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江 張煜華 張波濤 韓宗耀
超聲聲像圖的隔膜在滲出性胸腔積液中的意義
王全江 張煜華 張波濤 韓宗耀
目的 本文目的是評價結核性胸腔積液與癌性胸腔積液診斷中的超聲特征。方法 回顧分析了本院五年來的進行超聲檢查的胸腔積液患者, 93例肺結核, 73例肺癌, 超聲表現為四種特征, 無回聲, 等回聲,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和無隔膜的混合性回聲。結果 在73例癌性胸腔積液中, 表現為無回聲型占11%,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占4%, 無隔膜的混合性回聲85%;93例結核性胸腔積液中, 無回聲型占12%,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占47%, 無隔膜的混合性回聲41%, 結論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是超聲診斷結核性胸腔積液的有價值的因素。
肺癌;滲出性胸腔積液;隔膜;超聲;結核
滲出性胸腔積液經常發生在惡性腫瘤(如肺癌, 淋巴瘤和轉移性腫瘤), 結核, 肉瘤, 結締組織病(如風濕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及乳糜胸。但臨床工作中, 癌性胸腔積液和結核性胸腔積液的鑒別顯得尤為重要, 特別是結核發病率較高的地區。過去對二者的鑒別診斷主要依靠細胞學檢查,胸膜組織活檢, 甚至外科活檢。細胞學檢查和胸膜組織活檢是過去最常用的方法, 診斷準確率為60%~70%。外科活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但有創傷性, 且患者不易接受。
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進展, 胸腔超聲檢查在臨床中已經運用的較為廣泛, 對胸膜疾病, 外周型肺癌及縱隔疾病已有較多報導。在近幾年的工作中, 我們回顧和分析了滲出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超聲特征, 現將腫瘤性胸腔積液和結核性胸腔積液的超聲鑒別作一報導。
1.1 一般資料 五年來經超聲檢查的胸腔積液患者, 93例肺結核, 73例確診的肺癌, 男性104例, 女性62例, 年齡24~92歲, (平均65歲), 胸腔積液均為滲出液, 淋巴細胞均高于50%。73例肺癌患者均經細胞學檢查或組織活檢證實,胸腔積液都在3月以上;93例結核患者經痰培養, 胸腔積液培養胸膜穿刺等方法確診。所有患者均X線攝片對胸腔積液定量, 少于胸腔三分之一為少量;多于胸腔三分之一少于三分之二為中量;多于胸腔三分之二為大量。
1.2 所有患者均用GE LOGIQ-7超聲診斷儀進行胸腔檢查,3.5 MHz凸陣探頭, 患者取仰臥位, 俯臥位, 或坐位, 所有資料均記錄于硬盤, 所有超聲聲像圖表現分為以下四型:(1)無回聲型, 滲出液中沒有回聲反射;(2)等回聲型, 滲出液中有中等回聲光點反射(3)有隔膜的混合回聲型, 表現為漂浮在胸腔的條帶狀物(滲出液中的線樣強回聲), 網狀或分支狀, (4)無隔膜的混合回聲型, 表現為混合性回聲但沒有纖維光帶或隔膜形成。所有檢查醫師均不知道臨床診斷, 各自獨立分析超聲聲像圖。
1.3 統計方法 所有的患者超聲資料均進行分型與分析,癌性胸腔積液和結核性胸腔積液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所有患者中, 35例(21%)大量胸腔積液, 109例(66%)中量積液, 22例(13%)少量積液, 肺癌患者中, 最常見的為腺癌, 51例(占70%), 其次是小細胞癌, 9例(占12%), 鱗癌11例, (占15%)低分化癌1例(1%), 大細胞癌1例(1%)
73例腫瘤性胸腔積液患者中, 表現為無回聲型占11%(8/73),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占4%(3/73), 無隔膜的混合性回聲85%(62/73);93例結核性胸腔積液中, 無回聲型占12%(11/93),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占47%(44/93), 無隔膜的混合性回聲41%(38/93), 顯然,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在鑒別癌性胸腔積液和結核性胸腔積液中具有很大的價值。
胸腔超聲是評價胸腔積液特征的一種很有價值的方法。有人把胸腔積液的超聲特征分為四型:無回聲, 等回聲,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和無隔膜的混合性回聲。漏出液一般是無回聲型, 而無回聲型積液既可能是漏出液, 也可能是滲出液。表現為等回聲,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和無隔膜的混合性回聲的積液基本上都是滲出液。有研究表眀胸腔積液表現為中強回聲型、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無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型、等回聲型的發熱病人可能提示有胸腔積膿的可能。也有報導表明在惡性腫瘤患者的胸腔積液出現中或低回聲光點漂浮提示惡性胸腔積液。
