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旺 趙劍
肺癌是我國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在我國的發病率及病死率逐漸增加。在所有肺癌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80%[1],其惡性程度較高,5年生存率不到15%。臨床中NSCLC一線治療失敗以后,常常需要繼續二線治療[2]。而作為一種多靶點的葉酸拮抗劑,培美曲塞于2004年8月被FDA批準可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藥物[3]。我院對36 例復發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用培美曲塞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6 例患者為我院2010年2月-2012年5月收治,均經過病理學和細胞學證實為晚期復發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曾行一線治療但失敗。36 例患者中男20 例,女16 例;年齡45~78 歲,平均年齡(60.4±6.1)歲;31 例為腺癌,3 例為腺鱗癌,2 例為肺泡細胞癌;患者均有可測量的臨床觀察指標,KPS評分為70~90 分。
1.2 治療方法 單藥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第1 天靜脈滴注,3 周為1 個周期。聯合用藥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第1 天聯合卡鉑300 mg/m2第1 天,或培美曲塞500 mg/m2第1 天聯合順鉑25 mg/m2第1~3 天,3 周為1 個周期。36 例患者中28 例接受聯合用藥方案,8 例接受單藥方案。所有患者化療前1 周口服葉酸400 μg/d,直至化療結束;化療前1 周同時肌內注射維生素B121000 μg,每9 周肌內注射1 次;化療前1 天、當天及第2 天患者口服地塞米松4.5 mg,2 次/d。
1.3 療效及不良反應評估 治療效果評定參照WHO實體瘤近期療效標準[3],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病情穩定(SD)及病情進展(PD)4 個標準,CR+PR為客觀有效,CR+PR+SD為疾病控制。不良反應的評價參照WHO關于抗癌藥物不良反應的規定標準[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 數據包進行數據處理檢驗方法采取Fisher精確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36 例患者總共進行88 周期的治療,周期數為1~6 個周期。36 例患者中,CR 0 例,PR 5 例(13.9%),SD 19 例(52.8%),PD 12 例(33.3%),客觀有效率13.9%,疾病控制率66.7%。8 例單藥患者中,CR 0 例,PR 1 例,SD 5 例,PD 2例;28 例聯合用藥患者中,CR 0 例,PR 3 例,SD 17 例,PD 8 例。經過Fisher檢驗顯示單藥或聯合用藥患者在治療效果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為I~II度骨髓抑制及胃腸道反應,經過處理后均能夠短期內恢復正常,未發現嚴重肝腎功能損傷,患者均能夠耐受不良反應。
培美曲塞是一種新型的多靶點葉酸拮抗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細胞復制中葉酸代謝過程來發揮抗腫瘤作用。藥理實驗證明,培美曲塞對腺苷酸合成酶、二氫葉酸還原酶及甘氨酰胺核苷甲酰基轉移酶有著明顯的抑制作用,減少嘌呤及胸腺嘧啶核苷的生物合成,使腫瘤細胞的DNA及RNA的合成受到影響,腫瘤細胞增殖停滯在S期,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4]。而該藥的不良反應主要為骨髓抑制、胃腸道不適及轉氨酶升高,患者化療時同時應用葉酸及VB類藥物能夠大大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Hanna等進行的臨床研究證明培美曲塞對于肺癌患者的療效與經典二線治療藥物多西紫杉醇相似,但是不良反應明顯小于后者,易被患者耐受[2]。NCCN的2006年治療指南中推薦應用培美曲塞進行晚期NSCLC的二期治療。另Sun等發現培美曲塞不僅可用于二線治療,還適用于進展期NSCLC的三線治療[5-6]。本研究中培美曲塞治療有效率為13.9%,疾病控制率66.7%,與文獻報道一致[7-8]。且患者化療同時口服葉酸、肌內注射維生素B12、口服地塞米松,化療過程中不良反應較輕微,經過處理后均于短期內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培美曲塞對于復發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時間,且不良反應可以耐受,可作為理想的二線甚至三線化療藥物。
[1]范江,姜格寧.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0,2(1):11-14.
[2]Shepherd F,Dancey J,Ramlau R,et al.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docetaxel versus best supportive care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J].J Clin Oncol,2010,18(10):2095-2103.
[3]董益忠,張亞平,畢延智,等.培美曲塞單藥治療復治晚期肺腺癌45 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31):39-41.
[4]何聲秀,于愛珍,包興才.多靶向抗葉酸藥ALIMTA[J].國外醫學:腫瘤分冊,2013,30(4):296-298.
[5]郭剛,陳楠,李高峰,等.培美曲塞聯合奈達鉑二線治療肺腺癌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9):105
[6]杜開頤.培美曲塞聯合順鉑一線治療晚期肺癌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9):91-93
[7]呂韶敏,岳晨莉,楊曉燕,等.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20 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1,10(40):1440.
[8]張雪梅,黃艾彌,白浩,等.培美曲塞單藥或聯合化療治療晚期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68 例分析[J].中國癌癥雜志,2011,19(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