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山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輕工工程實驗室,四川 都江堰 611837)
我國是世界上竹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竹子的品種有500多種,栽培面積、蓄積及年產量居世界之冠。據統計,目前全國竹林面積達420萬hm2,占世界四分之一,竹材年砍伐量約900萬t[1]。隨著人們對竹子制漿造紙性能的深入認識和大量的生產實踐,竹子已經成為我國制漿造紙的一種重要纖維原料,竹漿的產量越來越大[2-3]。目前,竹子主要用于生產化學漿,通常采用硫酸鹽法進行蒸煮。隨著竹漿企業規模的擴大,新型、高產能的竹漿蒸煮設備不斷投入生產,如大型立式蒸鍋、塔式連續蒸煮系統等,但在生產上卻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漿料很難一次噴放干凈、卡伯值波動性大、漿渣率高等[4-5]。這是因為這些新設備最初的設計更多地參考了木片蒸煮參數,而竹材的結構、性質與木材相比有很大的差異。
本文在對竹子結構和性質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加強竹片滲透、提高蒸煮效果”的設想,并將一種蒸煮滲透劑在生產上進行了中試,希能給竹子的蒸煮生產提供參考。
在植物分類學上竹子屬禾本目(Graminales)禾本科(Gramineae )竹亞科(Bambusoideae)[6]。因而,不同于針葉木和闊葉木的化學組成,竹子中木素的含量相對較少[7-8];另外,竹子木素的結構中含有較多的紫丁香基單元,其中5%~10%的香豆酸和少量阿魏酸以酯的形式與其他木素單元鏈接[9]。這樣結構的木素在化學蒸煮中容易被降解而溶出,所以,竹子蒸煮時較針葉木容易成漿。但是,竹子的組織結構非常緊密,且表面覆蓋著富含硅和蠟質的堅硬薄層,纖維細胞腔內有膠狀物質的沉積及侵填體的聚積[10]。這樣的結構,使蒸煮液進入竹材內部的難度加大,滲透困難,延長了滲透時間。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竹子的蒸煮特性表現出兩面性:一方面木素的脫除容易,另一方面蒸煮液的滲透困難。
在實際生產上,竹片蒸煮工藝的特點表現為“長升溫、短保溫”,即竹片蒸煮過程中的升溫緩慢、時間長,而到達最高溫度后保溫的時間較短。這是因為蒸煮藥液往竹片內部的滲透比較困難,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使藥液充分有效地進入竹片內部,有些企業采用二次升溫或低溫(120 ℃)保溫的蒸煮技術,都是為了促進藥液的滲透;而竹材中的木素較少且易降解,一旦藥液充分滲透與木素接觸,就可很快地完成脫木素的反應,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就可將木素脫除使竹片蒸解成紙漿。
經過調查,很多竹漿企業蒸煮上普遍存在著諸如這樣的問題:
(1)噴放困難。保溫結束后漿料很難一次噴放干凈,需要多次噴放才能將鍋內漿料噴放完。這樣會浪費時間,降低蒸煮設備的產能,還會增加蒸汽的消耗。
(2)漿渣率高。蒸煮后的粗漿料經過篩選,篩出較多的漿渣、細漿的收獲率低,還會堵塞篩漿機、甚至損壞篩鼓,使紙漿的生產成本增加,還會影響生產正常進行。
(3)硬度波動大。主要出現在連續蒸煮系統漿料的卡伯值常常波動,嚴重的時候相差甚至超過10個單位。紙漿硬度的波動給漂白工段產生很大的影響,并降低了產品質量。
(4)結垢嚴重。結垢不僅出現在堿回收系統,在蒸煮器的藥液加熱循環系統、洗選漂設備和漿料管道等處也產生垢層,對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竹漿生產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竹片的均勻性差。現在竹漿廠普遍收購的原料為混合竹片,及由不同竹種、不同竹齡、長短厚度不一的竹片組成。不同竹種和竹齡的竹片,木素的含量、組成都有差異,在蒸煮過程中與蒸煮液反應的情況不同,再加上竹片的長度、厚度差異,蒸煮的化學反應不能均勻進行,蒸煮效果隨著竹片的變化而變化。易煮的竹片被過煮,使纖維受到嚴重的損傷;而難煮的竹片未成漿,粗渣量大而細漿的收獲率低。因而在生產上常常出現噴放困難、漿渣率高及硬度波動大的問題。
資料介紹[11],滲透劑能夠提高蒸煮的均勻性,增加紙漿得率、白度和成紙強度,降低紙漿硬度、用堿量和粗渣率,縮短蒸煮時間、提高設備產量,并使制漿系統的結垢大大減弱。為此,進行了添加滲透劑的蒸煮試驗。
PPT 401滲透劑的性質如表1所示。

