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曉蓮,羅 侃
(1.四川省犍為縣畜牧局,四川 犍為 614400;2.北京九州互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07)
1.1 影響機理 熱應激會提高豬的呼吸頻率,使得肺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從而降低二氧化碳分壓,最終降低血液中碳酸氫鹽的濃度。氫離子濃度的降低會導致血漿中pH升高,如嚴重,則會“堿中毒”。堿中毒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母豬的采食量下降,繼而引發豬生產性能下降。
1.2 具體表現 資料表明,青年母豬熱應激時,初情期和性成熟延遲,母豬發情推遲,出現隱性發情甚至不發情,卵巢機能和性機能減弱,受胎率顯著下降;當氣溫達到32℃以上時,約20%的母豬配種后不孕或反復發情,流產率增加。妊娠后期母豬若出現熱應激,可產生重大的繁殖問題,表現為流產,死胎,產仔數和產活仔數減少,仔豬初生重降低,哺乳期增重變緩。泌乳母豬的熱應激表現為采食量下降,泌乳量減少,母豬斷奶后可能出現乏情和異常發情,或再次發情的間隔延長,產后發病率升高。
2.1 加強飼養管理 豬舍內應配備降溫裝置,如安裝水簾就可以有效降溫5℃,溫度太高時,可以采取房頂灑水降溫。對妊娠母豬舍的空間降溫可用噴霧降溫加電風扇,也可采用噴霧系統冷卻來降低豬舍內溫度。每當氣溫高于22℃時,每0.5h或1h打開噴霧開關1~2min,冷卻降溫。分娩舍可用滴水降溫加電風扇降溫的方法:在豬舍內安裝一個滴水器,每天中午、下午每間隔1~2h開啟1次,同時開啟電風扇,降溫效果更顯著。注意滴水器開啟時間不宜太長,以免增加圈舍濕度。
2.2 科學喂養
2.2.1 合理的飼喂量。在母豬產仔30 d后,可以從懷孕母豬料過渡到妊娠母豬飼料,用量3~3.6 kg/d;產前3 d應逐漸減料,產后每日要逐漸增加飼料,達5~6 kg/d。一般在夏季推薦飼喂濕拌飼料,水料配比為1∶1。
2.2.2 保證充足的飲水。飲水器供水量最低應達到1L/min,最好是2L/min。如果水流太小,母豬喝水時容易煩躁,影響其采食干料的食欲。另外,水溫和水質也很重要,高溫環境中冷水(10℃)的飲水量比溫水(26℃)幾乎要高1倍。
2.2.3 優化日糧結構。高溫條件下,母豬采食量減少,造成營養不足而影響生長發育,因此選擇適口性好、新鮮優質的原料配制飼料顯得尤為重要。合理的飼料配比可有效提高母豬的免疫率,增強其抗熱應激能力;同時在日糧中添加適量的抗應激添加劑如三價鉻離子、酸化劑、酶制劑、甜菜堿、碳酸氫鈉等,也可提高母豬的食欲和抗熱應激能力。
2.3 預防產后感染 做好接產時的衛生、消毒、清理等工作,同時提前在母豬飼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或在產后使用抗感染針劑注射(以長效制劑為宜),可有效防止產后感染。
綜上所述,豬生長的適宜溫度在15~25℃,熱應激下的豬不僅生理機能紊亂,采食量下降,還會導致飼料能量在體內分配和利用的效率發生改變,致使豬生產性能下降。因此,減輕熱應激對養豬生產的不利影響和提高高溫條件下的豬生產性能已成為養豬生產的當務之急,其中日常管理和營養調控是不可忽視的問題。由于膳食纖維及酸化劑、有機鉻制劑等對緩解母豬夏季熱應激具有比較確切的實用效果,因而可以進一步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