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新形式的社交溝通模式改變了人們傳統的電話溝通習慣,通過隨時隨地的溝通和分享,無處不在的手機應用,使得手機從通信工具轉變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助手。
中國電信作為運營商參與操作系統的研究,希望通過自研操作系統的產業化推廣,在智能操作平臺產業生態鏈中,為運營商找到介入終端運營管理、應用構建和入口管控的有效技術手段,引導涵蓋終端廠商、運營商、互聯網公司、高等院校和標準化組織的面向產學研的產業聯盟,構建符合電信運營商發展要求的良性生態系統。
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中,iOS和Android在移動操作系統領域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平臺雙寡頭局面仍將在未來一段較長時間內持續。根據市場研究IDC的數據,Android和iOS占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從2011年第4季度的75.9%上升到2012年第4季度的91.1%。Windows Phone、黑莓以及其他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加起來的份額下降至不到10%。Windows Phone的總份額雖然不多,但就自身發展而言,近期推出多款機型,手機銷量的增幅巨大。而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的數據,2013年1-2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為5 180.5萬部,比上年同期增長118.2%,市場占有率達到74.1%,Android手機出貨量占同期智能手機出貨量的88.4%,在上市智能手機新機型337款中有332款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
目前,設備硬件水平化發展和系統軟件垂直發展是主要的兩大特征。
以中國市場份額領先的Android為例,其內核通過硬件抽象層(HAL),提供了廣泛的硬件適配和快速的商業化能力,促使硬件呈水平化發展,確保Android平臺在不同的硬件上加載,Android應用運行在不同硬件配置的不同機型以及平板、手機、車載、機頂盒等多種形態設備上。某種程度上,手機制造有PC化的趨勢。
在系統軟件上,操作系統和上層應用的邊界正在模糊,操作系統與移動生態環境緊密集合,已經不再是傳統定義的OS,而更多地被稱為平臺。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發布的《移動互聯網白皮書(2013年)》明確指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OS巨頭不斷整合其系統軟件與應用服務,擴大其系統軟件邊界。地圖/導航、郵件、搜索、應用商店、即時消息、瀏覽甚至支付等重要應用被作為操作系統提供的必備功能而廣泛內置,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概念邊界正在被進一步擴展,操作系統與應用服務耦合加劇,移動智能終端系統軟件與上層應用之間的邊界在消失。
運營商首先將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視為垂直整合的應用平臺,通過應用作為切入點,將開發者作為重要市場對象加以重視,從生態系統追隨者轉變為生態系統參與者。
一方面,通過將運營商的業務和能力部署到原生操作系統平臺上,為廣大的開發者/開發商所熟悉并使用,發展終端設備的本地應用,以運營商能力為驅動,在生態系統中建設小生態圈焦點。
另一方面,Web化演進是目前操作系統的發展趨勢,可減少原生操作系統的羈縻,直接開發和部署應用,將以HTML5技術為基礎,發展Web平臺,作為現有移動生態系統的補充。目前,HTML5尚未能作為平臺建立起完整的生態系統,而更多地作為移動應用的開發技術,這是機遇和挑戰共存的領域。
本專題重點針對這兩方面,即重點在移動應用開發和跨平臺Web技術上進行探討。此外,移動終端應用安全問題日益嚴峻,是任何終端操作系統不能規避的問題,本專題對此也進行了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