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漫
(黑龍江省長水河農場第三管理區,黑龍江 黑河 164007)
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就是將農業機械化新技術轉化、普及、運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益。農業機械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先進手段和工具,其裝備水平是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農機化技術推廣是農業機械化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途徑,是聯系農業機械化科技成果、農業生產、農民群眾三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主力軍。
(1)原有的推廣體制已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過去,我們按照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的程序,由各級農機推廣部門為主體,全面實施,這對發展糧食生產為主體的機械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這種推廣機制由農機部門單獨操作,對農機部門的依賴性很大,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滿足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速度和需要。
(3)農機推廣經費嚴重不足。由于財政困難,推廣經費得不到保障,區、縣財政除撥給農機推廣人員的工資外,沒有安排專項的農機推廣經費,因此農機推廣工作難以開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農業生產向著高產低耗多樣性方向發展,農機推廣力量明顯匱乏,投入的推廣經費不能滿足開支,無法開展實質性的工作。
(3)鄉鎮農機推廣機構合并、人員裁減,使農機推廣力度下降。鄉鎮農機推廣機構是農民與區、縣農機推廣部門信息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機構改革后,農機推廣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心受挫,在思想、觀念、技術上沒有自覺地去適應農機化發展的步伐,這種困境在一定時期內很難得到解決。區、縣級農機推廣部門與基層聯系脫鉤,農民對農業機械的需求情況不能得到真實反映,有些農機基礎工作得不到有效地落實。因此,完全依靠鄉鎮農機推廣部門來發展農機化的可能性在淡化,大量的工作還得靠市農機部門來完成。鄉鎮農機推廣力量的削弱,使區、縣農機推廣部門最需要的農機需求信息不能充分反饋,更難找到發展農機的切入點,所以獲取農機信息已成為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4)推廣人員專業知識水平低。縣、鎮農機推廣人員年齡逐漸偏大,知識結構不合理,新老交替緩慢,大中專畢業生寥寥無幾,推廣人員的技術力量較弱,使農機推廣的知識支撐力度降低。機構改革后,不少農機推廣人員對農機工作的積極性降低,事業心受到了影響,主要精力沒有真正集中到農機化工作上,只將完成下達的任務指標視為單一的工作目標,使農機工作難以發展。
(5)農機推廣的觀念和技術滯后。近幾年來,農機技術的推廣工作按照農業生產的要求,注重產前、產中的機械化,或產后粗加工的機械化。忽視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和產后深加工的機械化,只注重小農業的機械化,忽略了農機化的大農業觀念,如農業工程機械化、農業環保機械化等。因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觀念比較膚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速度,制約著農民收入的進一步提高。
(1)爭取當地政府對農機化工作的支持。近幾年,中央對“三農”工作非常重視,將新農村建設提到重要議事日程,通過中央政策的支持,農機部門應盡全力爭取當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圍繞當地實際和農民需求,政府要做好農機推廣工作,做好先進、高效、實用的農機推廣工作,以符合當地實際和農民需求。為此,要在深人基層搞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充分掌握當地農民需求信息,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機技術和農業機械。圍繞當地經濟支柱產業,研制推廣農業機械。充分利用當地生產條件,召開不同作業形式的農機作業現場會,請當地政府領導參加,做好領導的參謀,使領導及時掌握農機工作的動態,可將農機推廣工作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作用,了解農機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準確及時向當地政府反映,以爭取政府的支持。
(2)建章立制,進一步激發農機推廣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鄉鎮農機推廣機構的作用。將市鄉農機推廣人員的工作納人年度目標考核中,調動鄉鎮農機人員的積極性,使他們工作安心、盡心、盡責,保證各項農機推廣工作的基礎工作順利完成,保證各種農機信息能及時傳送。
(3)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素質。要經常組織農機人員進修學習,進一步提高農機推廣人員的業務素質。采取必要的手段鼓勵農機推廣人員學習各項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素質為農機推廣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創造知識為推廣工作提供源動力。
(4)健全市、鄉、村農機推廣信息網絡。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觀念更新十分重要,只有觀念、知識和政策的更新,才會有農機化的迅猛發展,為此確保農機信息暢通非常重要。以各鄉鎮、街道為單位,在各農業產業中建立農機推廣示范點,通過示范點收集各產業對農機的需求情況。示范點要求建立在農業示范園區、生產基地、龍頭企業、農機專業戶等基地,這樣較能體現農業區域經濟的特色。通過建立農機行業協會獲取農機需求情況和作業信息。建立與農業各種協會的聯系制度,在互聯網上收集各農機企業的信息,以保持與農機企業的聯系,獲取企業信息的最新動態。另外,可與各種農機研究所建立信息關系。多元化的信息平臺讓農機推廣部門、用戶、生產企業、科研單位互相融為一體,及時快速地獲取各種所需的信息。
(5)促進推廣形式多樣化建立。科、工、戶為一體的農機新產品開發研制推廣機制。將農機生產企業、科研院校、農機用戶、農機推廣部門聯系起來,通過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大農機推廣力度,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如傳統的示范基地模式推廣,農機大戶、科技大戶示范帶頭推廣,農村致富能人帶頭推廣,組織農機科技示范帶頭人外出參觀學習,通過多渠道的推廣以加快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推廣的步伐,真正實現農機推動工作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