表1 PPT401蒸煮滲透劑的性質
PPT 401滲透劑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具有增強物質傳遞動力學的能力。在蒸煮初期,能夠提高纖維原料的滲透性、加快蒸煮液滲透;在蒸煮中期,可防止降解木素的縮合和沉積;在蒸煮的后期,能夠減少纖維細胞壁有機物沉積淤塞通道,改善溶解木素從纖維內部傳遞出來的條件,有利于木素的脫除。PPT 401是一種新型的蒸煮助劑,可以增加蒸煮液滲透效率和防止過蒸煮以提高產品得率和均勻性。在蒸煮最初的15 min內,PPT 401滲透劑能夠使料片吸收蒸煮液的量增加30%,并可很快地使蒸煮液與料片內部的木素接觸進而發生化學反應。從PPT 401滲透劑的性質介紹及應用的效果,并結合竹漿蒸煮的特性,這種蒸煮助劑也能夠提高竹片的蒸煮效果,解決竹漿生產出現的問題。出于這樣的目的,在鍋內某造紙企業的蒸煮車間進行了應用PPT 401滲透劑試驗。
某廠以收購的混合竹片為原料,以110 m3立式蒸煮鍋為設備,采用硫酸鹽法進行蒸煮,蒸煮的主要工藝條件如表2所示。為了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在蒸煮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將滲透劑添加到蒸煮液中送入鍋內,進行了添加滲透劑的蒸煮試驗,蒸煮結果如表3所示。

表2 蒸煮的工藝條件
從表2的蒸煮結果可以看出PPT 401滲透劑能夠明顯地改善竹片的蒸煮。在其他蒸煮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添加滲透劑,能夠提高紙漿得率和白度、降低紙漿硬度,并提高了殘堿含量。另外,在紙漿的洗滌、篩選、漂白系統中,泡沫減少、濾水加快,漂白漿的白度也有明顯提高;在抄紙車間,從試驗班次所制紙漿的成紙性能來看,產品的挺度、抗張強度等指標也有一定的增加。

表3 蒸煮滲透劑的性質
竹子是一種非木材纖維原料,木素含量相對較低、易脫出;但是,竹子結構致密、表面覆蓋著富含硅和蠟質的堅硬薄層,蒸煮液的滲透困難,從而給生產帶來較多的問題。生產試驗發現,蒸煮滲透劑的使用,可加快蒸煮液進入竹片內部的速度,提高蒸 煮的均勻性,改善蒸煮效果,提高紙漿得率和質量。
[1]康素敏,趙強,張銘洋,等.高得率竹漿漂白中還原性漂白劑的應用研究[J].湖北造紙,2010(2):5-9.
[2]竹材制漿造紙.http://www.ztzx.forestry.gov.cn,2005.10.18.
[3]崔敏,殷亞方,姜笑梅,等.竹材制漿造紙技術研究與應用現狀[J].竹子研究匯刊,2010,29(1):1-6.
[4]陳龍.四種新竹材制漿造紙研究報告[J].天津造紙,2010(3):12-15.
[5]佚名.提高竹漿的得率[J].造紙技術通訊,1971(1):61-62.
[6]易同培.四川竹類植物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7]楊淑惠.植物纖維化學[M].3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8]陳云,劉一山,王修朋.混合竹材制備溶解漿的工藝試驗[J].紙和造紙,2011,30(12):8-16.
[9]馬靈飛,韓紅,徐真旺,等.部分竹材灰分和木素含量的分析[J].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96(3):276-279.
[10]王昌命,王錦,王文久,等.云南主要竹材材性與制漿造紙性能分析[J].中國造紙,2008,27(8):10-13.
[11]賀靜,郭旭斌,陳艷娟,等.蒸煮滲透劑在麥草化學漿中的應用[J].造紙化學品,2011,23(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