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張超君,高 翔
(1.河北省電力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1;2.石家莊供電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51;3.保定供電公司,河北 保定 071051)
某220 kV變電站220 kV配電裝置為3/2接線方式,如圖1所示。事故發生前220 kV 1號母線為熱備用,220 kV的251,254,257,261,211開關均在斷位,252開關合位,I線為運行狀態。
某日該變電站事故喇叭響,I線252開關綠燈閃光,電流及功率指示為0,線路電壓為225 kV。I線控制盤發“I線收發信機II動作,I線收發信機II動作裝置異常及呼喚,I線微機保護II動作,I線收發信機I動作及異常”光字牌。WXB-11D型保護跳A、跳B、跳C、永跳、呼喚、CPU1、CPU2、CPU3燈亮,CPU1、CPU2有報告,收發信機收信、發信、停信燈亮。
I線保護2高頻零序動作,252開關掉閘。裝置報告顯示:0 s,保護啟動;105 ms,高頻零序出口;368 ms,高頻后備永跳出口。
LFP-901型微機保護未動作。

圖1 變電站主接線示意
該站1號主變投運過程中,按啟動措施步驟對251保護屏上的電磁充電保護改定值,并作為1號主變的充電保護。檢修保護班工作人員辦理完改定值工作的第2種工作票許可手續,分別在作業指導卡和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上簽字后開工。將251充電保護的電流回路用短接線封起后,進行定值修改工作。為校驗修改后的新定值,將試驗臺輸出的A相電流加到電流回路中。

圖2 電流回路
由于該站220 kV部分為3/2接線方式,I線保護2電流回路由251與252開關CT電流回路并聯而成,如圖2所示。所加試驗電流進入WXB-11D型I線線路保護裝置,并達到高頻零序保護定值,導致252開關跳閘。
220 kV I線雙套保護2設備情況如下:
(1) 主保護為南自廠WXB-11D型裝置,1996年6月出廠;
(2) 該保護最近一次周校中未發現異常,且目前未超周期。
(1) 保護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對3/2主接線方式的二次回路不熟悉,且疲勞工作,認為封好電流回路即可進行試驗,而沒有斷開與運行回路的連接,造成試驗電流分流至252間隔的電流回路中,這是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
(2) 現場使用的作業指導卡內容簡單,描述的危險點和技術措施沒有具體到端子,對試驗步驟描述不夠清晰,導致現場工作人員采取的二次防誤措施不正確,這是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3) 專業技術人員對危險點分析不認真,對細節審核把關不嚴格,擬定的技術措施針對性不強,工作票簽發人、作業指導卡審核批準人沒有及時發現技術措施存在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是本次事件的重要原因。
(1) 工作負責人擬定的標準化作業指導卡內容簡單,缺少詳細的工作方案和流程。沒有細化試驗項目和試驗步驟,沒有起到指導實際工作的作用。管理人員的審核、批準流于形式,沒有辨識出251的二次電流回路與252線路保護的關系。危險源分析不到位,技術措施缺乏針對性。
(2) 專業管理人員對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卡)的審核不細致,在審核、批準過程中沒有辨識出251的二次電流回路與252有聯系,導致過程失去控制。
(3) 現場管理人員對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環節重視程度不夠,對現場安全技術措施執行情況的審核把關不嚴,沒有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
(4) 工區管理者對現場工作人員調配不力。該事件發生的前一天,就準備進行1號變的投運工作,但由于基建驗收過程中二次部分發現的問題較多,負責驗收工作的2名保護工作人員從第1天上午直至第2天凌晨03:00連續從事驗收工作, 第2天08:30又配合1號變的投運改定值工作,導致過度疲勞。工區管理人員對以上情況估計不足,沒有及時調配人員和安排適當休息。
(1) 認真梳理、修訂作業指導書,嚴格執行審批程序。由調度所牽頭,全面修訂在復雜的二次回路上進行工作的標準化作業指導書,明確操作方法和步驟,辨識工作中存在的危險點,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組織作業指導書的學習交流,提高編制作業指導書的水平,使作業指導書更加切合實際。
(2) 落實培訓主體責任,加強專業技術培訓,提高班組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安全技能,強化班組作業人員危險源辨識能力的培訓。實施模塊化培訓管理,將完成必要的模塊培訓和考試作為上崗的基本條件,突出專業技術培訓的針對性。檢修工區負責針對特殊接線、復雜接線、新裝置等工作項目結合實際工作進行培訓。
(3) 深入開展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工作。把危險源辨識作為班前班后會的重點內容,重視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源辨識和評價,修訂完善危險源辨識手冊范本,指導班組提高風險辨識能力。改進班組安全日活動形式,分享未遂事件和不安全事件的經驗教訓,使班組安全日活動成為消除危險源的實踐活動。
(4) 落實現場安全責任制,明確和細化現場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發揮專業管理網絡在生產工作中的作用,全過程控制重要事項。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切實做到認真審核危險點,對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與交底,嚴格現場技術把關,把握工作過程的關鍵環節,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
(5) 工區管理人員要根據工作的實際情況,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合理調配。需要連續作業的工作要定時更換人員,安排必要的休息,避免工作人員疲勞作戰。
(6) 專業管理人員要認真審核各項工作流程,檢查現場工作情況。加強對復雜工作現場的控制,對班組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程序認真把關,確保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到位。
(7) 工作票簽發人要嚴把安全措施關,對于復雜的工作現場要進行現場勘察,保證工作票的安全技術措施具體、嚴密、準確。
(8) 工作負責人要認真擬定“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班長、技術員要嚴格審核,發現不足要及時予以補充,調整措施不當的行為,確保安全措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