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羽
同學們好,我是亞云,很高興和大家相遇在“民間有奇藝”。今年我們將一起走近民間工藝,感受藝人的慧心巧手,欣賞獨特魅力的工藝品。可能有同學要問,什么是民間工藝?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梅堯臣的詩句中藏著一種泡茶用具,大家找找看。
紫砂壺!你們答對了嗎?紫砂陶藝,始于北宋,明朝末年,紫砂壺流傳海外,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被西方稱為紅色瓷器。紫砂壺到底有什么魅力,讓人們如此愛不釋手?
珍稀“富貴土”
紫砂壺的原材料紫砂泥可講究了,它原產自江蘇宜興,主要是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這個名字還有個傳說呢。
相傳很久以前,宜興丁山(丁蜀鎮)的村民閑暇時便用陶土制作日常用的碗、罐等。一日突有一僧人沿街叫賣:“誰買富貴土?富有的皇家土。”好奇的人跟著僧人走,到黃龍山和青龍山間,僧人消失了,村民四處尋找,沒找到僧人,倒發現洞穴里五顏六色的泥土。大家搬了些土回家,竟燒出了和以前不同顏色的陶器。就這樣,紫砂陶藝慢慢形成了。
宜興陶土雖然豐富,但紫砂泥卻很少,所以紫砂壺就比較珍貴了。
千錘百煉始出來
同學們,別看紫砂壺只是一個壺,它可是經過千錘百煉才制作出來的喲。你看——
從礦層中開采出的紫砂泥,俗稱生泥,要經過粉碎、篩選、加水攪拌、堆放陳腐處理、練泥等工序才能成為供制坯用的熟泥。
而熟泥又得經過打泥條,做身筒,制嘴把、壺蓋等等工序才能成型。這過程中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
這就成功了嗎?還沒有。成型的紫砂壺還要經過設計、變形、裝飾,繪上或雕刻出各種生動的圖案。看著最后的紫砂壺成品,我們很難想象制壺工藝者的艱辛。
烈火焚燒更奇麗
同學們,不要以為紫砂壺就只是紫色的,它可是“浴火鳳凰”呢。
變色——高溫燒成后,紫砂壺會呈現奇麗的色彩,有朱砂紅、棗紅、紫銅等,質樸渾厚,古雅可愛。
留茶香——紫砂泥分子結構特殊,用紫砂壺泡的茶,不失原味,而且茶香不渙散。使用年代越久,紫砂壺色澤就越光潤古雅,泡出的茶也就越芳香。
“文”身——自宋代以來,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紫砂壺,不少詩詞、對聯等會被刻在壺身上。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當今制壺大師的作品吧!
同學們,本期我們簡單了解了紫砂壺,它還有很多值得探知的魅力,你若有新的發現,不妨來信告訴亞云喲。
(責任編輯:司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