木層次分明,群落結構合理的立體式園林環(huán)境,無時不在凈化著人的心靈。
場所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廈門勞教 (戒毒)所通過認真思考,積極探索,場所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還有很多的不足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努力完善提高。
(責任編輯 張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