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2013年6月21日,第三屆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評選組織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住建部301會議室召開。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組委會主任委員趙寶江主持會議。會上向各位委員頒發了第三屆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評選組織委員會委員聘書。王燕副會長兼秘書長宣讀了“2013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評選工作方案”,到會的委員們研究討論并審議通過了“2013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評選工作方案”、《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評選管理辦法》和《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評選組織委員會工作規則》。會議還對2013年度的評優工作進行了部署。
第三屆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評選組織委員會成員名單:
主任委員:趙寶江(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
副主任委員:唐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規劃師),孫安軍(住建部城鄉規劃司司長),吳建平(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
委 員:鄒德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學術顧問),趙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王燕(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鳳武(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曉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引(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尹稚(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院長),毛佳樑(上海市城市規劃行業協會會長),嚴文復(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張泉(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顧浩(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高冰松(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總工兼規劃處處長),肖建華(武漢市測繪研究院院長),曾憲川(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薛峰(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主任),邱建(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規劃師),和紅星(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委員會主任)。
(本刊訊)根據年度工作計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城市勘測專業委員會華東專家組2013年工作會議于5月10日~12日在常州淹城召開。本次會議由華東專家組舉辦,常州市測繪院承辦,華東專家組全體專家出席了會議。會議特邀了城市勘測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專家委員會主任趙通海,天津市測繪院馬華山院長、華北東北專家組組長胡珂總工程師,并邀請了其他非華東專家組成員的江蘇省省轄市城市勘測院院長,共80多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由城市勘測專業委員會華東專家組組長儲征偉主持,常州市規劃局李青副局長出席開幕式并致歡迎詞。會議期間,趙通海主任委員向大家傳達了協會2013年工作要點,指出當前我們正處在城鎮化發展的新階段,城市規劃管理的內容和方法不斷更新,這些對城市勘測、地理信息產業提供了更大的機遇和發展空間,也對城市勘測單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勘測單位要加快業務拓展,壯大實力提高服務與保障能力。
儲征偉組長傳達了2013年城市勘測專業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石家莊會議精神,專家組研討了今年及今后華東專家組的相關工作,與會代表與專家還交流了城市勘測工作經驗、科研成果和學術信息,傳遞最新政策并展開了熱烈討論。常州市測繪院劉全海院長向代表們演示該院最新信息化成果;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就地鐵隧道結構安全自動化監測系統應用進行了報告。
本次會議期間得到了常州市測繪院的周到細致服務,與會代表全體成員向其表示衷心感謝!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城市勘測專業委員會華東專家組,常州市測繪院供稿)
2013年6月3日~5日,“長三角地理信息共建共享聯席會議”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上海市測繪院黨委書記陸潔中、院長孫紅春、副院長季善標、院總工郭容寰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三省一市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就各單位一年來在測繪地理信息管理、重點工作推進與重大項目建設、科技創新與應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進行了交流。會議重點對上次會議提出的四地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具體合作項目的進展進行了商討,確定了長三角地區連續運行衛星定位綜合服務系統共享、地圖網站、政務版平臺、地圖集及“領導用地圖”(平板電腦版)、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以及地理國情普查技術等7個合作專項,明確了各個專項的牽頭單位。
