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芹 代青湘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老年病一科,青海 西寧 810000)
老年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臨床意義
左小芹 代青湘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老年病一科,青海 西寧 810000)
目的分析血尿酸(SUA)、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與老年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關系。方法將該院收治的125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分兩組,對照組56例為單純高血壓組,實驗組69例為高血壓合并T2DM患者,血SUA及Hcy含量采用酶聯免疫法以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結果實驗組血SUA水平為(360.50±65.54)mmol/L,對照組為(312.15±60.75)mmol/L,兩組間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血Hcy水平為(19.60±5.25)μmol/L,對照組為 (16.25±4.80)μmol/L,兩組間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SUA、高Hcy血癥在老年高血壓合并T2DM患者中高發,是老年高血壓合并T2DM的危險因素。
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2型糖尿病;高血壓
臨床上很多高血壓病人常伴有糖尿病,特別是肥胖型高血壓病人更易伴有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者也較多的伴有高血壓,兩者被稱之同源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對血管緊張素的升壓作用特別敏感,而且易引起腎臟損害,繼而引起血壓升高〔1,2〕。兩者均可引發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研究發現,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明顯升高〔3〕。此外,高血壓的發生也與年齡密切相關,這更加重了對老年患者的健康威脅,本文通過對不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SUA)含量的檢測,并分析其與高血壓及T2DM的相關關系,以期為老年高血壓合并T2DM患者的臨床治療與預防提供參考依據。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接受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25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60~84歲,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69例為實驗組,對照組56例為單純高血壓患者。實驗組患者中男43例,女26例,平均年齡(67.6±8.5)歲,血壓水平:收縮壓/舒張壓(159.5±8.5)/(98.5±6.5)mmHg,空腹血糖水平(8.2±1.1)mmol/L;對照組56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平均年齡(69.2±9.8)歲,血壓水平:收縮壓/舒張壓 (162.5±9.2)/(100.5±7.5)mmHg,空腹血糖水平(6.5±0.6)mmol/L。兩組年齡、甘油三酯(TG)性別構成方面也無統計學差異(P>0.05),血糖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1.2 納入、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WHO/ISH)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及T2DM診斷標準〔4〕。排除繼發性高血壓以及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或并發癥;患者未使用影響體內Hcy和SUA代謝的藥物及食物;肝腎功能基本正常;按年齡和病情進行配比;簽知情同意書。高SUA標準:男>420 mmol/L,女 >360 mmol/L。血Hcy正常參考范圍5~15μmol/L。
1.3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血清Hcy測定:采用Hcy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盒進行檢測;血漿SUA測定: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所有患者均進行臨床問卷調查,詢問記錄既往史、現病史等相關臨床資料。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定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構成比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血Hcy和SUA表達水平情況 實驗組患者血Hcy和SUA表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等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血糖等指標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下表同
組別 n TG(mmol/L)血糖(mmol/L)血Hcy(μmol/L)血SUA(mmol/L)實驗組 69 1.5±0.5 8.2±1.11)19.60±5.2513)60.50±65.541)對照組56 1.6±0.4 6.5±0.6 16.25±4.80312.15±60.75
2.2 兩組患者高血Hcy和高SUA患者比例 實驗組患者中血Hcy和SUA表達水平升高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對照組(P<0.05);此外,實驗組患者中血Hcy和SUA表達水平均高的患者比例也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高血Hcy和SUA患者比例〔n(%)〕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常伴有心臟、血管和腎臟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后果較嚴重。目前,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約已上升到30%。糖尿病是高血壓的易發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并發高血壓的患病率可高達50%,甚至更高〔5〕。而且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是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研究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誘發因素或高位因素對于臨床治療和預后處理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6〕。高血壓和T2DM均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是發生心血管系統損害的首要病理生理改變。近期研究結果顯示,動脈粥樣硬化的變化進度與高Hcy及高SUA均密切相關,此外高Hcy及高SUA也是高血壓和T2DM發病的危險因素〔7〕。
研究發現,高SUA和高Hcy除了引起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外,還與胰島素抵抗有關,進而加重糖尿病的嚴重程度,高SUA血癥已被作為臨床診斷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重要指標之一〔8〕。Hcy是蛋氨酸在人體代謝過程中的一個中間代謝產物,而蛋氨酸與血管的損傷情況有著密切關系,可以反映血管損傷情況。高血Hcy在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過程尚不明確,其可能與血漿中Hcy濃度升高,進而形成Hcy巰基內酯,與低密度脂蛋白(LDL)形成復合體有關;也可能與自發氧化形成超氧化物和過氧化氫有關,過氧化物可以導致內皮細胞損傷,刺激血管平滑肌持續性收縮等機制有關。高SUA血癥在動脈硬化形成中的可能發生機制是高SUA血癥患者體內的尿酸鹽結晶可以附著沉淀于動脈壁,隨著積累程度的增加進而造成動脈內膜的損傷;另一方面,高血壓和糖尿病均可以通過累及腎臟而引起SUA的變化,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高SUA血癥。
本研究結果提示高Hcy血癥及高SUA可能為高血壓及高血壓合并T2DM的危險因素。高血壓合并T2DM更易發生高Hcy及SUA;提示在臨床治療中,要注意對血Hcy及SUA的控制,可能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及單純高血壓的控制與預防起到一定的效果。
1 章志紅,熊 艷,楊泉珍.社區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現狀〔J〕.中國臨床研究,2010;23(12):1173.
2 王 文,吳可貴.對高血壓指南的認識〔J〕.高血壓雜志,2003;11(4):298-99.
3 Abougalambou SS,Abougalambou AS,Sulaiman SA,et al.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and treatment in hypertensivewith type 2 diabetes in Hospital University SainsMalaysia〔J〕.DiabetesMetab Syndr,2011;5(3):115-9.
4 Myers J.Automated IHC/ISH slide staining systems:current technologies and other considerations〔J〕.Med Lab Obs,2012;44(7):48-50.
5 孫 華,曹立軍.高血壓病75例醫學分級管理效果分析〔J〕.人民軍醫,2011;54(5):3871.
6 Pang J,Salim A,Lee VJ,et al.Diabetes with hypertension as risk factors for adult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in a predominantly dengue serotype 2 epidemic:a case control study〔J〕.PLoS Negl Trop Dis,2012;6(5):e1641.
7 He BB,Wei L,Gu YJ,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mellitus〔J〕.Int J Endocrinol,2012;2012:157940.
8 Li S,Wang C,Zhong XW,et al.Variance ofmean platelet volume in subjects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and type 2 diabeticmellitu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J〕.Zhonghua Yi Xue Za Zhi,2012;92(4):232-5.
R544.1
A
1005-9202(2013)05-1052-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3.05.030
左小芹(1969-),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臨床老年病學研究。
〔2012-06-06收稿 2012-12-15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