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星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農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是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移和實施科技興農的關鍵環節,是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的切入點和落腳點,是傳播科學技術,增強農業后勁的有效途徑。那么現有的農技推廣體系是什么樣子?存在哪些問題?又如何改革呢?
農村、農業、農民是黨提出的三民政策。三民政策的目的在于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作為農民主要收入的農業是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的關鍵。提高農業收入,要靠科技,靠科學的管理。科技興農是一條農業的必走之路。但是作為主體的農民大部分科學知識匱乏,不懂得怎樣科學種地。早在20世紀50年代,國家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于是農技推廣體系應運而生。當時農技推廣體系成立時我國還是計劃經濟,所以農技推廣體系也是適應計劃經濟的發展的。而如今我國已經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原有的農機推廣體系不再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很多問題凸顯出來。
(1)農技推廣部門不受重視。市場經濟的到來,大家都卷入掙錢的風潮。哪些部門能夠賺到錢,能夠給國家、政府繳納更多的稅收,就會得到政府的支持,享受一系列的便利政策以及資金的大力支持。由于農技推廣工作是一項教育工程,不能給農民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也不能給政府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農技推廣部門不受重視。好多地方的農技推廣部門形同虛設,有崗無人。不管是從職能部門,還是從從事農技推廣的人員本身,都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技推廣的重要性。
(2)農技推廣人員待遇低。計劃經濟時期,農技推廣部門屬于國家編制,政府部門發放工資。可是合鄉并鎮后,原有的農技推廣部門不再屬于事業編,工資發放只能依靠政府補貼。由于政府部門的不重視,農技人員的工資往往得不到保障,甚至會出現拖欠工資的情況。再加上農技推廣本身就是無利潤的工作,從事農技推廣的人員不能自籌資金,所以農技人員的待遇都偏低,導致人們不再愿意從事這個工作。
(3)設施落后。大部門的農技推廣部門設施落后,只是簡單的辦公桌椅之類,基本都不具備計算機等現代化的辦公設備。這就導致農技推廣人員的知識更新慢,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無法掌握最新的科技資訊,無法給農民提供最新的農業信息。
(4)農技推廣部門管理不到位。由于農技推廣部門得不到政府資金支持,所以就自謀出路。政府也支持他們辦一些有償服務。雖然政策是好的,但也往往被一些人員利用。借給農民講課的名義推銷一些農資產品,有些甚至是假冒偽劣產品,而農民本身知識匱乏,容易上當受騙,從而從農民造成損失。
(1)政府加大投入。作為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農技推廣機構的投入。農技推廣和農民收入切實相關,使農技很好地應用到農業上,農民科學種地、科學管理,才能提高收入。農民的收入提高了,政府的收入也就提高了。政府應加大對農技部門設施的投入,增加現代化的辦公設備,讓農技人員掌握第一手的資料,才能更好地為農民服好務。第三,要保障農技人員的工資待遇,農技人員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才能更好地做好農技推廣工作。
(2)農技與企業相結合。農業技術的推廣,目的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讓科技成果更迅速地為農民帶來好處。所以農技部門要做好這個紐帶作用。農技人員應該與當地農產品企業加強合作,讓新技術應用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中,提高企業效益,當然為企業提供科學支持是有償服務。強化農技推廣機構與龍頭企業的有機結合,按照市場的要求和運行規律,為龍頭企業開展全程科技服務,形成龍頭企業建基地,科技人員搞服務,農民、企業和科技人員三贏的有償服務模式。
(3)加強對農技部門的管理。針對現在農技部門一盤散沙的情況,政府部門要加強管理,讓農技部門真正發揮其作用。農技部門要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加強對農民的知識教育程度,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讓農民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發家致富。要規范農技部門的行為,杜絕利用講課方式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行為。農技部門要真正把科技帶到農村,帶到農民心中。加強對農技部門從業人員的管理,提高農技部門從業人員的素質,提高農技人員的知識水平,加強對農技人員的考核。
分析了農技推廣體系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了農技推廣部門的改革方案,希望我國的農技推廣體系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能夠最快地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到農業生產和農業服務上,能夠讓企業見到效益,讓農民得到實處。
[1]李愛萍.淺談基層農業推廣體系的現狀及創新[J].山西農業科學,2008,(36).
[2]王多勝.淺談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與改革[J].中國農技推廣,2005,(1).
[3]姚瑤,李飛.淺談我國農業科技推廣的現狀及完善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08,(2).
[4]楊林堂,王秋蘭,王根全,張麗,孫改桃.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現狀與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07,(10).
[5]歐陽小萍.淺談基層農業推廣體系的發展模式創新[J].現代農村科技,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