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鴻濤
(沈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 南校區,遼寧 沈陽 110000)
影視制片管理,顧名思義是指對影視制片過程的管理工作。影視制片管理的管理對象是影視制片的全過程,綜合考慮影視制片內部和外部環境,協調各部門工作,以達到節目產品制作效率和質量都得以提升的目的,從而增加影視作品的市場份額和市場效益。影視制片人是制片管理工作的領導人物,對影視制作全過程起著計劃、指揮以及控制作用,具體工作分為服務類、協調類和決策類。近年來,我國影視行業逐步重視影視制片管理工作,將管理學、影視學、市場營銷學有機結合起來,為影視制作打造良好的生產環境和市場環境,從而提高影視制片的效率和質量,最終實現影視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經濟效益。
項目與日常經營都是工作者在特定的資源和環境下開展的協調控制過程,但項目較日常經營來說,項目是組織結構更完善、目的性更加具體的不定期的一次性管理方式。很明顯,影視劇制作過程與項目相符合,因此,影視制片管理屬于典型的項目管理。從我國影視制片管理的現狀來看,我國大部分影視制片管理依據影視劇制作的過程展開管理,從影視作品的啟動、計劃到作品的拍攝、營銷,形成一個縱坐標式的管理模式。管理的重點在于把握影視制片項目管理的組織管理、質量管理、時間管理以及營銷管理[1]。
根據項目產生的結果,可以將項目劃分為新服務開發項目和新產品開發項目,影視劇作品作為項目結果是客觀實在的藝術產品,因此,影視制作項目是屬于結果為新產品的項目,影視制片管理相應的為致力于新產品開發的項目管理。影視劇作品的開發本身具有投入高、風險高的特征,因此,在影視制片管理中,要十分重視項目管理的成本投入與風險控制,建立影視制片項目風險防控機制,降低新影視劇產品制作的風險,提高新影視劇作品的市場競爭力。
影視劇制作是藝術創作的過程。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首先要遵循藝術創作的發展規律,在堅持藝術創作標準的基礎上,明確影視制作項目管理的目標,項目管理者一定要做好各項協調工作。項目管理者也就是影視制片人,在影視制片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要為藝術創作創設良好的藝術創作環境和市場營銷環境,還要穩定、協調各部門工作人員的關系。另外,藝術產品的藝術價值與實際價值之間的關系,也是影視制片項目管理的重中之重[2]。
影視制片人即影視產品生產的總負責人,是制片項目管理的領導者,影響著影視制作的藝術觀念和創作行為,直接關系到影視作品的成敗,提升影視制片管理的首要前提是了解影視制片人。首先,根據不同的媒介,將制片人劃分為電視制片人和電影制片人;其次,根據制片的內容將制片人分為電視制片人、電影制片人、特別節目制片人以及欄目制片人;再次,根據在創作現場的職責將制片人劃分為總制片人、一線制片人、獨立制片人以及委托制片人。明確各類制片人的職能和責任,有利于促進我國當前影視行業的制片管理能力向縱深方向發展。
影視制片是一個新產品創作經營的過程,加強影視制片的成本管理,重視預算管理工作,有利于影視制片項目管理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風險控制。影視制片的預算管理主要從影視制片的計劃階段、準備階段以及創作階段展開。
影視制片人在充分做好劇本審查工作后,與影視企業主管部門商討,綜合藝術性和價值性的考慮,選定導演并加快與劇本作者的溝通和交流,在限定的時間(1—2個月)內完善并最終確定劇本。在劇本創作時期,制片人與企業領導做好時間管理和預算管理工作,組建預算小組對影視劇的創作日程、膠片種類、外景拍攝選址等的總體成本做一份詳細的預算提案[3]。
從劇本確定到審查成功大致需要1—2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的預算管理工作主要指劇本、資料的印刷收集費用以及演員體驗生活、人員采選外景、劇本進一步研究等的費用支出,為影視作品的正式投產做好準備工作。
創作階段是影視制片的主體階段,也是制片成本預算管理的重要時期。在作品正式拍攝之前,確定演員的服裝、造型、道具以及拍攝布景等物資的成本預算。此外,還要支付工作人員及演員的差旅費用。正式拍攝階段,是資金使用最集中、最頻繁的階段,在此階段,預算管理人員要做好計劃和控制工作,聘用專業財會人員進行財務管理,并加強財務的監管工作。接下來是影視產品的混錄雙片制作階段,此階段主要產生錄配音、拷貝等費用。最后在全篇完成之后,財務人員做好會計工作,為企業的預決算工作做好準備。
企業制作影視劇作品的最終目標是在表現影視產品藝術價值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影視制片管理過程中加強制片全過程的市場管理是增強產品競爭力、增加市場份額的最有效途徑。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劇本優劣會直接影響到影視產品的收視率或票房,根據市場規則創作影視劇本才是影視企業發展的正確道路。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生活壓力普遍較大,對影視作品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其娛樂性上,在了解觀眾心理需求和社會審美需求的基礎上,創作出更加適合市場需要的影視產品。如今,好萊塢式的影片在世界范圍內仍具有大量受眾,將好萊塢式的創作方式與我國本土的思想內涵相結合創作劇本,也是影視產品營銷的一種策略。
如今,影視制片營銷并不僅僅局限于提高影片質量和市場份額,“全面營銷”是新世紀影視產業市場化運作的新體現,以影視產品為契機豐富多元化的融資方式,期望在實現影視作品藝術價值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當前,比較流行的影視制片營銷管理模式有廣告植入模式和品牌戰略模式。廣告植入模式以影視產品為中介加強了影視企業與廣告商之間的聯系,在影片中體現廣告上的產品從而獲取高額利潤,最終實現影視企業與廣告上的共贏。品牌戰略模式運作最好的當屬湖南衛視,《超級女生》作為一個品牌,成功地使湖南衛視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視率,受到了各大電視媒體和頻道的廣泛關注。品牌即形象,樹立鮮明的企業形象,是加強影視制片管理的有效途徑[4]。
綜上所述,影視制片管理是在堅持藝術作品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藝術作品開展系統的項目管理工作。從影視制片的計劃到完成,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加強管理。本文著重從影視制片管理的預算管理和營銷管理展開了詳細敘述,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影視企業要想取得更大的發展,仍需進一步加快對影視制片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
[1]彭健.電視劇紙片企業的“共主體營銷”模式——對“中國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的應用分析[J].現代傳播,2011,(3):93-98.
[2]馮文思.淺談影視制片管理對影視工作的作用及反思——以美國電影做比照[J].現代營銷,2012,(5):48.
[3]方澤坤.影視劇制片預算管理——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影視劇制片成本管理模式[J].時代經貿,2011,(18):138-139.
[4]劉揚.影視制片對時間管理理論的應用——以數字電影《函授教師》制片為例[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2):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