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海
(甘肅省臨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甘肅 臨洮 730500)
臨洮縣水川區主要包括玉井、龍門、洮陽、八里鋪、新添、辛店、太石等212國道沿線鄉鎮,區域內光、熱資源豐富,平均海拔1 850 m以上,降水在350 mm以上,土壤肥沃,適宜種植早熟馬鈴薯,是臨洮縣“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種植模式的典型區域。馬鈴薯種植面積約1 330 hm2。近年來,臨洮縣農業科技人員通過試驗總結,探索出了4種馬鈴薯套(復)種蔬菜模式,即地膜馬鈴薯套種蘿卜收后復種蔬菜、雙膜馬鈴薯套種蘿卜收后復種蔬菜、高壟地膜馬鈴薯收后復種蔬菜、地膜馬鈴薯套種大蒜,現介紹如下。
該種植模式于2005年在洮陽鎮南園村開始示范,后推廣到洮陽鎮南園村、旭東村、洮豐村以及玉井鎮白塔村等,面積730.00 hm2。適用區域為洮陽、玉井等水川區鄉鎮的保灌區。
地膜馬鈴薯平均產量37 500 kg/hm2,產值達60 000元/hm2;套種蘿卜的平均產量15 000 kg/hm2,產值達15 000元/hm2。復種大白菜的平均產量90 000 kg/hm2,產值達54 000元/hm2;復種大蔥的平均產量6 7500 kg/hm2,產值54 000元/hm2;復種蘿卜的平均產量90 000 kg/hm2,產值達36 000元/hm2;復種菠菜的平均產量15 000 kg/hm2,產值達15 000元/hm2。合計產值90 000~129 000元/hm2。
馬鈴薯品種選優質早熟菜用型品種克新1號、克新2號、克新6號等及中早熟品種費烏瑞它、LK99、隴薯3號等,蘿卜品種選用白玉春,大白菜品種選用金姑娘,大蔥品種選用鋼蔥、鐵桿巨蔥、中華巨蔥王、元藏大蔥(小香蔥)、掖輻1號大蔥等,菠菜品種選用日本大葉菠菜。
3月上中旬馬鈴薯與蘿卜同期播種,馬鈴薯株距30 cm,行距60 cm,保苗55 500株/hm2左右;行間點種蘿卜,保苗97 500株/hm2。馬鈴薯于6月20日上市,7月上旬收獲完畢。7月下旬播種大白菜、大蔥、蘿卜、菠菜,10月中下旬收獲。
該種植模式于2010年在玉井鎮白塔村開始示范,主要分布在洮陽、玉井、衙下、八里鋪、辛店等鄉鎮,2011年種植面積達82.53 hm2,適用區域為洮河沿線的保灌區。
雙膜馬鈴薯平均產量33 000 kg/hm2,產值79 200元/hm2;套種蘿卜平均產量15 000 kg/hm2,產值15 000元/hm2。復種大白菜平均產量150 000 kg/hm2,產值52 500元/hm2;復種大蔥平均產量60 000~75 000 kg/hm2,產值52 500元/hm2。合計產值146 700元/hm2左右。
馬鈴薯品種選用優質早熟菜用型品種克新1號、克新2號、克新6號等及中早熟品種費烏瑞它、LK99、隴薯3號等,蘿卜品種選用白玉春,大白菜品種選用金姑娘、金地春,大蔥品種選用鋼蔥、鐵桿巨蔥、中華巨蔥王、元藏大蔥(小香蔥)、掖輻1號大蔥等。
土壤封凍前搭好大棚骨架,外搭一層鋼架或竹竿棚。2月中旬扣棚,地溫升高土壤解凍后起壟,帶幅寬100 cm,壟面寬70 cm,壟溝寬30 cm,壟高15~20 cm,采用幅寬120 cm的地膜覆蓋。一般2月下旬播種馬鈴薯。于壟面呈“品”字型打孔破膜播種2行,播深15 cm左右,保苗67 500~75 000株/hm2。蘿卜與馬鈴薯同期播種,播種于馬鈴薯行間,保苗75 000株/hm2。氣溫回升后,注意棚溫要及時通風或遮蔭,棚溫控制在30℃以內,溫度過高時采用四面通風,棚溫25℃左右時關閉通風口。收獲時突出一個“早”字,即有食用價值且不影響產量及品質時便可收獲。
該種植模式于2007年在辛店鎮白李袁村開始示范,主要集中在辛店鎮白李袁村及周邊鄉鎮,2012年種植面積333.33 hm2,適用區域為臨洮縣海撥在1 800m左右、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年平均氣溫7.0℃,有效積溫在2 500℃左右,且水肥條件充足的保灌區。
馬鈴薯平均產量45 000 kg/hm2以上,產值52 500元/hm2;復種大蔥平均產量60 000~75 000 kg/hm2,產值45 000元/hm2;復種西葫蘆平均產量45 000 kg/hm2, 產 值 45 000元 /hm2。 合 計 產 值97 500元/hm2左右。
馬鈴薯品種選用優質早熟菜用型品種克新1號、克新2號、克新6號等及中早熟品種費烏瑞它、LK99、隴薯3號等,大蔥品種選用鋼蔥、鐵桿巨蔥、中華巨蔥王、元藏大蔥(小香蔥)、掖輻1號大蔥等,西葫蘆品種選用太空7號、玉秀、天玉等。
馬鈴薯采用高壟栽培,壟高30 cm,壟面寬40 cm,壟幅80 cm,保苗75 000~82 500株/hm2左右。根據市場行情及早出售,收后及時復種大蔥、西葫蘆。
該模式主要分布在辛店鎮歐黃家等村,2012年示范種植66.87 hm2,適用區域為臨洮縣城以北辛店鎮、新添鎮的灌區。
馬鈴薯平均產量45 000 kg/hm2,產值67 500元/hm2;大蒜平均產量9 000 kg/hm2,產值63 000元/hm2。合計產值130 500元/hm2。
馬鈴薯品種選用優質早熟菜用型品種克新1號、克新2號、克新6號等及中早熟品種費烏瑞它、LK99、隴薯3號等,大蒜品種選用樂都紫皮大蒜。
3月中旬在100 cm幅寬范圍內種2~3行大蒜,留空地60~70 cm,大蒜保苗13.5萬~22.5萬頭/hm2左右。大蒜播種后,用幅寬4m地膜進行全田覆蓋。待大蒜出苗后,在留好的空地內破膜點種2行馬鈴薯,株距33 cm,行距40 cm,保苗60000株/hm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