2013年是長三角地理信息共建共享聯席會議機制建立十周年。十年來,長三角地區通過聯席會議機制,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合作、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績,為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對推動長三角地理信息共建共享邁向新的高度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http://www.shsmi.cn)
2013年6月4日,北京市規劃委召開了“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與烏魯木齊市城市規劃管理局測繪地理信息工程支援與合作啟動會”。北京市規劃委委員葉大華、委人事處處長于立新、市勘設測管辦副主任王金坡,烏魯木齊市副市長、城鄉規劃管理局局長樊新和、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古麗其娜·沙吾爾、市委副秘書長遲義宸,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院長溫宗勇、副院長兼總工程師陳品祥,烏魯木齊市城市勘察測繪院院長李群林、總工程師龍海奎及雙方相關處室負責人出席會議。
會議首先介紹了北京市規劃委對口援助烏魯木齊市規劃局支援和合作工作的具體安排;雙方有關部門負責人分別介紹了烏魯木齊市發展現狀及該市規劃局尋求合作的需求、市規劃委援疆工作開展情況及有關工作。隨后,溫宗勇院長與烏魯木齊市城市勘察測繪院李群林院長代表各自單位簽訂了《烏魯木齊亞歐博覽會影像圖冊項目合作協議》。最后,烏魯木齊市樊新和副市長、北京市規劃委葉大華委員發表講話,充分肯定了兩市規劃部門開展的支援與合作的積極意義,就培訓相關工作分別提出了要求。
本次與烏魯木齊市規劃局的測繪地理信息工程支援與合作,將按照“首善標準、首都水平”,在測繪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人員培訓、選派專家指導等方面對烏市規劃局給予援助;包括七方面內容: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培訓指導、亞歐博覽會圖冊編制合作、地理國情監測技術支持、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激光雷達等新技術培訓、精密測量及地下管線培訓、規劃電子地圖服務平臺培訓。以期達到提高烏市測繪地理信息干部隊伍業務素質,傳授新技術應用的經驗,通過技術人員培訓、選派專家指導和項目合作方式,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烏市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保障能力,提升測繪地理信息綜合技術水平。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將承擔主要培訓指導任務。
(張京川)
(來源:http://www.smibj.com)
(本刊訊)校企合作辦學,是企業實現人才開發增值的新途徑,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福州市勘測院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地理信息服務專家,為加大人才儲備力度,持續提升服務能力,近年來致力于加強校企合作力度,積極推進在職研究生層次教育,不斷為海西智慧城市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2013年,在福建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福州市國土資源局等上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武漢大學與福州市勘測院聯合開設的測繪工程(GIS方向)在職研究生課程班于5月30日順利開班。福建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福州市國土資源局、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及福州市勘測院領導出席了開班儀式并做重要講話。
福建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林孝文副局長首先對在職研究生課程班的開辦表示祝賀,對福州市勘測院與高校聯合組織在職研究生教育的方式給予高度肯定,對武漢大學一直以來在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科學研究及人才培訓所作的貢獻表示感謝,并對課程班的教學工作做了重要指示,要求校企雙方精誠協作,“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辦真學、辦好學”。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陳曉榕書記為與會人員深入介紹了我國研究生教育體系以及本次課程班后續的教育模式,并對課程班學員寄予了殷切期望,提出了嚴格要求。
福州市勘測院錢兆向院長在發言中回顧了福州市勘測院60年的發展歷程,強調了人才對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分析了福州市勘測院培訓工作實施現狀及問題,指出校企聯合辦學將是福州市勘測院人才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是本院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戰略目標的強大推進器。希望全院進一步統一思想,把人才上升到戰略資源層面,有效開展“種子計劃”、“樹苗計劃”;要把辦好研究生班作為重要工作,認真抓好教學組織,爭取做到工作學習雙促進;同時希望全體學員珍惜學習機會,明確目標,刻苦學習,努力成長為理論實踐雙過硬的復合型人才。最后,學員代表邱健麗代表全班34名學員對各級領導的關心表示感謝,并承諾將以“最飽滿的熱情,最全面的投入,最實際的行動”完成學業。
