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流言

流言:有網友宣稱:“蒸食物時要先開著鍋蓋把水燒開,然后放入要蒸的食物,再蓋上蓋子。如果燒水時蓋著鍋蓋,自來水中的氯經過加熱后會全部包裹在食物上,有致癌的危險。”事實真是這樣嗎?
真相:目前飲用水最常用的滅菌手段是加氯,即把氯氣或二氧化氯通入水中,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它們具有超強的氧化能力,能殺滅多種細菌。
世界衛生組織的自來水余氯(指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標準是根據動物實驗來制定的。在動物實驗中,“無可測不良反應劑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5毫克。采用100的安全系數,得到人體的“每天耐受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15毫克。假設這些氯全部來自飲用水,得到自來水中氯的允許含量為每升5毫克。而根據我國關于自來水的國標《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自來水中的余氯含量遠低于每升5毫升。
氯有刺激性氣味,當水中氯含量超過每升2毫克時,多數人就能聞到。所以,只要沒有聞到或嘗出自來水中的氯味——一種令人不愉悅的刺激性味道,就不用擔心其中的余氯。就算是其中有一點余氯,在蒸煮東西時,也會分解成氯離子、氯酸根和氧氣。前兩者不會蒸發,后者不會影響健康,擔心有氯“包裹在食物上”從而對人有害,是沒必要的。

流言:如今,“減肥”已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甚至有些中學生為保持身材,時刻提醒自己要節食。網絡上也充斥著各路“磚家”提供的減肥妙招,其中有一條是用保鮮膜減肥:運動時用保鮮膜包住想瘦的部位可提高局部溫度,當大量排汗后能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真有這么神奇嗎?
真相:保鮮膜的透氣性較差,因此運動時裹在身上確實會提高局部體溫,身體為了散熱便會大量出汗。出汗后體重可能會減輕,因此很多人便覺得這樣減肥確實有效,卻不知減輕的重量主要是身體損失的水分,補充水分后重量又會恢復,而脂肪細胞里的脂肪不會跟著汗水一起蒸發掉。
另外,脂肪“燃燒”的過程中有許多重要的酶參與,而人體內的酶對反應條件十分敏感,通常最適宜的溫度在35℃至40℃之間,一旦超過40℃酶的活性就會劇烈下降,甚至酶本身也會分解。因此保鮮膜裹住肌肉造成的局部高溫不一定能促進脂肪消耗,卻很可能起到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