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英,陸敏,段厚全,范春麗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昆山215300)
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儀檢測管型的影響因素
葉小英,陸敏,段厚全,范春麗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昆山215300)
目的探討Sysmex UF-1000i對尿中管型檢測的影響因素。方法采用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法和顯微鏡鏡檢法對2245例新鮮尿液標本檢測尿中管型,并對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2245例標本中經Sysmex UF-1000i檢測后管型陽性有311例,顯微鏡復檢311例陽性標本,真陽性186例,假陽性125例,假陽性率為40.19%。結論Sysmex UF-1000i對于檢測管型有很高的敏感性,但是特異性不強,增多的黏液絲、上皮細胞、結晶、白細胞、類管型等都容易造成假陽性。其不能完全代替顯微鏡鏡檢法,聯合應用可使結果更加準確可靠,為臨床提供可靠的信息。
Sysmex UF-1000i;尿沉渣;管型
尿液分析是一項快捷、方便的常規檢查項目。尿液中管型檢測對于泌尿系統疾病特別是腎臟疾病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臨床對檢驗結果準確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實驗室尿液標本量的不斷增加,全自動尿液分析儀的應用越來越普及。雖然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很多因素容易影響儀器對管型檢測的準確性,易造成假陽性,目前仍不能完全代替人工鏡檢,容易誤檢。為提高尿液檢測的準確性,應與顯微鏡鏡檢同時進行[1],筆者對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2245例新鮮尿液標本進行了檢測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材料來源收集2012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患者新鮮尿液標本2245例。其中男性704例,女性1541例,平均年齡35.12歲。
1.2 檢測儀器HT-2000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桂林華通醫用儀器有限公司產);Sysmex 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日本Sysmex公司生產);日本Olympus顯微鏡;普通離心機(江蘇省金壇市環宇科學儀器廠生產);30ml帶刻度試管(江蘇新康器械有限公司生產)。
1.3 試劑HT-2000尿液干化學分析儀的原裝試劑條及質控品,Sysmex UF-1000i配套原裝試劑及質控品。
1.4 實驗方法每例標本平均分成兩份,每份10ml,一份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儀檢測,按照標準化操作規程進行。另一份是使用手工法進行檢測,按第3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2]中尿沉渣顯微鏡鏡檢法操作規程進行。所有標本均需在送檢后2h內完成。手工法管型正常值參考范圍為:0~1/HP;Sysmex UF-1000i管型正常參考范圍為0~2/μl,超過此范圍均視為陽性。
1.5 統計學處理數據均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管型陽性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245例標本中Sysmex UF-1000i檢測和顯微鏡檢測管型陽性結果詳見表1。
表1 2245例標本中Sysmex UF-1000i檢測和顯微鏡檢測管型陽性
2.2 2245例標本中Sysmex UF-1000i管型陽性結果有311例,顯微鏡復檢311例管型陽性結果中,真陽性結果為186例,假陽性標本為125例。結果見表2。
管型是蛋白質、細胞及其崩解產物在腎小管、集合管內聚集而成的圓柱形蛋白聚集體,其分析在泌尿系統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提高管型檢測的準確性能大大提高對泌尿系統特別是腎臟疾病的診斷準確性[3]。隨著對尿沉渣檢查的標準化、自動化和定量化的提高,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的使用已成為一種趨勢。Sysmex UF-1000i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尿沉渣流式細胞術和電阻抗原理檢測
的,尿液中的細胞等有形成分經熒光色素染色后,在鞘流液的作用下,形成單個、縱列細胞液,快速通過氬激光檢測區,儀器檢測熒光、散射光和電阻抗的變化;當儀器在捕獲了熒光強度(Fl)、前向熒光脈沖寬度(Flw)、前向散射強度(Fsc)、前向散射光脈沖寬度(Fscw)、電阻抗信號后,綜合識別和計算得到相應細胞的大小、長度、體積和染色質長度等資料,并作出紅細胞、白細胞、細菌、管型等的散點圖及定量報告[3]。本文以手工鏡檢法為金標準,探討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測管型的影響因素。從2245例標本用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對比發現,UF-1000i的管型陽性數為311例,陽性率為13.85%,顯微鏡鏡檢陽性數為212例,陽性率為9.46%,顯微鏡復檢UF-1000i的311例陽性標本,真陽性為186例,假陽性125例,UF-1000i與手工法相比,假陽性率為40.19%。說明UF-1000i對尿液中管型成分的測定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靈敏度也較高,但是造成假陽性的因素也比較多,容易誤檢。UF-1000i檢測管型的影響因素主要是黏液絲、上皮細胞、結晶、白細胞等[4]。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尿液中黏液絲經熒光染色后通過鞘流液時產生的前向散色光強度(Fsc)與管型的前向散射光強度(Fsc)相似,故造成干擾;上皮細胞的前向熒光脈沖寬度(Flw)由于和管型的前向熒光脈沖寬度(Flw)相近,當其增多時,容易連成一片,與管型的前向熒光脈沖寬度(Flw)混在一起,造成假陽性;尿液中的結晶如非晶型尿酸鹽結晶增多時,容易成團成片出現,在儀器上就被誤讀為管型;增多的白細胞通過鞘流液時容易成串珠樣排列,引起散點圖變化也容易造成假陽性結果[5]。
表2 311例管型陽性顯微鏡復檢結果
綜上所述,尿中諸多成分可干擾UF-1000i對管型的測定,所以其只能作為篩檢實驗方法,當其結果陽性時必須手工鏡檢,提高尿沉渣檢查的準確率,以免誤檢。
[1]劉常軍,劉婷,董矜,等.UF-1000i尿沉渣分析儀假陽性結果分析[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2,33(2):158-160.
[2]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738-746.
[3]熊立凡,李樹仁.臨床檢驗基礎[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191.
[4]蔡輝,張春訪.UF-5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查尿中有形成分的結果探討[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9,27(3):259-260.
[5]石巍,嚴開斌.IQ-200尿沉渣分析儀測定管型的影響因素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0,28(5):511.
R446.12+1
A
1674-1129(2013)02-0187-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