本次開班儀式的召開,標志著武漢大學、福州市勘測院校企合作框架的正式啟動。課程班將在各級領導和武漢大學的指導下,嚴格遵照教育部及武漢大學在職研究生教育的各項政策,按照研究生培養方案,嚴格教學管理,為單位及行業輸送更多高學歷、高技能、高素質的測繪地理信息復合型精英。
(福州市勘測院辦公室供稿)
(本刊訊)2013年4月10日下午,由西寧市國土資源局組織專家,在西寧市測繪院召開《西寧市高精度三維大地測量基準的研究與建設》項目驗收會。該項目由西寧市測繪院和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共同建設完成。驗收會專家組組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原武漢大學校長),成員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輝峰、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測量部主任張鵬、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主任文漢江、天津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竇華成院長、常州市測繪院高級工程師劉全海院長、青海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高級工程師李偉東站長。青海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盧曉平、西寧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包維珍、西寧市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張志山等參加了會議。
在聽取完項目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后,經與會專家質詢和評議,一致認為:《西寧市高精度三維大地測量基準的研究與建設》項目符合三維大地測量基準規范要求,建成的由56個控制點組成的西寧市高精度GPS控制網,布設均勻,網形結構合理,數據處理嚴密,點位精度高,其控制點符合85國家高程基準和56黃海高程基準,同時也符合國家測繪基準,其精度為厘米級,坐標能夠相互轉換。該項目利用高頻地形數據采用高階積分核函數方法確定了精密重力大地水準面,建立了分辨率為2″×2″、精度優于 1.0 cm的西寧市高精度似大地水準面精化模型。
該項目的建成,極大地提高了高精度空間定位技術,將滿足基于西寧市大地數據庫、專題GIS研制、4D產品開發、GPS RTK測量的“數字西寧”基礎地理信息建設需要,改變了傳統的水準測量和GPS RTK作業模式,能夠為西寧市經濟建設、領導決策、重大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以及西寧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高精度、多功能的測繪技術保障。
(西寧市測繪院辦公室供稿)
(本刊訊)近日,由重慶市勘測院承擔的“兩江新區地理國情監測”項目在北京順利通過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的以中國工程院劉先林院士為主任的專家委員會評審。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整體上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該項目針對山地城市特點,結合兩江新區現狀條件,利用翔實準確的數據源,形成了形式多樣的監測成果,建立了兩江新區多源數據本底數據庫,構建了可視化查詢檢索應用平臺。該監測技術創新地采用了高精度的多源數據分類提取方案、有效抑制線性噪聲的變化檢測、改進的遙感影像指數分析、地理國情信息的綜合分析等技術。同時,還利用了重慶市勘測院的國家發明專利技術提取地面光譜影像變化數據。
兩江新區地理國情監測項目在兩江新區的應用將有力推進新區建設,幫助了解和掌握兩江新區基本地形地貌、城市建設、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綜合情況,為兩江新區的科學管理和合理規劃提供決策支持,同時也為重慶市即將全面開展的地理國情普查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重慶市勘測院 胡開全供稿)
近日,在天津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召開天津市工程建設標準《天津市地下建(構)筑物信息管理技術規程(送審稿)》評審會。該《規程》由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和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主編;天津市規劃執法監察總隊、天津市測繪院、天津市勘察院為參編單位。天津市測繪院胡珂總工程師受邀作為專家組組長參加了評審會。
《規程》明確了地下建(構)筑物數據內容、數據標準、數據采集、檢驗、系統建設、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內容,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地下建(構)筑物信息建設、系統建設的標準等內容。
《規程》的內容完整、明確、合理,填補了國家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最后,評審組一直同意該《規程》通過評審。
隨著該《規程》的通過,天津市市域范圍的地下建(構)筑物測繪工作即將全面展開。
(來源:http://www.tjch.com.cn)
(本刊訊)近日,重慶市勘測院完成三維激光掃描儀檢校場的建設工作。該檢校場位于重慶市渝北區童家院子,場地長約 600 m,檢校場建成后,除了用于三維激光掃描儀的檢校外,其測定的相關參數還可用作全站儀等測繪儀器的測距精度檢校。
據悉,三維激光掃描技術作為獲取空間數據的有效手段,有著快速、精確、無接觸測量等優勢,然而其儀器本身及測量成果等精度的評定還沒有現成的標準規范可以參考。為突破這一難點,重慶市勘測院于2012年引進了RIEGL VZ-1000三維激光掃描儀,并通過多次踏勘和比選,在渝北區童家院子選址,埋設7個強制歸心墩標,使用高精度測距儀器獲得每個墩標之間的準確距離值,同時,以此為標準評定掃描儀的測距精度。
(重慶市勘測院 歐斌、劉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