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棟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日益成為中國政府、企業及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政府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再制造作為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毫無疑問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中備受矚目的一個新的增長點。當前,我國已經邁入汽車社會,今后汽車保有量和報廢量以及維修所需要的零部件數量都會大幅度增長。如何有效地回收利用好廢舊汽車中的可再生資源,是我國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中國汽車再制造業面臨機遇與挑戰。
200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單位有關情況的公告》,共有4家整車制造商和10家零部件企業進入試點。公告顯示,此次進入試點的整車公司包括中國第一汽車集團、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和奇瑞汽車。在10家零部件制造商中,既有浙江萬里揚變速器有限公司這樣的本土零部件制造商,也有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等合資企業。這充分說明國家重視汽車再制造產業的發展。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在京組織召開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驗收工作總結會,國家發改委和國家再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咨公司、物資再生協會、中汽中心等單位的有關專家參加了會議。
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底,中汽協組織有關專家順利完成對上報驗收申請的13家試點企業的評審驗收任務。通過開展試點工作,了解再制造行業情況,掌握行業發展特點,理清行業發展思路,探索工作思路,為下一步工作的推進奠定了基礎。
再制造主要有兩類實現方法,分別是減尺寸法和恢復尺寸法,兩類方法各有優劣。
減尺寸法的主要優勢在于質量相對穩定,成本相對較低,更適合大批量生產,但是由于不同報廢品尺寸不盡相同,因此加工一致性較差,用戶不易接受,且會導致維修不便;而恢復尺寸法再生產的產品與新產品基本一致,用戶接受度較好,且可直接使用新產品的維修配件,但質量較難控制,工藝成本較高,生產效率較低。目前以歐美為代表的再制造企業主要采用減尺寸法,而恢復尺寸法由我國裝甲兵學院徐濱士院士所倡導,正引起國內越來越多的再制造企業的關注。
汽車再制造的關鍵是對發動機的主要零部件的再制造,這些零部件主要包括缸體、缸蓋、曲軸和連桿等。表面工程技術是再制造的關鍵支撐技術,在傳統表面工程技術基礎上,開發了性能更優異的納米表面工程技術和自動化表面工程技術。前者充分利用了納米顆粒的小尺寸效應,大大提高了再制造產品的表面性能;后者適應了再制造生產對批量化、自動化的迫切需求,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再制造產品的質量。上述技術均已應用于國家首批示范試點企業濟南復強再制造公司的汽車發動機再制造生產線。產品質量完全可以達到要求。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目前已超過1000家,但存在規模小、生產條件差、技術水平低、容易導致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把汽車總成由冶煉原料變為再制造原料,需要良好的生產條件和有力的技術保障。汽車回收拆解行業一直比較混亂,處于沒有法律約束的狀態,新管理條例的頒布將使汽車回收拆解行業逐步規范。

圖1 汽車拆解流程
除了對拆解回收企業設定更高、更細的準入標準,規范拆解企業外,還應明確汽車生產企業的責任,汽車生產、進口企業應當提供拆解指導手冊,或者在企業網站上公布拆解技術信息,為回收拆解企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生產企業提供指導手冊告知拆解企業哪些零部件可以再利用,幫助拆解企業開展相關工作,這是生產企業必須承擔的責任。如果生產企業具備條件,在提供指導手冊的同時,還可對拆解企業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供技術支持,幫助拆解企業進行拆解。
當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發展機遇較好,但還臨多重瓶頸,主要集中在政策法規,技術因素和市場認知度等方面。中國目前還沒有建立一個較為獨立健全的法規制度,沒有明確的準入制度,這對于很多企業來說,要想參與到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域,卻很難找到具體法規作為指導,也找不到相應的政府部門去了解情況或進行業務咨詢及對接。國內再制造企業整體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與國際同行比較,在技術上和質量控制上還有很大差距,有些企業將再制造和翻新、維修等概念混淆,就更無法保證“再制造”產品的質量。
[1]徐濱士,劉世參,史佩京,等.汽車發動機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對循環經濟貢獻研究[J].中國表面工程,2005,(1):1-7.
[2]柳獻初.發展中國汽車再制造工程的探討[J].汽車工業研究,201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