臨床上, 鑒別富含淋巴細胞的胸腔積液到底是結核性的還是腫瘤性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問題, 特別是在結核高發區。據我們所知, 還沒有學者對此進行報導。我們發現胸腔積液中的隔膜在二者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胸腔積液后期出現纖維光帶, 網狀隔膜把積液分隔為大小不等的腔, 有報道[1]多次胸腔穿刺可引起胸膜炎, 并導致纖維素形成。我們的研究目的就是通過分析胸腔積液的超聲特征, 明確隔膜是否在結核性胸腔積液的早期診斷中有診斷意義, 是否是炎性反應的一種表現?有研究[2,3]表明在膿胸或結核患者中, 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明顯高于腫瘤或心衰患者, 說明后者的纖溶活動更強一些。在我們的研究中,腫瘤性患者表現為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型的只有3例(3%),和上述研究一致。我們所有的患者都沒有進行纖溶活動的相關檢測, 這是本研究所欠缺的地方。
另外, 隔膜混合性回聲也不是結核性胸腔積液的特征性表現。如上所述, 結核性胸腔積液和膿胸均表現為此種回聲,但二者極易鑒別。我們研究的目的是淋巴細胞性胸腔積液,所以, 就淋巴細胞性胸腔積液而言, 有隔膜混合性回聲的超聲表現對結核性胸腔積液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當淋巴細胞性胸腔積液的超聲表現為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時, 診斷結核性胸腔積液的可能性就想到大了, 當然還需要胸膜活檢來證實。如果診斷不明確患者又不愿意活檢時, 抗酸染色或抗結核治療也許是較好的辦法。
相反, 當積液表現為無隔膜的混合性回聲時, 應當首先進行CT檢查探查肺部是否有腫塊。我們的研究中62%的上述表現的患者中有肺癌。所以, 多次的積液細胞學檢查能提高診斷率。有時, 支氣管鏡活檢或超聲引導下胸膜活檢也是很有價值的。
總之, 有隔膜的混合性回聲常見于結核性胸腔積液中,在淋巴細胞性積液的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結核高發區不失為一種有用的方法。
[1] McLoud TC,Flower CDR.Imaging the pleura:sonography,CT,and MR imaging.AJR,1991,156:1145-1153.
[2] Philip-Joet F, Alessi MC, Philip-Joet C, et al.Fibrinolytic and inflammatory processes in pleural effusions.Eur Respir J,1995,8:1352-1356.
[3] Hua CC, Chang LC, Chen YC, Chang SC.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fibrinolytic enzymes in tuberculous and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Chest,1999,116:1292-1296.
Significance of diaphragm ultrasonography in exudative pleural effusion.
WANG Quan-jiang, ZHANG Yu-hua, et al.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zheng zhou 450000, China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ultrasonic features of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and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diagnosis of.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the past five years fo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pleural effusion, 93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73 cases of lung cancer, ultrasound showed four kinds of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o echo, echo, mixed echo mixed echo with and without diaphragm diaphragm.Results In 73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shows anechoic type accounted for 11%, mixed echo with diaphragm accounted for 4%, 85% mixed echo without diaphragm; 93 cases of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anechoic type accounted for 12%, mixed echo with diaphragm accounted for 47%,without diaphragms mixed echo 41%.Conclusion Mixed echo septate factors - the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Lung cancer; Exudative pleural effusion; Diaphragm; Ultrasound; Tuberculosis
450000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功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