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華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當前我國奶牛養殖業已進入依靠科技進步,向現代化方向發展的新時期。為此,需要著力解決好制約行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和深層次問題。本文將圍繞現代奶業建設,從分析產業屬性入手,討論現代奶業建設的方向、重點、路徑等問題,拋磚引玉,供同行參考。
1.1 節省資源利用 奶牛養殖的資源節省潛力隨著單產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單產4噸奶牛的資源節省潛力已經相當于現代家禽業的水平,而現代奶牛的單產很容易超過7噸,因而在資源利用節省潛力方面,奶牛業具有其他養殖業不可比擬的優勢。
1.2 技術密集型產業 養好奶牛需要有能力解決好多方面的技術問題,從建設之初的場址選擇、布局規劃、牛場建設,到投產后的飼料生產加工、繁殖、育種、擠奶、各階段牛群飼養管理、疾病防治、糞污處理,以及通過有效的管理確保各項技術要求落實到位均需要以奶牛場為主組織實施,其中的技術管理難度和要求均高于其他畜禽養殖,是技術密集的養殖業。
1.3 產業關聯度高 奶牛養殖與上游種植業和下游乳品加工業關聯的緊密程度要高于其他養殖業。高水平的奶牛養殖需要種植業提供優質的粗飼料,而有效控制粗飼料質量需要奶牛養殖與作物種植之間形成緊密的聯合協作關系,奶牛排出的糞尿也只有在兩者形成緊密協作的條件下才能很好地循環利用。在與加工業的關聯上,生乳產出后必須盡快進入加工環節,這與肉、蛋產品明顯不同,奶牛養殖與乳品加工業之間也因此需要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連接。
1.4 擴張速度慢 奶牛養殖與同類的家禽養殖比較,雖然其資源利用節省的潛力更大,但受大家畜繁殖率低的限制,其擴張速度遠遜于家禽養殖。奶牛養殖一旦滑坡,恢復的速度比較慢,這就要求要為奶牛養殖業構筑一個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
農區的奶牛養殖業應當是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循環的畜牧業。
2.1 農區奶牛業必須是高產的奶牛業 首先,在農區發展奶牛業的主要原因不是滿足市場對乳品的需求,而是利用奶牛養殖能節省資源利用的特點,優化畜產品結構,提高畜產品生產的資源利用率。其次,奶牛的單產水平越高,資源利用率越高。第三,奶牛的養殖效益與單產水平緊密相關。因此,無論從提高奶牛養殖的資源利用率的角度,還是從提高奶牛養殖效益的角度,均應將提高單產作為主要的技術發展目標。
2.2 農區奶牛業必須是優質生態的奶牛業 乳品安全、生態環保不僅事關經濟效益,更關系到產業的發展存亡。必須將保障乳品安全作為事關生死存亡的大事來抓,應高度重視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管理,高度重視奶牛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防控,高度重視擠奶和原料奶的貯存管理,杜絕重大乳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2.3 農區奶牛業應當是農牧結合的奶牛業 挖掘奶牛養殖資源的節省潛力,和實現奶牛養殖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均需建立農牧結合的機制。應當為奶牛養殖場(區)分配飼料用地,讓養殖者決定種什么、如何種、如何收等問題。如果奶牛養殖場(區)有專用飼料種植用地,養殖產生的有機廢棄物,尤其是污水就可以作為液體肥料使用,這樣還可減少環境污染。
2.4 應具有先進設施裝備和高素質人才 奶牛養殖業是畜牧業中的“重工業”,高水平的奶牛養殖需要有布局合理、方便操作、流程清晰的養殖場,需要有先進的飼料加工、擠奶、場內運輸、糞污收集及處理等設備。經營一個高水平奶牛場,還需要有一支水平較高的經營管理團隊,要求員工有較高素質。
3.1 聯合育種體系不健全 在奶牛育種技術上,我國與先進國家并無質的差距,但至今我國奶牛優秀種質仍對國外有很高的依賴度,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形成全行業育種的格局,缺少育種的基礎數據。很多奶牛養殖場區沒有系譜記錄和生產性能測定的習慣,盡管近年來國家花了很大力氣推動DHI測定,效果并不理想,收集的數據大多不是有效數據。
