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齊英 (三峽大學仁和醫院超聲科,湖北 宜昌 443001)
高齡患者圍術期應用超聲心輸出量監測儀的臨床價值
吳齊英 (三峽大學仁和醫院超聲科,湖北 宜昌 443001)
目的探討超聲心輸出量監測儀(VSCOM)在圍術期高齡患者心功能變化監測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該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非心臟疾病擇期手術老年患者80例,隨機分為咪達唑侖組和丙泊酚組,每組40例,同步進行USCOM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監測,比較兩種監測方法的區別以及兩組患者心功能的情況。結果USCOM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監測結果顯示,咪達唑侖組患者T2、T3時間點CO、SV與T1時間點比較明顯下降(P<0.05),丙泊酚組患者T2、T3時間點CO、SV與T1時間點比較明顯下降,ET上升(P<0.05);USCOM監測結果也顯示,丙泊酚組患者T2、T3時間點的ET較咪達唑侖組明顯升高(P<0.05);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監測結果顯示,丙泊酚組患者T2、T3時間點的ET較咪達唑侖組明顯升高(P<0.05)。結論超聲心輸出量能夠準確反映高齡患者心功能的情況,而且USCOM具有無創、快速、準確的優點,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超聲心輸出量;心功能
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1〕。超聲心輸出量監測儀(USCOM)是利用連續波多普勒技術進行快速、無創、不同體位準確監測患者血流動力學狀態以及心臟功能的儀器〔2〕。本文利用USCOM監測手術時麻醉狀態下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探討超聲監測心輸出量對于圍術期高齡患者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非心臟疾病擇期手術老年患者80例,均同步進行USCOM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監測。所有患者均行全麻手術,隨機分為咪達唑侖組和丙泊酚組,每組40例。咪達唑侖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60~80〔平均(67.3±2.6)〕歲;丙泊酚麻醉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62~81〔平均(68.5±2.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全麻擇期手術患者;(2)年齡60~80歲,體重指數20~25 kg/m2。排除標準:(1)心房顫動、頻繁期前收縮;(2)先天性心臟病;(3)二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4)急性或陳舊性心肌梗死。
1.2.2 監測方法 USCOM監測:設備由澳大利亞生產,探頭為圓形,超聲頻率為2.2 MHz。患者平躺,將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輸入USCOM,探頭涂上超聲耦合劑后置于胸骨上窩,與皮膚緊密接觸,調整探頭方向和位置使顯示的多普勒血流流速波形理想,線條平滑,三角形外形,有尖銳的頂點,每次監測取連續3個理想波形的平均值。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測:采用美國通用公司VIVID 7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2.5 MHz,行常規標準檢查心臟超聲切面。
1.2.3 麻醉誘導方法 所有患者于手術前常規禁食8~12 h。進入手術室后常規監測心電圖、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無創血壓。使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之后,開放右頸內靜脈滴注8~12 m l/min復方氯化鈉溶液。咪達唑侖組使用微量泵靜脈勻速注射咪達唑侖0.15~0.20 mg/kg。丙泊酚組使用微量泵靜脈勻速注射丙泊酚1.5~2.5 mg/kg。
1.2.4 監測指標 同時使用USCOM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監測左心室輸出量(CO)、心率(HR)、凈射血時間(ET)、每搏輸出量(SV),時間點為麻醉誘導前(T1)、插管后5 min(T2)、插管后10 min(T3)。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咪達唑侖組患者T2、T3時間點CO、SV明顯下降,與T1時間點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丙泊酚組患者T2、T3時間點CO、SV明顯下降,ET明顯上升,與T1時間點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USCOM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監測均顯示丙泊酚組患者T2、T3時間點的ET較咪達唑侖組明顯升高(P<0.05)。見表1。
表1 咪達唑侖麻醉組在兩種儀器下監測結果比較(±s,n=40)

表1 咪達唑侖麻醉組在兩種儀器下監測結果比較(±s,n=40)
與T1比較:1)P<0.05;與咪達唑侖組比較:2)P<0.05
