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萍 孫俊華
(1.響水縣土壤肥料管理站,江蘇響水224600;2.響水縣黃圩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江蘇響水224613)
玉米磷肥總量控制研究
周 萍1孫俊華2
(1.響水縣土壤肥料管理站,江蘇響水224600;2.響水縣黃圩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江蘇響水224613)
通過玉米2+X優化配方施肥磷肥總量控制試驗,得出響水縣玉米壤質脫鹽土地區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4.8 mg/kg時,最佳施磷量為3~4 kg/667 m2。
玉米;磷肥;優化配方;肥效試驗
施用化肥是提高農作物產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磷在玉米營養中也起重要作用。如果玉米磷素營養不足,會阻礙核蛋白的合成,嚴重抑制玉米的生長發育,花絲抽出延遲,造成雌雄花不遇,授粉困難,產生穗行不齊和缺粒禿頂的果穗,并且延遲成熟期[2]。玉米是響水縣夏播的主要旱作物,常年播種面積在12 000 hm2以上。為優化響水縣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探索里灘壤質脫鹽土地區玉米最佳磷肥施用量,2012年6~10月在響水縣的南河鎮進行了玉米2+X優化配方施肥磷肥總量控制試驗。
1.1 試驗地點及土壤主要養分性狀
試驗于2012年在江蘇省響水縣南河鎮安寧村進行,土壤類型為鹽土類-潮鹽土亞類,質地中壤,前茬小麥。試驗實施前按農業部2012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試驗田耕層土壤采樣,并進行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pH值等項目的化驗分析[3]。供試地點0~20 cm耕層土壤有機質14.16 g/kg,全氮1.12 g/kg,有效磷14.8 mg/kg,速效鉀180 mg/kg,pH值為8.07。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2+X優化配方施肥試驗設計。“2”是指各地均應進行的以常規施肥和優化施肥2個處理為基礎的對比施肥試驗研究,其中常規施肥是當地大多數農戶在生產中習慣采用的施肥技術,優化施肥則為當地近期獲得的相應作物高產高效或優質適產施肥技術;“X”是指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種類作物可能存在一些對生產和養分高效有較大影響的未知因子而不斷進行的修正優化施肥處理的動態研究試驗。
本試驗設計選擇玉米“2+X”磷因子總量控制(不同用量)試驗方案。試驗點的試驗設計見表1。
1.3 供試肥料及玉米品種
尿素為山東聯盟化工產,含氮以46%計,磷肥為興化美樂肥業有限公司生產,含磷(P2O5)為12%,鉀肥為俄羅斯產氯化鉀,含鉀(K2O)為60%。供試玉米品種為鄭單958。
1.4 試驗經過
試驗點為板茬機條播,播種期為6月22日,播種密度3 840穴/667 m2。試驗點播后干旱,出苗較遲。7月11日劃定小區,小區面積為33.3 m2,每小區6行,隨機區組排列,每區組8個小區,3次重復,計24個小區,并同時開溝,按設計分別在各個小區施用氮磷鉀肥料(基肥苗期施)。玉米穗肥在玉米第8展開葉時按設計開溝深施。
1.5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同大面積生產,病蟲草等防治方法相同且一致。
1.6 主要考察內容與方法
考察記載播種期、出苗期、抽雄、吐絲、成熟期,成熟時每一小區收中間2行(11.1 m2),單收單脫粒、曬干、稱重、計實產并考察每穗粒數、千粒重。
2.1 產量結果及方差分析
現將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表3。

表1 玉米2+X優化配方施肥磷肥總量控制試驗設計

表2 玉米2+X優化配方施肥磷肥總量控制試驗各處理小區產量

表3 玉米2+X優化配方施肥磷肥總量控制試驗產量結果方差分析
表2結果表明,試驗點玉米磷肥總量控制試驗,施肥區均較不施肥區增產,增產玉米24~43.9 kg/667 m2,但增產效果經方差分析差異不顯著(表3);在磷肥的不同施用量之間,以125%的優化施磷區產量最高,150%的優化施磷區產量相對較低,但產量差異經方差分析也不顯著;從平均產量結果看,該點的玉米磷肥最佳用量為7 5%~125%的優化施磷量,即施磷(P2O5)3~5 kg/667 m2;優化施磷區產量高于常規施肥區,增產16 kg/667 m2。表明該點土壤基礎肥力水平較高,有效磷能滿足玉米生長發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玉米生長期間,正處于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土壤中微生物活動頻繁,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土壤中部分無效磷轉化為有效磷所致。
2.2 施磷對玉米生育性狀的影響
通過對玉米田間苗情考察及實際調查,除不施肥處理與其它處理株高、葉色有差異外,其余處理間株高、抽雄、吐絲、成熟期均無明顯差異。
2.3 穗粒結構分析
表4玉米穗粒結構調查結果表明,玉米磷肥總量控制試驗,施肥區的穗粒數和千粒重均高于不施肥區,施磷區的穗粒數、千粒重均高于不施磷區,在磷肥的不同用量之間,隨著施磷量的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有增加趨勢,這和實產結果基本一致。配方施肥的穗粒數、千粒重也均高于常規施肥區,這與實產結果也基本一致。

表4 玉米2+X優化配方施肥磷肥總量控制試驗各處理玉米產量構成因素

表5 玉米2+X優化配方施肥磷肥總量控制試驗施磷區與不施磷區投入產出情況
2.4 經濟效益分析
按照2012年玉米生長期間所施用磷(P2O5)肥價格6.66元/kg,玉米市場均價2.16元/kg計算,施磷各處理較不施磷投入產出情況見表5。表5結果表明,施磷處理中除150%優化磷區可能因施磷較多,影響其它元素吸收,導致減產減收外,其它各處理均較不施磷增產增收,但投入產出比以75%優化施磷區為較好,說明該試驗地土壤條件下玉米施磷(P2O5)量以3 kg/667 m2為宜。
優化施磷區較常規施肥氮(N)肥少投入3 kg/667 m2,磷(P2O5)少投入1 kg/667 m2,鉀(k2O)多投入3 kg/667 m2。按2012年玉米生長期間所施氮肥(N)市場均價5.22元/kg,鉀肥(k2O)市場均價5元/kg計算,優化施磷區肥料投入成本146.04元/667 m2,常規施肥區肥料投入成本153.36元/667 m2,優化施磷區較常規施肥區少投入肥料成本7.32元/667 m2,增收37.15元/667 m2,總節本增收44.47元/667 m2。表明推薦的優化施磷較常規施肥區明顯增產增收。
根據響水縣2012年玉米2+X優化配方施肥磷肥總量控制試驗,結合響水縣玉米大面積生產實際,推薦響水縣玉米里灘壤土地區,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4.8 mg/kg時,最佳施磷(P2O5)量3~4 kg/667 m2。
[1]林葆,李家康,金繼運.中國肥料的跨世紀展望[A].植物保護與植物學營養研究進展[C].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453-457
[2]浙江農業大學主編.作物營養與施肥[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273-274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S].2012
2013-02-27
2012年江蘇省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
周萍(1972-),女,農藝師,主要從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與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