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山
(河南省武鳴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武鳴 530100)
為了確保生鮮乳的質量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生鮮乳的質量檢測非常重要。據此,筆者整理了一些常見的質量檢測項目和方法,供讀者參考。
三聚氰胺是一種偽蛋白氮,其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添加在生鮮乳中,可以提高檢測時生鮮乳中蛋白質的檢測數值。用普通的全氮測定法測飼料和食品中的蛋白質數值時,根本區分不出是否添加有三聚氰胺。
檢測方法:采用快速法進行初步篩選,檢出限不高于0.01mg/kg。檢測結果高于檢出限的樣品采用《原料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檢測方法》(GB/T 22388-2008)第二法或第三法進行確證,并依據《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1年第10號)進行判定。
“皮革水解蛋白粉”是利用皮革下腳料甚至動物毛發等物質,經水解而生成的一種粉狀物,其氨基酸(或者說蛋白質)含量較高。在乳制品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可以提高乳制品的蛋白質含量。經過染色等加工處理過的“皮革水解蛋白粉”,含有重鉻酸鉀和重鉻酸鈉等有毒物質,長期食用,會危害人體健康。
檢測方法:依據原衛生部指定方法《乳與乳制品中皮革水解蛋白鑒定——L(-)-羥脯氨酸含量測定》檢測,超出方法檢測限的即判為不合格。L(-)-羥脯氨酸是膠原蛋白(皮革水解蛋白)特有的氨基酸,而牛奶中并不含此氨基酸,所以通過測定乳制品中L(-)-羥脯氨酸的含量,可判定是否添加了“皮革水解蛋白粉”。
為了掩蓋牛奶的酸敗現象,降低酸度,不法經營者會向奶中加入堿類物質。通常以摻純堿(Na2CO3)或小蘇打(NaHCO3)為多。摻堿乳的危害不僅在于破壞掉某些維生素,而且會引起腐敗菌增多,而添加工業堿更可能造成重金屬中毒。
檢測方法:依據《乳與乳制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 5009.46-2003)檢測,檢出即判定為不合格。鮮乳中加堿,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指示劑變色,可以從顏色的深淺來判定加堿量的多少。
β-內酰胺酶由多種酶類組成,是一種由細菌產生的能水解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酶。以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為代表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是牛乳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抗生素,常用于預防、治療牛乳腺炎和其他細菌感染性疾病。如果乳品生產中違規使用β-內酰胺酶,會造成抗生素濫用,波及人體產生藥物耐藥性。
檢測方法:采用快速法進行初步篩選,快速方法的檢出限不高于4U/mL。采用衛生部指定方法《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內酰胺酶類藥物檢測方法——杯碟法》進行確證,結果呈陽性即判定為不合格。
四環素類藥物為廣譜抗菌藥,包括四環素、土霉素、金霉素、強力霉素等,廣泛用于預防和治療奶牛疾病。近年來由于該類藥物的使用不合理或濫用,導致牛奶中有藥物殘留,而四環素類藥物能夠與骨骼中的鈣結合,抑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
檢測方法:采用競爭ELISA方法檢測。在酶標板微孔上預包被抗四環素類藥物抗原,然后依次加入樣品溶液、四環素類藥物抗體及酶標記物。包被抗原可與樣品中的四環素類藥物競爭性地結合藥物抗體,然后與酶標記物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用TMB底物顯色;最后加入反應終止液,在450nm酶標儀下檢測。樣品中的四環素類藥物濃度通常與吸收光強度呈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