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已經發布。新版目錄優化了品種結構,增加了品種數量,規范了劑型規格,包括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317種、中成藥203種,共計520種,比原目錄增加了213種。新版目錄具有哪些特點?實施后能否進一步滿足基本用藥需求、減輕用藥負擔?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藥政司有關負責人。
2012年版目錄以2009年版目錄為基礎。2009年版目錄品種較少,曾普遍反映不夠用,較大醫院很少使用;缺少婦兒、腫瘤等專科用藥,地方增補藥品不規范;藥品劑型規格寬泛,不利于招標帶量采購。
據介紹,新版目錄增加了品種,能更好地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版目錄優化了結構,補充抗腫瘤和血液病用藥,注重與常見病、多發病特別是重大疾病以及婦女、兒童用藥的銜接;新版目錄規范了劑型、規格,初步實現了標準化。520種藥品涉及劑型850余個、規格1400余個。與2009年版目錄307個品種涉及劑型780余個、規格2600余個相比,更利于基本藥物招標采購、保障供應以及全程監管。新版目錄還注重與醫保(新農合)支付能力相適應,確保基本藥物能以較高的比例報銷。
兒童用藥品種少、劑型單一等問題在國內外普遍存在。據介紹,2012年版目錄充實了兒童專用藥品、劑型和規格,包括了所有兒童用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目錄中可用于兒童的藥品近200種,其中,兒童專用劑型、規格70余個,涵蓋顆粒劑、口服溶液劑、混懸液、干混懸劑等適宜劑型,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兒童用藥不足問題。
據介紹,配合新版基本藥物目錄的發布,要求各地進一步健全本地區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短缺藥品綜合信息平臺,及時反饋短缺藥品信息,配合做好短缺藥品的招標定點生產、采購配送,逐步形成常態化短缺藥品儲備機制。突出并確保兒童白血病、終末期腎病和肺癌等重大疾病基本用藥供應安全和質量安全。
隨著2012年版目錄的實施,衛計委要求各地認真做好新一輪基本藥物采購工作,堅持以省(區、市)為單位網上集中采購,落實招采合一、量價掛鉤、雙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監控等制度。對經多次采購價格基本穩定的基本藥物試行國家統一定價;對獨家品種試行國家統一定價,也可探索以省(區、市)為單位,根據采購數量、區域配送條件等,直接與生產企業議定采購數量和采購價格;對少數基層必需但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基本藥物,采取招標定點生產等方式確保供應。
衛計委鼓勵各地進一步探索降低基本藥物采購價格、保障供應和質量的有效實現方式和途徑。
據介紹,基本藥物以省(區、市)為單位集中采購,會增強集中批量采購的優勢,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基本藥物采購價格。隨著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加成政策的不斷推進,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將逐步全面配備、優先使用基本藥物,通過規范處方行為,促進合理用藥,增加基本藥物的使用數量和銷售金額,同時,提高基本藥物報銷比例,由患者自己支付的藥品費用將進一步減少。
以2012年版目錄實施為契機,我國將進一步規范采購配送、完善定價報銷等政策,擴大基本藥物使用范圍,統籌推進基層綜合改革,實現醫保、醫藥、醫療“三醫”互聯互動,合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據介紹,國家對基本藥物實行全品種覆蓋抽查檢驗,優先提高基本藥物及高風險藥品的質量。下一步,將推進國家藥品電子監管系統建設,完善覆蓋全品種、全過程、可追溯的藥品電子監管體系,逐步實現國家藥品電子監管系統與有關部門以及企業信息化系統對接。建立農村藥品監督網,建立健全藥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完善藥品召回管理制度,保證用藥安全。
(文/呂諾 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