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繼蘭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畜牧局,山東 棗莊 277200)
每批肉雞的飼養周期越短,說明生長速度越快,飼料利用效率也越高。縮短飼養周期的主要措施:飼養健康而優良的高產肉用雞種;飼喂營養完善的全價配合飼料;創造條件適宜的雞舍環境。最終提高肉雞成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飼養成本。另一個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是做好衛生消毒和疫病防治工作,杜絕各種病原菌的侵襲和危害。在正常良好的飼養管理情況下,肉雞的飼養期僅為7~8周齡;超過8周齡,則說明飼養經營水平較差,經濟效益不可能提高。8周齡肉雞的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
出售時單位活重越大,說明肉雞生長速度越快,飼料利用率越高。在飼養期內,提高單位活重的措施除飼養良種肉雞外,采用全價配合飼料也很重要。在正常飼養條件下,白羽商品肉雞6周齡體重應達到1.8kg以上。
應根據市場上肉雞的價格行情,根據成本核算適時出售。飼養日齡越長,產生的效益可能越低。雞場每批雞盈利效果如何,主要以每只雞出售時的盈利情況來衡量。一般情況下,每只雞盈利2元以上者,說明經營效果較好;盈利1~2元者,經營效果一般;盈利1元以下者,經營效果較差;沒有盈利的說明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