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淑萍
(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中藥材產業辦公室,寧夏 隆德 756300)
黃精為百合科黃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入藥,有補脾潤肺,養陰生津等功效。近年來,隨著對黃精藥用功效的深入研究,其使用范圍也逐漸擴大,用量不斷增加,價格持續上漲。受利益的驅使,人們對野生黃精資源進行大量的濫采亂挖,致使黃精棲息地被嚴重破壞,野生黃精資源頻臨滅絕。為了保護野生黃精資源,培育出種質純正、品質優良的中藥材原料,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中藥材產業辦公室通過大量試驗探索,總結出了隆德縣低溫高海拔地區黃精栽培技術,現介紹如下。
選擇陰濕的山地林緣或有蔭蔽條件的平地,以土質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不適宜在土薄、干旱的砂土地栽植。前茬以綠肥或休閑地塊最好。前作收獲后,及時深翻整地,翻耕深度在30 cm以上,結合深翻施入優質腐熟農家肥60 000 kg/hm2。
選擇生長性狀良好、適應性強的當地馴化黃精品種雞頭黃精。
可采用育苗移栽,也可用根莖繁殖。
3.1.1 苗床制備 選擇背風向陽,土質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塊做苗床。播前結合深翻整地施入優質腐熟農家肥60 000 kg/hm2,平整地面后起壟,壟長10m、寬100 cm、高30 cm,壟溝寬30 cm。平整壟面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土壤消毒,用藥量為5~8 g/m2。
3.1.2 種子處理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2年生植株留種。冬前挑選飽滿種子進行低溫沙藏處理,即在院落向陽背風處挖深40 cm、寬30 cm的坑,將1份種子與3份細沙充分混拌均勻,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指間不滴水為度。將混沙種子放入坑內,中央插放高秸稈以利通氣,然后用細沙覆蓋,并經常檢查,保持坑內濕潤。
3.1.3 播種 翌年春季(4月初)取出種子,篩去濕沙后播種。按15 cm的行距在壟面開深3~5 cm的溝,然后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播后覆土2~3 cm,稍加踩壓后扣小拱棚。苗高3 cm時,小拱棚晝敞夜覆,隨著溫度上升,逐漸撤掉拱棚。
3.1.4 移栽 一般于8月上、中旬(苗高5~8 cm左右時)進行大田移栽。移栽前平整地面,先按行距30cm、株距15 cm開15 cm的穴,穴底挖松整平,每穴栽苗2株,栽后覆土壓緊,并澆透水,以確保成活。
3.2.1 根莖選擇 選擇2~3年生的健壯、無病蟲害植株,早春時挖出根狀莖,截成5~7cm長的莖段,每段含2~3節,并用草木灰處理傷口,稍干后立即栽植。
3.2.2 適期栽植 根莖繁殖一般以春栽(4月上旬左右)為宜。栽植前起壟,壟面寬100 cm、高25~30 cm,壟溝寬50 cm。先在整好的壟面上按行距28 cm開橫溝,溝深8~10 cm,將莖段芽眼向上平放在溝內,每40 cm平放1段,覆土5~6 cm,踩壓緊實后灌定根水,栽植密度以48 000~75000株/hm2為宜。
黃精喜濕怕旱,田間要經常保持濕潤狀態。移栽7 d后灌水1次,植株生長期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雨季要及時排澇,防止積水爛根。
植株生長期間要經常進行中耕除草,除草宜淺鋤,以免傷根。
結合中耕除草,每年6—7月份(苗高10~15 cm)溝施優質農家肥15 000~22 500 kg/hm2,越冬前溝施優質農家肥18 000~22 500 kg/hm2、普通過磷酸鈣750 kg/hm2。
黃精花果期持續時間較長,在花蕾形成前要及時將花芽摘去,促使養分集中轉移到根莖部,以提高產量。
黃精病害主要為葉斑病,多發生在6月或7月,發病初期用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噴霧,每隔5~7d噴1次,連噴2~3次。
通常育苗移栽的于栽后第4年、根莖繁殖的于栽后第3年可進行根莖采收,以秋季(9月份)莖稈葉片完全脫落后采挖為宜。挖取根狀莖后削掉須根,用清水洗凈后在蒸籠內蒸10~20min,至透心后取出邊曬邊揉至全干即成商品。
黃精種子一般于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采收,即漿果的果皮呈暗綠色或紫黑色、果肉變軟時應及時采收。由于同一株上的果實成熟度不一致,并且漿果容易脫落,應隨熟隨采。摘下的果實經揉搓漂洗去掉果肉和果皮后攤開陰干,置于干燥處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