CO HR ET SV咪達唑侖組 T1 6.0±1.1 77.1±10.5 39.3±4.2 86.9±5.8 6.4±1.3組別 USCOM超聲心動圖CO HR ET SV 80.3±11.3 43.2±4.5 89.3±5.5 T2 5.1±0.91) 78.3±11.2 42.1±4.5 74.1±5.21) 5.2±1.01) 81.2±11.5 45.3±4.8 73.2±5.11)T3 4.9±0.71) 72.6±10.3 41.9±4.7 73.3±5.61) 5.0±0.81) 73.5±10.1 43.1±4.6 71.1±5.31)丙泊酚組T1 6.2±1.3 77.8±10.3 39.1±5.8 86.9±5.8 6.6±1.5 79.2±10.1 41.3±5.6 88.3±5.3 T2 4.8±0.91) 72.8±9.2 49.3±6.41)2) 68.5±5.61) 5.1±1.11) 75.6±9.5 53.5±6.11)2) 70.1±5.21)T3 4.4±0.81) 73.5±8.6 50.9±6.11)2) 63.3±5.31) 5.0±1.21) 76.1±9.8 54.6±6.51)2) 65.6±5.51)
心輸出量屬于最直接反映心臟功能的指標之一。在緊急、危重患者的搶救時,及時、準確地測量心輸出量,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圍術期高齡患者常常因麻醉藥物或麻醉操作的因素引起劇烈的血壓波動,影響心臟功能,特別容易出現于麻醉誘導〔3〕。因為各種麻醉藥物不同的作用機制,使得高齡患者的麻醉屬于較為常見而且比較難處理的復雜問題。
心輸出量的測定方法有多種,但是傳統的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無法廣泛應用于急癥處理,而且有引起感染和心律失常等并發癥的危險。USCOM作為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的方法,能夠在床邊快速監測血管和心臟的血流動力學狀態。USCOM是利用連續多普勒超聲波技術進行無創每搏心排量分析的系統〔4〕,首先測量肺動脈或主動脈的射血速度,把管腔截面積乘以射血速度計算得到每搏量,而管腔面積是通過把患者身高體重輸入設備經過公式換算得到的。USCOM能夠實時提供的血流動力學參數包括CO、HR、ET、SV、流量波形峰值速度(Vpk)、分鐘距離(MD)、速度時間積分(Vti)、系統循環阻力(SVR)、心臟指數(CI),但USCOM不能觀察心臟結構以及提供射血分數。
咪達唑侖、丙泊酚是臨床上經常應用的全麻藥物,人們特別關注其對高齡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響。在誘導期間的高齡患者因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特點,心血管功能異常的情況特別容易出現。為了有針對性的防治,需要全面了解咪達唑侖、丙泊酚對高齡患者心功能的影響。
本研究同時應用USCOM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進行監測,監測的主要指標中ET反映心臟的收縮功能,CO、SV反映心臟收縮功能和前負荷的情況。Wong等〔5〕通過對比肺動脈導管和USCOM對12名肝移植術后患者進行監測得到的心輸出量,發現兩者測得的心輸出量差異不明顯。本研究應用USCOM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兩種方式同時監測咪達唑侖組和丙泊酚組患者,同組患者在不同的監測方法所測得的結果無顯著差異,與Wong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有報道指出丙泊酚對心血管系統抑制明顯,可顯著降低動脈壓〔6〕。相對于咪達唑侖,丙泊酚能夠明顯增加對外周血管阻力的抑制程度。Hanci等〔7〕研究表明丙泊酚對心功能影響明顯,更容易于誘導期出現心律失常。可見咪達唑侖可以考慮應用于心臟收縮功能障礙或心動過緩的高齡患者,而最好不優先選擇丙泊酚。
綜上所述,通過超聲監測圍術期高齡患者的心輸出量可以準確判斷不同麻醉藥物對心功能的影響,而且USCOM具有無創、快速、高準確性以及可長期動態監測的優點。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進一步開發應用。
1 褚銘肄,李春香,劉妮妮,等.超聲心排血量監護儀監測左右心心排血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5):424-5.
2 趙艾華,宋子賢,李進軍,等.經食管超聲監測不同劑量丙泊酚對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1;33(6):838-9.
3 王舒茵,梁子敬,曾量波,等.超聲心輸出量監測儀與超聲心動圖測定心輸出量的比較〔J〕.廣東醫學,2009;30(4):546-7.
4 孫誠誼,陳自力.老年病人特點及圍手術期處理〔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9(2):176-8.
5 Wong LS,Yong BH,Young KK,et al.Comparison of the USCOM ultrasound cardiac outputmonitorwith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themodilu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J〕.Liver Transpl,2008;14(7):1038-43.
6 胡 欣,徐 敏,梁愛霞,等.超聲心排血量監測儀與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儀檢查心排血量的比較〔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0;19(5):540-2,546.
7 Hanci V,Aydin M,Yurtlu BS,etal.Anesthesia induction with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evaluation of P-wave dispersion,QT and corrected QT intervals〔J〕.Kaohsiung JMed Sci,2010;26(9):470-7.
R614
A
1005-9202(2013)05-1053-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3.05.031
吳齊英(1976-),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婦產科及心臟超聲研究。
〔2013-01-04收稿 2013-01-14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