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規劃局原副局長顧湘陵因錢多、房多、情人多、行賄人多、受賄次數多、受賄方式多被稱為“六多局長”。10年間,他悄無聲息地斂財6000多萬元,平均日進近2萬元,坐擁上億家財。然而,權力尋租的結果,是葬送了其事業與家庭。
現年49歲的顧湘陵是湖南汨羅人,2011年7月被雙規前系長沙市市政局局長。在此之前,他自1998年至2010年先后擔任長沙市規劃局局長助理、副局長,被認為是長沙規劃方面的“技術權威”,也是一些開發商眼中“肯幫忙、能幫上忙的人”。
經過檢方的106次審訊、一審法院的4天庭審,2012年12月24日,顧湘陵最終被認定在擔任長沙市規劃局局長助理、副局長和長沙市市政局局長期間,受賄人民幣1688萬余元,另有來源不明巨額財產4700萬元,犯罪總金額達6388萬余元。
因犯有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顧湘陵被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他在長沙市規劃設計院工作的妻子吳利君因共同受賄,被判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
2005年至2009年,是長沙樓市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顧湘陵受賄最集中、受賄金額最多的幾年。據參與偵辦這一案件的衡陽市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劉建成測算,從當上規劃局副局長到調離的近10年時間內,顧湘陵平均每天進賬近2萬元。
在衡陽檢方提供的《顧湘陵受賄一覽表》上,各開發商以現金、干股、手表、金條、購房折扣等多種方式向顧湘陵行賄多達300多次,有開發商行賄金額高達數百萬元。
權力的尋租和變現,使得顧湘陵的財富迅速增長。衡陽市檢察院指控,顧湘陵擁有家庭財產折合人民幣高達1.15億元,在長沙和北京共有16套房產。也正因為錢多、房多、情人多、行賄人多、受賄次數多、受賄方式多,他被稱為“六多局長”。
衡陽市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處副處長曾慶意介紹,利用手中的權力,顧湘陵為開發商在加快報建進度、容積率調整、局部規劃調整、土地置換、勸退競拍等方面提供幫助、謀取利益,并收受其好處。
在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上,有顧湘陵進行權力尋租的大量事實,相關描述占據了判決書的絕大部分。
長沙某置業公司董事長郭某在和顧湘陵結識后,遂與他開始頻繁接觸。
2002年,郭某在開發“財富時代”項目過程中,為使項目用地與長鐵集團公司土地順利置換,找到時任長沙市規劃局副局長顧湘陵幫忙。后者就以規劃局名義找到長鐵公司相關領導打招呼,土地置換問題隨之解決。
2005年,為取得原湖南省工程機械廠土地以開發“中江佳境天成”項目,郭某再次找顧湘陵幫忙。顧湘陵便勸退了參與競拍的其他幾家公司,使郭某的公司順利中標。此后由于顧湘陵的介入,該項目的容積率從土地拍賣時規定的3.0提高到4.15。
“容積率從3.0提高到4.15,對開發商而言,其間蘊藏著上千萬的利潤。”長沙市一位規劃專家表示。
土地置換和容積率的提高損害了國家利益,降低了住戶的舒適度,卻給顧湘陵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為感謝其幫忙,郭某利用過節等機會,送給他大額款項和干股等,對他的情婦購買門面房予以很大優惠,涉及金額數百萬元。
根據判決書,長沙有86個樓盤因開發商賄賂顧湘陵而發生了容積率被調高、樓間距縮小等變化。
顧湘陵另一種比較隱蔽的受賄方式,便是用他的權力為其身為設計師的妻子吳利君獲得設計業務,攫取巨額經濟利益。大多數時候,是開發商得知吳利君的職業后,“主動”請她幫忙設計,而有時則是顧湘陵帶她一起參加某個飯局,席間主動向開發商介紹,“我老婆是搞設計的”。
從一名城市規劃的把關者,變身為替賄賂他的開發商辦“實事”的人,顧湘陵自然難逃法律制裁。這名“六多局長”的墮落,又一次提醒我們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文/陳文廣 丁文杰 據《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