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穎
(江蘇省豐縣公路管理站,江蘇 豐縣 221700)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公路成為了城市之間的樞紐。想要提高地方的經濟發展就必須完善公路條件。伴隨著公路結構網的不斷完善,公路規模不斷的擴大,公路質量控制成為了公路施工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注重質量控制問題,重視完善每一個計劃與實施過程,質量控制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是公路能否達標的根本保證。
質量控制、進度控制與成本控制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占主導地位,有助于提高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整體效益。但是,現在各個國家在公路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很難實現質量控制措施,有關質量控制措施問題的研究很多都脫離了實際,從而導致質量控制措施在公路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只是流于形式。由于資金的短缺,很多公路地段沒有足夠的資金齊備擋墻、邊坡等一系列配套設施,很容易給自然災害來臨時埋下安全隱患。因此,在規劃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質量目標控制模型時,一定要確保施工項目的質量控制可靠,提高項目的質量控制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保證能夠切實控制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指導意義。
我國目前在公路工程監管中著重于質量監管,僅僅局限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階段。然而,質量、資金費用和進度這三個方面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僅僅著重或者只追求質量控制,就會不可避免地削弱質量控制的本身,從而不能夠達到預期規劃的效果。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質量控制的監管人員不充足?,F在的監管人員很大一部分是半路出家,大部分人員來自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和施工單位,他們往往知識結構不全面,社會閱歷較淺,跟不上時代進步的腳步,從而導致工作處在被動落后的狀態。(2)質量控制的監管人員個人素質不高,業務水平不強。監管人員大多數沒有豐富的工程施工經驗,光有法律意識的與系統的技術知識,大多不具備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管能力,不能夠讓業主完全放心把工程的質量控制工作交給他們。(3)相關質量控制的制度不完善。由于長期受到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在公路工程施工項目上的建設的社會效益有了充分的保證,但是由于諸多主觀與客觀上的原因,很多必要的監管制度一直沒能夠形成,獨立于業主和承包商之外,對于維護雙方利益的監管制度,有的都成為了業主的下屬機構,這就導致了在公路的施工過程中太過重視業主的要求,為了維護其利益從而忽略甚至于侵害承包商的利益。很多單位缺乏合格的質量檢測設備,監管人員不齊備,因而把很多檢測任務交付給施工單位,這就給公路工程質量控制帶來了很多隱患。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人是施工的主體。所以,施工人員的知識技術水平與領導者的素質直接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如施工單位擁有素質高、決策能力強的領導,那么整個工程的組織形式,質量規劃和目標管理以及監督質量等工程項目就會獲得較好的控制和完善,工程質量就會提高。
工程質量的好壞由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來決定,如果施工人員有較好的自我約束力和較高科技水平,那么他們就會按標準嚴格進行工程實施工作。
所以,主體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為保證施工質量第一要考慮主體因素。公路工程項目一般是大規模項目,領導的科學決策與統籌規劃必不可少。如果領導沒有對已經實施的項目進行科學決策,那么可能會給工程帶來很大浪費甚至嚴重后果。另外,領導者的決策對施工材料的使用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未能作出正確決策,那么就會存在有工程施工材料帶來的工程質量隱憂。
工程質量的基礎是材料,所以,為保證工程的高質量完成,必須加強對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的檢驗與檢測力度。然而公路工程建設中所用的材料一般都是由承包商采購而未能實現統購統配,這就導致了原材料選購范圍小,不能滿足工程的質量標準。而且公路工程一般工程量大,所需材料較多,很難全面檢查材料質量,容易渾水摸魚。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在施工方法上很容易出現問題。施工方法包括組織實施、施工技術方案與檢測手段等。施工方案考慮不足,就容易造成工程質量降低、施工進度緩慢更有甚者還要追加投資。所以,必須考慮公路工程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全面合理的施工方案,全面考慮、嚴格審查、綜合分析,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夠保證公路工程的高質量高效率完工。
多變的環境對施工中的工程質量的影響是多變的。所以,應高度重視施工工地的環境因素。以下幾個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可能造成很大影響:勞動環境,如施工場所、施工組織勞動組合以及工作面等;工程技術環境,如工程實施地所處環境的水文、地質與氣象等;人文環境,如當地風土人情和社會治安等;還有就是氣候環境,如暴雨,高溫,嚴寒等對施工的影響。
