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芳 胡玉萍
心律失常是心內科常見疾病,也是其他科室請求會診的主要問題之一。該病既可以是一獨立疾病,又可由各種器質性心血管病、藥物中毒、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等因素引起,部分心律失常也可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臨床上按心律失常發作時心率的快慢分為快速性和緩慢性心律失常兩大類,前者見于過期前收縮動、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和心室顫動等。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之一,胺碘酮的電生理作用主要表現在抑制竇房結和房室交界區的自律性,減慢心房、房室結和房室旁路傳導,延長心房肌、心室肌的動作電位時程和有效不應期,延長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應期。因此它有廣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抗心房顫動(房顫)和心室顫動(室顫),可治療房性心動過速(房速)和室速,也可治療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等。因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滯劑,無負性肌力作用,盡管胺碘酮延長QT/QTc間期,但尖端扭轉型室速不常見(發生率<1%)[1]。胺碘酮的多種電生理作用使其成為一廣譜抗心律失常藥。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已經在臨床廣泛應用,陜西省旬邑縣醫院內科自2012年1月-11月,對收治的15 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用胺碘酮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11月,陜西省旬邑縣醫院內科共收治15 例快速性心律失?;颊?,年齡39~78 歲,男7 例,女8例;擴張型心肌病4 例,右室心肌病1 例,老年退行性瓣膜性心臟病1 例,冠心病3 例,(NYHA心功能Ⅱ級2 例,功能Ⅲ級4 例,心功能Ⅳ級3 例),高血壓2 例,無基礎疾病4 例;快速型心律失常類型:陣發性室上速5 例,快速型房顫1 例,心房撲動2 例,頻發室性期前收縮5 例,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2 例。
1.2 治療方法 對于陣發性室上性、室性心動過速及快速心房纖顫、心房撲動患者胺碘酮注射液(商品名:可達龍),首劑150 mg加入0.9%氯化鈉100 mL,快速靜點(20 min內),然后0.1~0.3mg/min靜脈點滴,30min后可視心律情況追加150 mg,最多可靜脈注射3 次。靜脈用藥期間,進行持續性心電、血壓及血氧飽和度檢測,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復查心電圖;對于頻發室性期前收縮患者胺碘酮片0.2 g 2 次/d,口服應用,每日監測心律,復查心電圖。
1.3 觀察指標 觀察靜脈用胺碘酮后6 h內心室率下降幅度,陣發性心動過速在24 h內是否轉復為竇性心律;口服胺碘酮后頻發室性期前收縮是否減少或消失;胺碘酮對各種心律失常的起效時間、有效率及藥物副作用。
1.4 療效判定 觀察患者心率下降幅度及心律情況。心室率下降至100 次/min以下,或較基礎心率下降20%以上,或心律轉為竇性心律為治療有效。心室率為100 次/min以上,或較基礎心率下降20%以下為無效。
2.1 治療有效率 在治療的15 例患者中,5 例頻發室性期前收縮均給予口服胺碘酮片0.2 2 次/d,于1 d后期前收縮即有減少,5 例中1 例在2 d后期前收縮消失,3 例在3 d后期前收縮消失,1 例在4 d后期前收縮消失;其余10 例給予靜脈應用胺碘酮,其中5 例陣發性室上速均轉復為竇性心律(3 例在開始用藥30 min內,1 例在1 h內,1 例在6 h內),1 例心房纖顫用藥1 h后心室率由160 次/min漸降至100 次/min以下,1 例右室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動過速在用藥10 h后突然出現室性逸博,立即應用阿托品0.5 mg靜注后心律轉復為竇性;1 例室性心動過速反復應用胺碘酮后心律無變化,故改用利多卡因并口服倍他樂克后心律轉復為竇性,2 例心房撲動反復應用胺碘酮24 h后心律仍無變化,改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傆行蕿?0%(12/15),無效率20%(3/15)。
2.2 藥物副作用 1 例右室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動過速在用藥10 h后突然出現室性逸博,立即應用阿托品0.5 mg靜注后心律轉復為竇性;其余用藥期間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胺碘酮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個抗心律失常藥物,它屬Ⅲ類作用為主的多通道阻滯劑,能終止各種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因其促心律失常作用小、不影響室內傳導、無負性肌力反應、不增加起搏閾值、有良好的抗顫作用,所以主要用于各種器質性心臟病、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心肌肥厚、左室功能不全、室內傳導阻滯中抗快速心律失常[2-3]。胺碘酮適應證為: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室顫、室速),房顫復律或維持竇律,非持續性室速或頻發室早者。
本組分析結果顯示:胺碘酮在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時有效率80%(12 例)無效率20%(3 例)。對于頻發室性期前收縮,口服胺碘酮治療療效較好,短期內未發現不良反應;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靜脈應用胺碘酮有效;室性心動過速和快速心房纖顫、心房撲動靜脈應用胺碘酮部分有效。對于同時有心功能不全者,應用胺碘酮并不加重心功能不全。有資料提示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急性心衰或LVEF低的患者,推薦胺碘酮作為室律控制的初始治療,嚴重心衰(NYHA 3-4 級)或近期4 周內不穩定心衰伴房顫患者,維持竇律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僅限于胺碘酮[4]。觀察15 例患者中,僅1 例右室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動過速在用藥10 h后突然出現室性逸博,立即應用阿托品0.5 mg靜注后心律轉復為竇性,其余用藥期間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本文通過對15 例應用胺碘酮治療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例進行分析,旨在指導臨床合理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但因胺碘酮治療反應個體差異甚大,因此在臨床應用中應選擇合適病例,嚴格掌握適應證,急性靜脈應用時需有心電和血壓監護,并選用大靜脈滴注,用藥期間嚴密觀察,若發生不良反應應及時處理。長期口服應用時因胺碘酮是呋喃類結構含碘化合物,因此慢性應用可誘發甲減或甲亢,也能引起肺纖維化等心外副作用,故在應用中應加強隨訪。做到用藥有證可循,又個體化地治療患者。
[1]曹克將.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應用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7,27(1):14-17.
[2]曾照秋.胺碘酮的藥理及臨床應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5):74-75.
[3]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療應用指南工作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療應用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2):1065-1071.
[4]歐洲心臟病學會.2010 ESC房顫治療指南[J].歐洲心臟雜志,2010,31(19):236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