3.2 飼養管理粗放 除了少數大的企業集團外,多數奶牛養殖場(區)的飼養管理粗放,沒有規范的技術管理,憑經驗養奶牛,導致單產水平低、繁殖率低和發病率高、淘汰率高,這是當前多數奶牛養殖場(區)經濟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造成這一問題的關鍵原因是奶牛養殖場(區)不容易找到技術水平較高的技術管理人員。
3.3 優質粗飼料不足 我國奶牛養殖場(區)普遍缺少優質粗飼料,即使農區也不例外。這不是種植的問題,而是收獲和加工的問題。優質的干草需要大規模的產業化生產才能保障質量,而保障青貯的質量則需要實行農牧結合。中小型奶牛場在粗飼料的加工、貯存、使用等環節的設備欠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終需要專業化的生產。
3.4 疫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盡管花了很大力氣,奶牛疫病防控的效果并不理想,這仍然是奶牛養殖業發展的重要隱患。造成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相當一部分奶牛養殖場(區)的防疫意識淡薄,對牛群的隔離、防護措施不到位。二是養殖規模過度的奶牛養殖小區大量存在,絕大多數小區實際上沒有任何防疫隔離的措施。三是疫病防疫制度、措施執行不到位,應提高防疫制度、措施的執行力。
3.5 生產成本攀升 當前,飼料、勞動力價格不斷攀升給奶牛養殖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隨著經濟的發展,飼料、勞動力價格上漲難以避免,控制兩者對奶牛養殖業發展的影響是首要問題。
充分發揮奶牛養殖業資源節省潛力大的特點,解決好當前奶牛養殖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明確根本出路是加快現代奶業的建設,主要的策略包括五個方面。
4.1 以頂層戰略規劃為引領 在我國,發展奶牛養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用優先的土地資源生產出更多的優質食品,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是一個地區奶牛養殖業發展規劃需要突出考慮的問題。不能再用奶牛存欄量、牛奶產區總數考核一個地區的奶牛養殖業發展水平了,需要在考慮本地資源、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上,全面規劃奶牛養殖業的發展規模、技術水平以及達到規劃水平所需要的各方面支撐條件及建設措施,以科學、全面、系統的頂層戰略規劃促進奶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4.2 以農牧結合為要點 沒有農牧結合就不可能體現奶牛養殖資源節省潛力大的優勢,就不可能有效解決奶牛養殖業的環境保護問題,就不可能建成循環奶業,也不可能解決奶牛養殖優質粗飼料不足的問題。能否實現農牧結合,是建設現代奶業的一個關鍵問題,因此應積極研究相關政策措施,為奶牛養殖場(區)配置管理權統一的飼料和糞污消納用地,在此基礎上積極研究探索以滿足奶牛養殖飼料需求為目標的種植制度。
4.3 以專業化技術管理為方向奶牛養殖業技術密集的產業屬性決定了其技術管理最適合專業化,奶牛養殖場(區)很難獨立全面地做好育種、繁殖、營養、飼料生產加工、疾病防治等技術管理工作。應積極發展奶牛育種、繁殖、疾病防治等專業化技術服務公司,積極發展飼料種植、收割、貯藏、TMR加工于一體的專業化飼料加工企業,實現奶牛養殖主要技術管理的外包化,通過專業化的技術管理和服務提高全行業的技術管理水平,簡化奶牛養殖場(區)內部的技術管理,提高奶牛養殖的技術水平。
4.4 以龍頭企業帶動為手段將專業化技術管理作為產業來發展會面臨技術、資金、資源協調能力等問題。因此應注重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積極引進專業從事奶牛養殖的龍頭企業,帶動本地區奶牛養殖向專業化發展。
4.5 以培養成熟的消費者為保障 沒有成熟的消費者也就沒有成熟的產業,因此應重視乳品消費知識的普及,提高消費者辨別乳制品質量的能力,加快培育理性、成熟的乳品消費市場。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展低溫巴氏奶、深加工乳制品等種類,優化乳制品結構,促進奶業的健康發展。