公路工程實施前,必須對公路工程的承包單位領導進行審查。同時督促承包商的自檢體系能夠正常運行。這是確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的關鍵。
影響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根本是原材料,所以,必須嚴格原材料的選購程序,嚴格審查,加強質量控制。選用的工程材料必須確保質量,安全可靠;在使用材料時,必須經常抽樣檢測原材料的質量,將原材料可能對工程質量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與此同時還要強化對原材料的保管和運輸工作,健全原材料的管理體制,避免材料的錯用及混用,避免材料的損失,確保材料的質量。強化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不僅能夠保證工程安全施工,還能夠減低工程造價,提高工程的質量。
在施工單位制定工程施工方案的時候,必須依據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施行工程中的管理,技術等方面。全面考慮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施工方案可行,避免由于失誤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這不僅能夠提高工程質量,還能夠降低成本,縮短工期。
環境和工程施工質量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應對施工地點周圍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針對影響因素來制定應對方案,避免環境因素影響施工進程。同時避免施工對環境造成破壞,污染。避免污染,實現綠色環保工程,這是工程質量指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應當選擇合理的質量缺陷處理方法和適當的施工方案。必須加強和重視公路工程的工程質量。為了實現公路工程項目質量目標,施工任務就必須由一支優秀的施工隊伍承擔。同時需要從這幾個方面準備:審查承包單位的技術條件與監管規定能否滿足工程要求;審查招標的文件中是否有設備質量與工程質量的具體要求;對施工單位進行實際質量檢查;配合政府與業主對群眾做好思想工作,保證賠償資金及時,進行合理賠償,完善征地拆遷工作。
公路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質量預控。把控制的重點放在質量上,全程監督工程施工管理。預防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見病”、“多發病”的出現,防患于未然。(2)按時進行工程例會。邀請專家和單位來解決施工過程中發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工程商相對復雜的技術問題。(3)施工方法的監管。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工程技術人員需要通過巡視、檢驗、目測、測量等手段來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管。在每一道程序完成后,施工單位要先進行自檢,如果合格再有工程師或者其他代表到現場共同檢驗。(4)對重要工序需要進行重點控制,如后張法預應力梁的張拉工藝、碾壓遍數的控制、路基不同土質的碾壓工藝等。如果事故出現,應立即停止施工,會和施工單位共同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與責任,研究處理方案,提出解決措施。同時監督處理措施的結果來提高工程施工質量。(5)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項目補充、調整或變動時,應經專業工程師審查,并且有項目機構簽認。項目機構在處理工程變動時,如是設計單位就設計缺陷提出的變更應制定變更文件。
工程完工后應做好以下幾點:(1)監管人員整理好工程資料,做好歸檔工作。整理資料應該遵循“高效、完整、準確”的原則,建立專門檔案室,按照工程檔案條例規定與檔案法,制定管理方法,由專門人員負責。(2)嚴格驗收制度。工程完工后必須建立一套質量驗收制度,包含對施工材料的檢驗、完成工程量的計算、隱蔽工程驗收、施工質量與施工方法的檢查、全部工程的竣工驗收等。對材料的質量嚴格控制,施工現場以單元工程的質量控制作為基礎,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控制監管。工程師需不定時查閱施工單位的質量控制圖,一次監督工作質量。(3)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是隱蔽工程監督。全過程控制是監督控制的最好方法,它可以對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進行全方位旁站,做到嘴快、眼快、行動快,及時發現施工中的缺陷并且快速排除危險,防止安全隱患的發生。
公路工程的質量問題受到全社會的監督與關注,質量好壞十分敏感,這就需要公路工程建設人員必須有很強的責任心,以十分嚴格的態度來保證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這不僅能夠節約施工成本,還能夠很好全面的完成工程任務,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創造巨大的社會效益。
[1]向仲文.論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J].河南科技,2010(10):68.
[2]孫青青.論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導報,2011(8).
[3]劉萬紅.公路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J].大眾商務,2010(6):136-137.
[4]吉玉梅.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試驗檢測分析[J].交通標準化,2012(16):80-82.
[5]涂海龍,余道輝.公路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7):268-270.
[6]李光榮.高等級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方法與措施探討[J].四川建材,200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